蔡雪 馮潔
摘要:目的:本課題旨在觀察氨溴索不同途徑對醫治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方法抽取在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患兒2656例,將其各歸結于觀察組和實驗組兩組別,分別采用服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和靜脈注射鹽酸氨溴索進行醫治,并記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做出詳細闡述。結果通過比較兩組患兒醫治情況,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優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觀察組,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對兒科呼吸系統疾病醫治上,選擇靜脈滴注氨溴索進行醫治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鹽酸氨溴索;兩種途徑;兒科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觀察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適用于醫治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 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醫治[1]。其主要有兩種實施途徑(口服和靜脈滴注),本課題為探索兩種治療途徑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展開相關實驗,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在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患兒2656例,將其各總結于觀察組和實驗組兩組別,兩組男女比例均等且平均年齡4.8±1.4歲。納入實驗標準:①無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性疾病;②個人資料完整;③家屬知情參與本次實驗。兩組患兒具備分組的條件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實施抗感染醫治,配合退熱、止咳等支持治療[2]。
1.2.1 觀察組
在實施傳統醫治的基礎上采取服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療的方案,對不同年齡的患兒使用不同劑量的藥物。使用方法為飯后服用,1-2歲每次2.5ml,每日兩次;2-3歲每次2.5ml每日2-3次;6-12歲每次5ml每日2-3次[3]。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實施采用霧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進行醫治, 對不同年齡的患兒使用不同劑量的藥物,靜脈使用劑量6歲以下用7.5mg每次,6歲以上15mg每次,連續使用1周。
1.3.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有效為醫治七天后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征基本恢復;有效為醫治七天后患兒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體征有所好轉;無效為醫治七天后患兒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或加劇,體征無任何變化或加劇[4]。(2)不良反應發生率:記錄并對比兩組患兒醫治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調研中所有數據資料均運用SPSS20.0進行專業分析,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數據差別比照運用T、x2檢測。計數數據運用百分比(%)代替,若兩組對照結果表明P<0.05,則說明實驗價值顯現。
2.結果
下表格(1、2)數據呈現:對兩組患兒采取不同措施的醫治方法后,實驗組效果較為突出,其醫治效果優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觀察組。達到統計學標準(P<0.05)。
3.討論
呼吸系統疾病是小兒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高,發病原因主要為患兒年齡過小、抵抗力較差,同時患兒呼吸道未完全發育成型,痰液不容易咳出導致阻礙呼吸道,容易導致病菌繁殖[5]。鹽酸氨溴索是一種粘液溶解劑,能夠降解糖蛋白多糖纖維從而降低粘液粘稠度增加纖毛的運動能力,來幫助患兒咳出痰液。
本課題選擇兩組患兒,對其分別采用靜脈滴注鹽酸氨溴索和服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進行醫治。通過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情況,得出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醫治有助于提高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醫療效果,也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醫治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 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的醫治效果要好于使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劉彩琴,胡榮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07):1567-1569.
[2]劉廣安.對比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20(12):264-265.
[3]韓麗,吳延婷,周琳.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效果對比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4):138-139.
[4]張躍川,李迎春,劉鐵英.觀察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0):143-144.
[5]吳美潔.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聯合激光治療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20,27(09):1167-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