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龍 楊建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快速測定綠茶中的咖啡因。方法:甲醇+水=75+25(v/v); Waters 2696-C18柱(4.6 mm×150 mm,5μm);流速1.0ml/min,柱溫40℃,檢測波長280 nm,進樣量10μL。結果:濃度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7), 水浴加熱提取1.5h最佳。結論:用該方法測定茶葉中的咖啡因,操作簡單、快速、準確,結果令人滿意。
關鍵詞:咖啡因; HPLC; 茶葉; 含量分析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葉的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是與它的化學成分分不開的。它的化學組成約有四百多種,其中對人體營養價值與藥理作用關系比較密切的是多酚類、生物堿和維生素[2 ]。茶葉中含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又稱咖啡堿, 化學名為1, 3, 7- 三甲基黃嘌呤, 溶于水、醇、氯仿、二氯甲烷等溶劑。它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一些人體和動物實驗認為咖啡因是一種較弱的致突變和致畸物, 還可引起局部缺血性心臟病, 心律不齊[3]。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 86 規定,咖啡因的含量是飲料和茶葉中的一個重要品質指標, 其含量測定一直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關注。本實驗對已經提純的綠茶采用直接稀釋處理后,將待測液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含量測定[4]。
1、儀器與試藥
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2696, UV檢測器:Waters 2487,配有自動進樣器、在線脫氣裝置。色譜工作站:Millennium32。綠茶為市售,咖啡因對照品(批號:200808,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甲醇(色譜純,美國天地公司);實驗用水均為純凈水。
2、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 (4.6×150)mm,5μm,大連依利特生產,流動相:甲醇︰水=25︰75,測定波長280nm, 柱溫:40℃,流速:1ml/min。
2.2 系統適用性試驗 取供試品溶液 10μ L進樣, 記錄色譜圖, 咖啡因峰的保留時間為6.730min,各峰與相鄰峰的分離度均大于1.5,其后的雜質峰分理論板數按咖啡因峰計算不低于 2000。供試品及對照品的色譜圖見圖 1。
2.3 溶液制備
對照品儲備液: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咖啡因對照品5mg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制成1ml含咖啡因0.5mg/ml的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裝好索氏提取裝置,精密稱取干燥茶葉粉末5.0g,置于卷好的濾紙套筒中,放入索氏提取器,在圓底燒瓶中加入50ml95%乙醇,水?。?5℃)加熱,連續提取約1.5h,抽濾,二次水洗滌濾渣,濾液轉入50ml容量瓶中,用二次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即為樣品儲備溶液。取樣品儲備液1ml于50ml量瓶中,即得。
2.4方法學考察
2.4.1 線性范圍的考察
精密稱取咖啡因對照品,配置成濃度為0.5mg/ml的溶液,作為貯備液。分別量取貯備液0.2ml,0.8ml,1.2ml,1.6ml,2.0ml置于10ml容量瓶,稀釋至刻度,得到濃度為1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系列標準溶液。取上述系列濃度溶液經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進樣,得系列濃度對應峰面積和保留時間。以標準溶液的質量濃度(X )為橫坐標, 色譜峰面積 (Y )為縱坐標, 繪制標準曲線, 其線性方程:Y=26661X-62352,相關系數:R=0.9999,表明咖啡因在10-100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4.2 精密度試驗
吸取綠茶提取液樣品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 重復測定6 次, 峰面積RSD=0.7%。
2.4.3 穩定性試驗 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10μL,分別于0,2,4,6,12,24h進樣,測定峰面積RSD=2.4%,表明至少24h內供試品溶液仍保持穩定。
2.4.4 加標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量取 9份已知含量的同批樣品約2ml ,分別加入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溶液0.2,0.4,0.6 ml各 3份, 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后, HPLC測定, 記錄峰面積,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2。
3 樣品測定: 取樣品 3批,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操作后, HPLC 測定, 結果分別是35.70μg/ ml,35.56μg/ ml,34.96μg/ ml。
4 討論
4.1流動相的選擇:本試驗采用 HPLC法測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采用甲醇- 水(體積比為 25: 75)為流動相,咖啡因的保留時間為6.730min,且分離度和對稱性均良好。
4.2提取溶劑的選擇:本試驗采用75%乙醇、95%乙醇提取,結果表明95%乙醇提取的樣品咖啡因含量高。
4.3提取時間的考察: 本試驗采用1 h、1.5 h、3 h水浴加熱提取,結果表明水浴加熱提取1 h咖啡因含量低于1.5 h,而水浴加熱提取1.5h、3 h含量無差異,故選擇水浴加熱提取1.5h。
參考文獻:
[1 ]江明性.新編實用藥物學[M]. 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191 - 192 .
[2 ]馮雪松,劉雅茹,王大成,等.支持向量回歸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測量小兒氨酚匹林咖啡因片含量的方法研究[ J ] .廣東藥學院學報, 2006,22 (1) : 43 - 46 .
[3 ]汪必琴,鄭亞西.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飲料、 巧克力和茶葉中咖啡因含量的研究[ J ]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 23 (3) : 309 - 311 .
[4 ]唐根源,吳紅京,吳棱,等.等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和咖啡因[J ].色譜, 2001, 19 (3) : 233 - 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