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紅 王海燕
摘要:高校實驗室不僅是教師和實驗人員進行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必備場所,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和科技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2】。該文就大學生對實驗室安全制度熟悉情況,大學生對實驗規范操作的掌握情況,實驗室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建設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管理;優化措施
教育部和各大高校正步入實驗室建設中,重視實驗室安全教育,建立實驗室安全相關政策制度等,但由于高校實驗室的特殊性,近幾年全國各實驗室安全事故仍頻發,危害師生們的財產生命安全,實驗室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本文采用調查問卷方式,隨機調查了923名在校大學生,使用自行設計的“關于大學生實驗室安全意識的調查問卷”從大學生對實驗室安全制度熟悉情況,實驗室安全操作掌握程度,學生安全教育的情況,學校實驗室建設現存問題等四個方面進行展開,參與問卷調查有923名大學生,男生373人,女生550人。發放調查問卷923份,回收923份,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923份,問卷有效率100%。
1、大學生實驗安全教育和實驗室管理現狀
1.1大學生對實驗室安全制度熟悉不夠
學生們對實驗室安全制度不夠重視,未經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考核和學習就進入實驗室,沒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制劑的藥性就急做實驗,遇到損壞的設備不及時上報維修,另研究生學生假期在實驗室做飯,吃外賣或給電動車充電等違規行為,給實驗室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隱患。
調查現象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熟悉掌握情況一般,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完全了解。
1.2大學生對實驗安全規范操作接受和掌握欠佳
在實驗室安全操作與掌握程度等方面對防護用具(如:手套、口罩等)的佩戴,玻璃儀器的使用,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7.1%的學生能夠正確佩戴實驗防護用具(手套、口罩等),78.1%的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學會正確使用玻璃儀器,68.6%的學生對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規范(見表2)。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大多掌握了實驗室安全的規范操作,但仍有少數操作不規范或不知如何操作,還需要繼續加強與學習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
1.3實驗室安全教育不足
在實驗室安全教育方面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5.3%的大學生了解我校的實驗室安全教育考試系統,94.8%的大學生希望實驗課中有關于實驗室安全方面的知識。90.8%的大學生希望有關于實驗室安全操作和安全常識方面的選修課(見表3)。這表明我校學渴望獲得更多的實驗室安全教育知識。
1.4、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不合理
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涉及多個部門,雖然每學期都進行學期初和學期末的實驗室大檢查,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老舊,未及時更新,防護措施不到室內設備落后、電路雜亂老化、大型儀器未定期安檢維修。制度上墻未上心,管理的長效機制不全,無法激發老師學生們的重視等。
2、醫學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優化措施
2.1 普及實驗室安全制度
實驗室準入制度是實驗員進入實驗室的通行證,也是專業資格的體現,是實驗室的安全保障之一。對新進人員進行安全知識的學習考試,采用線上和線下教育,虛擬仿真和真實演練相結合的形式。
2.2 規范實驗操作技能
培養大學生規范的操作技能,加強師生們的安全教育實踐演練,營造安全在我心,安全靠大家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實驗課的學習,對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大有裨益。
2.3 重視實驗室安全教育
實驗室安全教育是大學生們的必修課,應培養專業的教師隊伍,組織課堂教學,學生進行課堂考核,增加課外實踐環節,如:消防器材的使用、突發事件的處置、虛擬仿真技術演練等。
2.4、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
結合本校特點,優化并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實驗室準入制度,安全自查自檢制度,實驗室環境衛生、危化品管理及化學廢棄物處理制度等。確定實驗安全負責人,并建立“日檢查,周抽查,月匯總”的安全檢查模式,記錄檢查內容,并匯總整改反饋意見,并納入部門年度考核,遇到問題及時徹底整改,獎懲分明;
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校培訓,開展論壇沙龍,并學習他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
3、結語:
高校實驗室應努力開拓創新,加強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實驗安全教育現狀的調查分析,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發現高校實驗室安全建設中的不足并提出相應建議對策的研究,希望對其他醫學院校實驗室建設和科研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程瑜,陳國兵.高校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方法應用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6):287-291.
[2]朱玲勤,黃敏.醫學院校實驗室安全制度建設與管理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1(42):25-28.
(課題大學生實驗安全教育現狀及提升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