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莉文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教育;語言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引言
在幼兒園階段,幼兒的年齡一般都十分小,處于3至6歲幼兒,他們習慣使用語言動作表達內心的想法。因為幼兒的自我認知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利用這個特點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這就不得不提到家園合作。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通過家校合作,能夠讓教師和家長
根據幼兒的活動特征,尋求影響幼兒語言的關鍵點,能夠讓教師和家長正確地依據教育方針,實現幼兒語言教育研究。
一、把握家園合作的重點
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需要把控幼兒的發展特點,重視幼兒的身心特點。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第一點需要家長與幼兒園之間和諧交流。目前很多幼兒園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配合并不密切,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任務。第二點教師與家長之間應該建立相同的幼兒語言教育愿望。語言教育的作用是引導幼兒學會傾聽、表述、欣賞文學和早期閱讀,所以想要讓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升一個層次,那么必然要讓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擬定和采用最佳的語言教育模式,從而達到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目的。第三點是認識到構建語言環境的重要性。近些年,在幼兒園開展過程中,情景教育法廣泛普及。
二、家園合作中的幼兒語言教育策略
(一)雙重環境下的情景語言教育
在幼兒園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到情景教學法,將情景教學法看成重要的課堂改進測試。但是我們對情景教育法的使用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需要發掘該方法的背后原理,融合在教育過程中。尤其是針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過程中,家長和教師應該共同運用情景教學法。例如一般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課前會嘗試性使用一些童話故事和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小游戲,讓幼兒能夠真實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在家庭之中,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家長也會嘗試使用講故事和用一些玩具開展語言教育。所以我們需要明白教師的工作和家長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共通性,二者是密切相關的。教育的本意是要充分的把控教育環境,從而形成情景教育,利用生動形象的描述,展現豐富多彩的世界,讓幼兒對語言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愿望。這就需要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共同努力,運用情景教學法,帶領幼兒進行語言學習。
(二)幼兒與家長運用觀察法實現語言教學
雖然當今的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并沒有進行明文規定幼兒教師必須進行家訪。但是幼兒教師也是需要參加家訪活動的,從而使家長和教師間的溝通更為順暢。尤其是對于幼兒的表現,需要給予更高的關注。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達,教師也能夠利用新的手段,如手機、網絡等,與家長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互聯網給予了教師新的教育手段,也能讓教師與家長溝通過程中更為順暢,時常與家長保持一定的聯系,再根據幼兒的表現,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尤其是不同的階段,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是不同的,需要尊重幼兒的學習規律。
例如在3歲左右,幼兒的語言能力還比較差,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語言天賦。幼兒可能會嘗試使用一些動作和小情緒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時候幼兒的內心狀態是較為明顯的。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完整,經常會出現間歇性表達的情況。所以幼兒教師發現這種情況之后,需要與家長之間保持聯系,從而將幼兒在幼兒園里的情況告知家長,讓他們在家庭生活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糾正和引導,實現共同進行語言教育的目的。通過家園合作,能夠發揮出教師的專業性,并且對家長的教育理念也能產生一定的促進,引導家長正確開展語言教育。同時也需要我們激發作為幼兒教師的專業性以及引導作用,在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的同時,針對不同情況下幼兒發展與表現,及時告知家長,并請家長加以引導。長此以往能夠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再一次的提升。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并不能夠簡單將幼兒與家園進行分割。幼兒園和家庭始終是幼兒教育的主要場所。我們需要利用家園合作,共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家園合作的重點,是能夠依據幼兒目前的學習情況,以幼兒的認知能力作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計劃,從而發揮出幼兒的語言特長,使幼兒的語言水平穩定提升,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語言潛力,切實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方會.運用家園合作模式實現幼兒語言教育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00(017):108-108.
[2]尹華貞,高佳英.家園合作模式下的幼兒教育[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16(11):00260-0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