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璋 盧家敏
摘要: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形式,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在現今學前教育的游戲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對游戲的理解有偏差,在游戲組織過程中存在弊端。為全面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推動我園課程游戲化的發展,完善課程游戲化的內涵建設,加強我園的課程改革,我園穩步推進“空環境游戲”的探索與實踐,希望通過“空環境游戲”科學有效的組織與實踐,深化教師對游戲精神的理解,讓幼兒能在自由愉悅的游戲中學習。
關鍵詞: 空環境游戲 ?組織與實踐 ?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理念的理解有偏差,教師的游戲組織與實踐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無法將游戲自身的作用與價值充分體現出來。本文以我園新引進的“空環境游戲”為切入點,講述自主游戲存在的一些問題,探究“空環境游戲”如何科學、有效地組織,并提出相應的實踐策略。
一、開源游戲材料,放空游戲環境
朱家雄等專家提出:“具有原始性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符合幼兒活動的需要,促使幼兒積極的參與”。因而,教師應該善于開源空環境游戲的游戲材料,放空空環境游戲的游戲環境。
1.材料支架游戲場景
在開源游戲材料方面,我們進行開放式材料超市的建設。第一步,廣泛性收集。教師張貼招募令,給家長提供可參考的“材料超市收集清單”,幼兒和家長在家收集家中常用的一些棄置材料,例如,奶粉罐、紙杯、紙箱、紙巾筒、礦泉水瓶等。第二步,選擇性收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游戲設想和游戲需要,展開對游戲材料玩法的想象,從而進行有目的地收集,豐富游戲內容,使材料超市真正發揮動態跟進的作用。最后,讓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材料的分類。材料支架游戲場景,合適的材料能讓幼兒構建他們理想中的游戲樂園。
2.空間支持游戲創想
在設置游戲環境方面,我們留白游戲空間,讓幼兒自由規劃游戲格局。例如,我們留白了幼兒園大廳的空間,讓幼兒進行合作搭建和游戲,幼兒自主商量確定了以“未來的家鄉”為主題的空環境游戲。首先,幼兒共同商量并制定了“未來的家鄉”的設計圖,以自己的想象規劃心目中的家鄉,并自主分配角色和任務,分組討論如何創設游戲場景。接著,幼兒自由選取木板、牛奶箱、紅膠凳、木梯、紙杯等材料進行搭建,最后,幼兒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他們理想中的“未來的家鄉”,有火車站候車室、政府會議廳、家鄉公園、煙花基地、火箭發射臺、別墅區、世紀廣場等。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去創設環境,并通過探索、討論和合作,自主地推動著游戲不斷延伸和發展。在幼兒設計與搭建的過程中,也表露了幼兒心中的美好愿景,家鄉沒有火車站,他們希望家鄉不久的將來有火車站,因為他們喜歡坐火車。空間支持游戲創想,留空了的環境,鼓動了幼兒對游戲的無限想象。
二、豐富生活經驗,拓展游戲內容
《指南》中明確指出:“利用生活機會和角色游戲,幫助幼兒了解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3]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開拓幼兒的視野,幫助幼兒積累經驗。也可鼓勵家長利用生活機會,幫助幼兒積累直接經驗。
在中班空環境游戲“坐地鐵”的第一次游戲中,由于大部分幼兒乘坐地鐵的經驗不足,這個游戲玩起來不夠深入,幼兒只簡單地搭建了地鐵的駕駛室和乘客座位,角色也只有地鐵司機和乘客,不能較好地推動游戲的發展。老師及時觀察到幼兒在游戲中的不足,便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上網搜索有關乘坐地鐵的程序、禮儀等相關知識,還建議家長和幼兒利用周末時間一起去親身體驗乘坐地鐵,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游戲經驗。在第二次游戲中,我們明顯地發現幼兒搭建的場景與角色的語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第二次游戲場景布置上,地鐵站增設了售票機、安檢站、扶手電梯、升降電梯等,地鐵車廂里也多了一條站立的扶手,人物角色則增設了售票員、安檢員和副駕駛員等。第二次游戲,幼兒的游戲積極性明顯大大提高,地鐵司機還能口齒伶俐地進行“報站”,說出下一站的站名,并提醒乘客上下車的注意事項。由此可見,推進游戲發展的主人是幼兒,需要不斷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不斷地拓展游戲內容。
三、關注游戲過程,生成游戲課程
學前教育大力推行課程游戲化,那課程與游戲如何有機融合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園的項目化課程中,很多主題內容都來源于空環境游戲。例如,中班幼兒在進行“汽車服務中心”游戲時,發現許多汽車服務項目都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因而,對工具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幼兒對汽車服務行業比較陌生,對汽車維修工具缺乏了解,經過師幼共同商討,便決定開展《小工具,妙用大》項目化課程,希望通過該項目化課程的開展,加深幼兒對汽車服務行業的認知,豐富幼兒的社會性體驗,從而提高幼兒的空環境游戲水平。我園的項目化課程除注重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外,還非常重視親身體驗。家長們帶著幼兒到維修店體驗,了解各行各業不同工具的用途,增加幼兒對工具的了解。經過《小工具,妙用大》這個項目化課程的開展,幼兒的經驗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而在“汽車服務中心”的第二次游戲中,幼兒融入了很多新的經驗,游戲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得以不斷延伸。維修汽車店里增加了“智能檢測器”和“自動電鉆”等工具,洗車店里也增添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自動洗車機”等新型工具和設備。
幼兒先在原有的經驗上進行游戲,在游戲中豐富自身的經驗,再經過項目化課程的深度探究后,重構游戲,在游戲中進一步豐富和深化相關經驗,最終得到全面發展。這就是游戲與課程的有機融合與相輔相成。
四、注重游戲評價,體現游戲價值
游戲評價是空環境游戲的重要一環。在空環境游戲中,幼兒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進行游戲,那教師則應該用自己洞察、專業的雙眼去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及游戲表現。游戲結束后,教師應該注重游戲評價,并專業地分析和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從幼兒的游戲過程、游戲水平、游戲發展等方面進行聚焦分析和有效評價,并對幼兒游戲的內涵與發展做出科學性、可持續性的支持策略,充分體現游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龐麗娟.中國教育改革30 年(學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濤.公平視野下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弱勢及其歸因[J].學前教育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