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鈺明
摘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學工作中,生物作為重要的自然基礎學科之一,其中初中生物教學內容包含了林業、農業以及環境相關的諸多內容,這就為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的有效融合提供了良好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都有著重要幫助,下面本文將對初中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融合做一個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勞動實踐教育;融合
從初中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就可以發現,教材中諸多教學內容都來源于學生生活,因此教師需要對這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加以重視,以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初中生物學習任務,保證學生能更好地將生物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逐漸提高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由此,教師可以通過加強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逐漸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應用實踐能力。
一、生物知識與勞動實踐的有效融合,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想要有效實現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保證學生能積極參與勞動實踐過程。實現通過這一過程中有效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勞動中能深刻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這對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勞動實踐教育中,由于勞動形式多種多樣,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需要根據教學條件以及教學任務對勞動實踐教學形式進行合理選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融合價值,逐漸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1]。
比如,教師在進行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食用菌栽培的勞動實踐活動,通過教師引導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從培養基配置到滅菌、接種這一過程的實踐活動,并且在進行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菌絲以及子實體生長過程的仔細觀察,可以保證學生能加深對子實體結構的認識以及了解,從而保證學生能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深度。且通過這一教學過程,還能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增加對生物學知識的好奇,有效增加學生對生物學學習的積極性,要對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以及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都具有重要幫助。
二、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
初中作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一個重要過渡,同時也是學生身體發育以及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在進行初中的生物教學中,教師不但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意識品質進行培養,保證學生能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意識,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近些年來在教學改革中也明確提出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加強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并且當代初中學生由于缺少對饑餓以及艱苦生活的體會,這就導致大部分初中學生缺乏對他人勞動成果的珍惜,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嚴重的食物浪費情況。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學生能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要求學生能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以及生活具有的重要價值。同時教師想要對學生的勞動意識進行有效培養,首先就需要從教學內容出發進行合適教學內容的選擇,其中初中生物教學的眾多內容都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勞動意識的素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工作[2]。
比如,教師在進行種子的萌發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開展實驗探究與勞動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生物實驗室進行實驗探究,通過實驗探究能明確種子萌發的實際環境條件,同時在實驗室內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以及幼苗的生長,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校園耕地內進行植物的種植,其中就可以選擇玉米或者向日葵等植物進行種植,并且要求學生對種子的萌發、生長以及開花、結果的過程進行觀察,實現對實驗教學結果進行檢驗,在種植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挖坑,填土,施肥澆水等不同工作,保證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能充分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深刻體會的勞動過程的價值以及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接下來的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以及逐漸養成良好的勞動意識,通過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充分發揮生物教學的重要價值。
三、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通過初中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還可以在有效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這對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幫助。同時在當今的初中生活教學中,學生由于缺乏勞動機會,這就使得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嚴重不足,從而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阻礙,這就需要教師加強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融合,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勞動實踐體驗,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一個良好基礎[3]。
比如,教師在進行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參考米酒的制作設計方法步驟進行酸奶的制作,從而保證學生在進行實際的酸奶制作中能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保證學生能探索出更加美味的酸奶制作配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生活技巧以及勞動技能都具有重要幫助。學生在進行勞動實踐過程中還能有效加深對發酵現象的理解,保證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通過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豐富多樣的生物學習世界,從而能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實現全面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生物教學與勞動實踐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同時還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生物學習條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以及鼓勵,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勞動實踐,保證學生在教學中不但能逐漸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以及勞動技能,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正兵.勞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2,(7):70-72.
[2]汪庭華.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A0):115-117.
[3]司馬志俊,朱丹華.初中生物融入勞動教育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2021,(14):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