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雪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就是指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但是許多學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現。其原因是學生手頭缺乏“真事”,也缺少“發現”;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文任務,有些學生筆下所寫的人物和事件是從作文選上抄來的。怎樣引導學生寫出屬于自己的作文?我認為教師引導學生嘗試以下幾種途徑進行選材,相信學生會在習作中體會到“樂趣”。
關鍵詞:生活;樂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記錄有趣的游戲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讓學生記敘有趣的游戲,學生就有感可發,有情可抒,有話可寫,不會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比如,教師宣布游戲規則和程序要求,組織學生分組游戲,讓學生記敘本組同學的表現和自己的心理。游戲之后,教師問學生贏得冠軍有什么“訣竅”,有的答“是團結一致”,有的說“堅持就是勝利”,也有的說“要有毅力”。教師轉而讓學生記敘游戲的全過程以及自身體會,只要寫得完整、有序就行。這樣,學生作文就會具體生動,就體會到作文的快樂。
二、回憶生活的經歷
生活豐富多彩。小學生作文就是把生活中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的寫出來,敘述喜聞樂見的事情,刻畫具體可感的人物,描寫時刻變化的風景,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1.親身經歷,身臨其境
讓學生親身經歷、身臨其境有利于學生增加生活體驗。讓學生動手做一做、試一試,動口去說一說、議一議,動腦去想一想,然后再寫一寫,這樣有序引導,學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我班大多數學生的父母是農民。我就笑著對學生說你們有沒有到大棚里幫爸爸媽媽勞動過呢?知不知道他們的辛苦呢?有一位學生就寫了作文《爸爸媽媽真辛苦》,記敘的是親身經歷的事兒,這篇作文寫得相當生動。
2.觀察生活,捕捉細節
為作文搜集素材,我要求學生留心觀察、捕捉生活細節。如上學的路上本來坑坑洼洼,現在已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房前屋后栽了竹子,觀察一下它的各種姿態,欣賞一下它輕輕搖曳的竹影,把園中之竹變成眼中之竹,進而變成“胸中之竹”。草地上,飛過一只美麗的蝴蝶,悄悄地跟過去觀察一下它那對美麗的大翅膀,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的姿態。平時生活中的瑣事,校長的講話,老師的講課,父母的叮囑,上
學路上的風景,交警指揮,餐桌上的閑聊,一次實驗,一次體驗,一張照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等等,只要留心去觀察感受就可能捕捉到有意義的生活片斷以及細節。
三、體驗多彩的課堂
1.積累知識,靈活運用
課文是學生學習的范文,如學了《秋游景山》,學生可以學習這篇課文的游覽順序,記敘自己的游覽活動。學了《凡卡》,可以想像一下凡卡的結局,續寫一篇故事;或者給凡卡寫一封信,告訴他怎樣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學了《長城》,想一想勞動人民是怎么修筑長城的,描寫一下當時修筑長城的場面。
2.感受音樂,體會旋律
音樂課可以拓展學生觀察空間,讓學生以靈敏的耳朵去聆聽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聽了《北京喜訊到邊寨》,想一想有幾個層次,又是怎么變化的,哪一段旋律最優美,哪段旋律最強勁,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其他同學有怎樣反應,老師是如何引導同學們體會樂曲的,然后有條理地寫清楚。
四、流露真實的情感
作文是最好的傾訴對象,和作文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當煩惱時,你可以盡情地向它傾訴,排解心中的郁悶,沒人打攪和干涉。當快樂時,你可以和它分享愉悅,如,當上大隊委,向作文講講值周的情況。
五、描繪美麗的圖畫
作文和畫畫關系十分密切。作文可以用圖畫來再現;一幅圖畫也可以用文字來描述。觀察后的表述過程實際就是用文字再現圖畫畫面的過程。創設機會讓學生描一描、畫一畫,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記敘畫畫的過程及體會、心得,也不失為作文的題材。
六、展開想象的翅膀
兒童常用想像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在現實生活中碰到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一時弄不明白的地方,兒童就會發揮想像,幻想人物和情景,來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猜想其中的奧秘。學生對童話里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寫起童話故事來情節曲折,表達方式多樣,描述生動,會運用擬人、夸張、比喻、排比等手法。可見,讓學生發揮想象,描述童話故事,是引導學生動筆的好方法。
實踐表明: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認識生活、記錄生活、塑造人生,可以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使學生會愛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