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照存
摘? 要:繪本,又叫圖畫書,文字簡單,畫面豐富,是由圖畫和文字共同來敘述故事的。近年來,繪本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受到孩子們的高度認可和喜愛。因為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喜歡新鮮感的事物。因此,繪本教學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是符合學生學情及時代發展的,是有利于小學生語文能力及素養提高的。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教材;課外閱讀
一、精選繪本素材,盡量與部編版教材相吻合
繪本閱讀教學質量取決于所選繪本的質量。繪本雖然深受低年級學生喜歡,也越來越受到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重視程度和自身教學理念的差異,繪本閱讀書的選材往往比較隨意,導致部分學生盲目閱讀,很難實現課外閱讀的實際效果。如果將繪本閱讀與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結合起來,根據每個單元的單元內容選擇繪本閱讀教材,進行課內外閱讀教學資源有效整合,會讓繪本閱讀課程更加規范、有層次。
在選擇繪本的時候,筆者還考慮到了小學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還有班級里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挑選繪本的時候還要有層次性,對于程度比較弱,閱讀能力差的學生,盡量選擇畫面豐富,文字簡單的繪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程度較好,閱讀能力和理解力都相對較高的學生,選擇有內涵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比如二年級下冊第一個單元,編排了4篇課文:《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這4篇課文都與“春天”這個主題相關。那與這一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書,筆者可以推薦《春天的兔子》《遇見春天》等。《春天的兔子》講述的是一個家庭關于生命誕生、成長以及體驗情感的故事,這本繪本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春季的特點,了解生命誕生需要的過程,還讓學生體會到了愛的溫暖。在對《遇見春天》這本繪本書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春天細節觀察,全面深入了解繪本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與發現,感受故事情節的趣味性并大膽表達、體驗閱讀的快樂,理解美好春天的含義。讓學生跟著故事中的一對雙胞胎小熊了解“春天到底是什么”。
跟著課文選擇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開展繪本教學,有利于一線教師拓展教學資源,調動學生這一主體的主動參與性與實踐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去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精心創設繪本課堂教學活動,與部編版教材相銜接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閱讀能力采用多元化、有趣的閱讀教學方式,以生為本,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公,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繪本的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不僅要充分考慮每個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充分鼓勵、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還要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借鑒性。如果繪本教學活動設計能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相銜接,一定能彰顯出繪本教學特有的創造性和趣味性。
比如一年級上冊教材第一單元“我上學了”,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聽、說、讀、寫的能力,在繪本閱讀課上都可以體現。以《小阿力的大學校》繪本為例,可以這樣進行活動設計:1. 帶領學生閱讀繪本,走進小阿力的內心世界,發現小阿力入學后心理的變化;2. 讓學生仔細觀察書中的圖畫,結合自己的實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3. 跟著小阿力學會簡單自我介紹,認識新朋友,學習交流和表達;4. 拓展活動:熟悉校園,增加對學校的了解;5. 讓學生繪制新校園圖,適應新環境。
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根據豐富的圖畫多角度猜想,激發想象力,結合學生實際體驗訓練說的能力,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長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閱讀鏈接,與部編版教材單元主題相結合
2000年之前的語文教材重在突出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和語文要素,之后的教材重在突出人文主題,淡化了語文要素,學生語文能力在學習中有所下降。而部編版教材是雙線組織單元,重在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平衡,既發揮育人功能,又照顧到語文能力的培養,實現了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統一。部編教材中的另一個亮點就是在各單元中穿插一到兩次的“快樂讀書吧”,通過“快樂讀書吧”向學生介紹不同的文體,“快樂讀書吧”涉及的題材有:童話故事、童謠、古詩、對韻歌、兒童詩、猜謎語等。
語文學習,三分依靠課內,七分依靠課外。部編本設置“快樂讀書吧”和“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就是希望將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將閱讀材料延伸到學生廣闊的生活中去。依據這一特點,筆者在“閱讀鏈接”中,可以有一本閱讀書目生發到群文閱讀,多開展主題群文閱讀,從多角度、不同形態的比較閱讀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比如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單元主題是“神奇變變變”,根據單元主題可以導讀繪本《神奇糖果店》,推薦閱讀繪本《米莉的帽子變變變》《魔法音符》《神奇音符》等,圖文結合,有利于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感受神奇的變化。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主題“辦法”,可以有效鏈接閱讀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的幸運一天》《挖鼻孔的大英雄》《鴨子農夫》等,在讀書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用智慧解決問題,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一定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單元主題“大自然里的秘密”,可以鏈接閱讀繪本《古利和古拉》《最奇妙的蛋》《老鼠寫給貓的信》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良好的人格。
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實現讀寫結合訓練
讀寫能力就是一個人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有效閱讀、有效學習、有效自我歸納及整合的過程,將繪本閱讀與教材單元主題相結合,有利于引導學生廣泛而有針對性地閱讀,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即積累豐富的語言,又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培養閱讀能力,最終促進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的整體提升,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例如繪本《小豬變形記》講述了一只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總羨慕別人,總想變成別人的小豬。在讀寫課上,筆者帶著學生進行創意寫作,如補白圖畫故事中沒有的內容:小豬碰到了誰?他又想變成誰?他是怎么裝扮自己的?由于故事中的語言有相對規律的句式,學生在進行創意寫作時就會自然地運用原文的段落結構及語言特點,使仿寫的句子生動有趣。這個讀寫訓練過程有利于學生語文寫作素養能力的提升。
繪本教學與部編版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是推薦小學閱讀教學的新路徑。通過根據單元主題分層次推薦繪本閱讀;根據語文教材精心設計繪本閱讀教學過程;根據閱讀鏈接進行繪本“群文閱讀”這一系列策略都是筆者開辟新教材、新思路下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只要教師根據各個學段學生的學情特點,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推進繪本閱讀教學的引領,始終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緊緊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分層次、有梯度的呈螺旋式上升。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素養也能得到大大提升,幫助學生踏上閱讀的快車道。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 邢文明. 淺談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J]. 新課程·上旬,2016(12):91.
[2] 孫偉.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閱讀教學[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