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
關鍵詞:加線;三維動畫設計軟件應用;造型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結構素描和三維動畫專業模型制作對物體造型的表達具有極大的相似之處,二者只是表現形式的差異。本文以《三維模型基礎》課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闡釋了其問題根源和解決辦法;試圖用聯系觀、整體觀將結構素描與三維模型兩門課程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整合,探索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思路。
一、三維動畫設計軟件應用中的教學問題分析
對三維模型課程的教學,學生主要分為兩大板塊的學習內容。首先是對建模的基礎工具和命令的學習。教師通過課堂上機實操案例來向學生講解并演示基本的加線工具、調點造型的操作。大部分學生經過系統的跟隨教師的模型案例模仿操作后,掌握軟件工具的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其次是模型布線的學習。不管是在課堂教師實際教學中還是模型制作的專業書籍、教學視頻里,每個模型師都有自己的布線技巧。但是,不管模型如何布線都必須遵循布線最基本原則:線跟結構走。通過課堂教學反饋和作業點評發現:學生在模型布線這一階段的學習暴露的問題是最明顯和最嚴重的。主要集中在對物體的形狀調得不夠準確、模型表面線布得偏多且不體現結構等。究其原因是由于學生對于物體結構的理解能力偏弱而導致的造型不準。畢竟建模軟件再高級、建模命令再便捷也只是一種使用工具,學生的頭腦里如果沒有對物體結構形成準確的理解和認識,對多邊形進行加再多的線也很難通過調點把造型調出來。
二、結構素描在三維動畫設計軟件中的應用
結構素描對三維動畫設計軟件的應用體現在教師的備課方面。傳統的三維模型案例的備課,教師一般會提前準備好模型案例的PPT課件或者微課,方便發給學生進行臨摹學習。在準備的課件中會用圖文的形式寫清楚每一步模型案例的制作步驟與技巧,再通過課堂實操的形式去向學生做示范,最后把操作微課視頻下發給學生,再通過學生作業來進行評價。整個教學過程更注重對模型案例實操的講解和練習。
大部分學生按照PPT步驟、微課視頻和教師示范的方法基本可以把模型制作出來,但只是依葫蘆畫瓢的學習模型案例制作的過程。究其根本原因: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將結構素描訓練的造型基礎和三維模型課程有機連接起來,做到知識的前后承接并有效服務于三維動畫設計軟件的學習。從實踐中來看,建議教師自己可以先用筆對著二維設計稿用結構素描的方式先分析研究幾遍,并能夠向學生深入淺出地講授清楚物體結構的知識點;更重要向學生強調為什么這樣布線;把結構素描的所學所知作為三維模型學習的前置內容和理論指導,去解決三維模型中造型不準不到位的問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三維動畫設計軟件中做到能認真聽課、按要求完成作業,并且對物體結構能夠深度認知。學生能對物體結構做到深度認知,在此基礎上,對動畫人物模型中夸張的造型才有深刻的理解,如夸張是建立在寫實基礎上對部分物體的變形和夸張。鑒于這種需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造型能力情況分析,給學生留適當的作業去練習并記憶物體結構。學習通常都是經歷了從單純的記憶到理解應用的過程。只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更好解決學生三維動畫設計軟件應用中的造型問題。
三、在結構素描背景下設計全新教學路徑
結構素描是一種訓練觀察、分析物體結構的立體思維方式。在繪制過程中,不需要在同一個角度,可在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理解形體,以便將看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合理分析,通過推理的方式精準地分析物體內在結構,觀察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透視變化。二者都是對物體內在結構的概括,只是方式不同。區別在于結構素描是在二維平面里用線的表現形式去繪制物體結構;而三維模型是用布線工具在多邊形(具有長寬高)表面進行布線并及時調點來概括物體的結構。
鑒于三維動畫設計軟件應用課程的教學需要以及計算機專業的職業導向,對素描基礎課程進行科學的再設計是有必要的。良好的造型基礎對學好三維3dmax課程有重要意義。二維動畫設計是需要在黑白灰調子和光影效果上進行專項訓練;三維動畫設計則更強調空間感和透視、結構的把握。要學好三維動畫設計,學生更合適或更需要用結構素描去訓練他們相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結構素描思維去分析觀察事物并精準繪制,訓練以簡練、精準的結構線去概括結構的習慣。這不僅為三維模型方向打好造型基礎,更有利于學生在三維建模中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本文以三維模型課程中遇到的實際教學問題為出發點,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前置課程與當下課程的關系。力求找出學生造型能力缺乏的根源及誘發的各種問題;以這種聯系觀、整體觀視角重新建議規劃該課程,試圖嘗試探索出一種新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錢竹君.BIM技術在《建筑設備安裝》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建材發展導向,2021,19(04):30-31.
[2]諸碧慧,王磊.淺談中職課堂教學中三維軟件的應用[J].職業,2018(0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