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華 張曉菲 曹麗娟 宋影飛
摘要:隨著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開展,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急需提升和完善,滿足校企深度合作的進一步需求。在統一管理平臺下,確立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中所需實現的技術技能提升目標、采用的具體步驟,并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形成 “基本信息管理-課程體系重塑-校內外實踐結合-技術技能系統性提升”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為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提供實踐支撐。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訂單班;技術技能等級標準;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二十條”)明確指出,需要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做法,深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職業院校要深度與企業對接,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拓展就業和創業本領,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訂單班作為校企合作的一種有效方式,已經成為當前比較典型的校企合作運行方式。隨著1+X證書制度的試點實施,在訂單班的組建及管理方面,需要不斷深化校企雙方的合作力度,對課程標準與課程體系的制定完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專業教學標準融合、企業技術技能需求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銜接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對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進行升級,穩步推進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合、書證融通”等具體要求在院校訂單班中落地實施。
經過不斷的教學管理實踐,形成了“基本信息管理-課程體系重塑-技術技能系統性提升-校內外實踐提升”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確立了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中所需實現的技術技能提升目標、采用的具體步驟等,并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為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提供實踐支撐。
二、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所需實現的技術技能提升目標
(一)實現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課程標準的融合
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需要與課程標準進行融合,即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所涉及的技術技能要求與課程標準的制定進行結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制定來源于國家、行業、企業的實際技術技能標準、技術技能需求,因此該等級標準的內容能有效的反映當前相關企業的技術技能基本要求,故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所涉及的技能點、知識點有效的拆解和分析,合理融入到模塊化教學標準的制定過程中,能夠讓訂單班的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掌握當前相關企業技術技能基本要求,滿足訂單班學生基本的技術技能提升需求。
(二)實現企業人才需求與訂單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融合
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需立足于統一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涉及的基本技術技能要求、企業實際技術技能需求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支撐訂單班學生基本技術技能培養,以及人才培養體系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對接,保障訂單班學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相適應,將訂單班打造成基本技術技能、企業所需技術技能培訓的支撐平臺。
(三)實現企業實際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需求與課程體系的融合
課程體系的構建,反映知識、技能體系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在完成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課程標準融合的基礎上,依據知識體系、技能體系的系統性和層次性要求,開展課程體系的重塑,需將企業的實際技術技能需求、綜合素質需求有機的融入到相應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課程標準、實際技術技能需求、綜合素質培養等各方面的有機結合,滿足整個訂單班模塊化教學的實際需要。
三、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的具體步驟
傳統訂單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僅注重企業實際技術技能需求,忽略了系統性的基本技術技能的鞏固和提升,不利于學生系統性的掌握相關知識。1+X證書制度的試點實施,推出了系列的涉及不同行業領域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這些標準可以有效的提升訂單班學生的基本技術技能水平,再結合企業實際技術技能培訓,可形成系統性的學習體系。所以在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中不僅要從基本技術技能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整個課程標準、模塊化教學內容,同時要從系統層面上重塑課程體系,將訂單班構建成基本技術技能、企業所需技術技能培訓的有效平臺,進而實現校內實訓、企業實踐的有機結合。
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需要將學生基本信息管理、課程體系調整管理、技術技能資源信息整合、校內實訓管理、企業實踐應用反饋等信息進行整合和完善,在建立統一管理平臺前提下,形成“基本信息管理-課程體系重塑-校內外實踐結合-技術技能系統性提升”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建立數字化統一管理平臺,管理學生基本信息、企業實踐應用反饋等信息,以及課程標準完善、課程體系調整、技術技能資源信息整合、校內實訓管理、等模塊;
(2)針對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涉及的等級標準,進行技術技能、基本知識的劃分,形成幾類技術技能領域,與企業的實際技術技能需求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針對性的、模塊化的課程教學標準,在數字化統一管理平臺下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塊;
(3)依據課程標準的層次性和系統性需求,結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具體要求,重塑課程體系,在平臺下形成課程體系調整模塊。
(4)針對課程體系下的不同模塊化教學內容,搭建技術技能系統性學習平臺,開展校內技術技能實訓;
(5)立足于統一管理平臺,實施企業綜合實踐應用管理,及時將企業技術技能應用相關需求、學生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實際問題等進行整合和分析,保障學生管理體系的完善性和學生技術技能提升的系統性。
四、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背景下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典型案例分析
以構建的新能源汽車類訂單班的學生管理升級為例,系統分析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的升級。
(1)建立統一管理平臺,將學生基本信息及時錄入,并適時調整相關的學生信息;
(2)將1+X證書制度下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進行劃分,將其初級、中級、高級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包含的維護保養、檢測維修、診斷分析等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分為用電安全、電池與管理系統、電機與控制系統、電控系統、輔助電氣系統等若干個技術技能領域,與企業的裝配、檢測維修、維護保養等方面的實際技能需求進行融合,在統一管理平臺下,形成模塊化的課程標準;
(3)依據內容的系統性和難易程度的層次性,將企業文化、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具體要求與模塊化課程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重塑課程體系,在統一管理平臺下,開辟課程體系構建模塊,保障模塊化教學的順利開展。
(4)借助新能源汽車類專業訂單班組建的平臺,以涉及到的用電安全、電池及管理系統、電機與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輔助電氣系統等相關的基本技術技能,與企業所需的整車裝配、維護保養、維修檢測、電子控制等實際技術技能需求的融合為基礎,積極開展企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實踐、校內新能源汽車技術實訓,將基本技術技能提升與企業綜合應用有效結合,保障學生技術技能提升的系統性,并在統一平臺下對學生的技術技能提升、綜合應用等具體信息進行管理和反饋。
形成的典型管理體系升級框架圖如下
該新能源汽車類訂單班的學生管理體系,有效的促進了學生技術技能的系統性提升。近三年,學生在各類技術技能比賽中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15項,90%的學生已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干,企業滿意度達到95%以上,達到訂單班學生預期培養目標。
五、總結
形成“基本信息管理-課程體系重塑-校內外實踐結合-技術技能系統性提升”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立足于統一管理平臺,將訂單班作為基本技術技能、企業技能需求融合的有效支撐平臺,實現校內技術實訓、企業綜合應用實踐的有機結合,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類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為例進行分析,為管理體系升級提供實踐支撐。
參考文獻
[1]高玉環,羅雪,高露.基于系統論的1+X證書制度產學研合作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21,(15):276-278.
[2]王麗潔.1+X證書背景下高職院校智能財稅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究[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4):11-15.
[3]李倩.高職學院企業訂單班學生管理研究-以內江職業技術學院 ”康貝”訂單班為例[J].內江科技,2020,(2):19-19,74.
[4]孫麗.高職院校“訂單班”學生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6):224-226.
[5]陳勤.“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訂單班”的學生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導刊,2021,(13):173-175.
作者簡介:郭三華(1982-),男,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課程體系構建;張曉菲( 1989-? ),女,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訂單班學生管理 ;曹麗娟(1981-),女,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生核心能力培養; 宋影飛(1987-),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學團隊構建。
資助項目:教育部行指委辦公室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課題: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編號:HBKC214023),主持人:郭三華;2021年度山東省教育教學課題:跨界融合視域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
(編號:2021JXY134),主持人:郭三華;2020年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背景下的訂單班學生管理體系升級研究? (編號:2020rw04),主持人:郭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