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戰略,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下提出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戰略。本文把地方高校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作為研究選題,主要探討地方高校在鄉村振興中應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應承擔的重要責任與使命,并以江西工程學院為例,分析地方高校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對策與建議,對地方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的推進都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高校;助力;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現了農村人口減少、老齡化嚴重、基礎設施落后和傳統文化消失等“空心村”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村的發展,導致了鄉村的衰落。
近年來,為了調整城鄉之間的關系,解決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鄉村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但這些政策大多是從城市反哺鄉村的角度出發,忽略了鄉村本身內在驅動力的作用。
黨中央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指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標。五大目標內容豐富,是一個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于一體的龐大系統工程。這個工程的實施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尤其需要地方高校的支持。因為鄉村的振興不僅僅指經濟的振興,還包括振興鄉村教育,鄉村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經濟的發展,除此以外,鄉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甚至政治文明建設都與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
二、江西工程學院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人才的思想觀念需要改變
目前國家已經大力推舉各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各高校有責任,有義務來助力鄉村振興,高校能否供給高質量人才成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因為鄉村振興目前對于人才的需求提到了新的高度,但根據數據顯示,目前畢業生就業創業,選擇三農作為就業選擇的畢業生少之又少。大學生人才是鄉村振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需要加大對大學生的思想層面,政治素養層面,個人素養層面,精神面貌層面,個人技能層面培養。
2.制定的鄉村振興政策不夠全面
高校的各種培訓制度,是否適合當地的實際需求,如何實事求是解決實際問題是需要認真探究的,不能光光只是單純投入財力,物力,人力,要的是確實解決鄉村實際問題。
3. 理論不能很好的聯系實際
目前農村地區解決貧困及鄉村振興的主要模式就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在電商發展過程中,不能實現消費者面對面驗貨,從而無法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因此需要大力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高校來說擁有各種軟硬件條件,理論方面很強,但是面對現實的情況,要做到實際操作很困難。
4.提供的鄉村振興幫扶助力團隊不連續
高校所選取的助力鄉村振興團隊涉及部門眾多且各自為戰,沒有很好的協調性,導致在同一地區的助力措施和政策不連續不銜接,高校助力鄉村振興人員一般都是有時間期限的,到了規定時間都是要返回各自工作崗位的,雖然高校可以在派人繼續助力,但是由于助力的方式和服務的內容不能很好的統一,導致前后銜接不上,沒有連貫性。導致這類工作也就是走走過場。導致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沒有辦法得到解決。
三、對地方高校提出的建議與對策
1.找準定位,明確為鄉村振興服務的使命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從全局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明確為鄉村振興服務的使命,能夠正確認識地方高校和鄉村振興的緊密關系,發現地方高校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堅持意識與實踐相統一,積極探索服務鄉村振興的內容與途徑,把為鄉村振興服務落到實處。首先,要打破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僅僅是為鄉村做貢獻,對地方高校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這一狹隘觀念。其次,要攻克恐慌害怕困難的心理障礙。地方高校在明確為鄉村振興服務的基礎上,要轉變服務觀念,不畏困難,接受失敗,勇于嘗試,在挫折中前進。
2.建立和完善服務鄉村振興的運行機制
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中針對服務領導、教師及學生的管理、考核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都是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持續健康運行和發揮實際效用的保障。
3.大力推進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站建設
高校應該大力推進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站建設,通過建立工作臺賬的制度,認真做好高助力鄉村振興的各項記錄如:服務內容、工作進展及成 效等信息的記錄,同時要對助力鄉村振興人員長期提供各項助力鄉村振興的保障措施。高校通過工作站加強與外派工作人員的聯系,及時協調解決外派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配合過人員在基層做好科技政策宣講、科技骨干培育、產業農技需 求征集、科技成果對接等工作。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搭建一個共享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對工作站的信息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基層技術需求方與技術服務供給方的快速精準對接,打造高校助力鄉村振興便捷服務“三農”新通道。
4.高校要加大對助力鄉村振興資金的支持力度
高校助力鄉村振興主要在邊遠艱苦的鄉村地區,因此需要給予充足的資金來保障科助力人員生活及工作經費其次要給予所助力鄉村提供各項軟硬件的基礎設施投入。一方面,優化高校的財政資金配置,增加用于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專項項目、創業平臺、能力提升培訓、經費補助 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建立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 另一方面,適度發揮助力資金的杠桿作用,結合鄉村實際聯合政府, 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融資機制, 比如, 針對創新創業工作設立專項基金和金融服務平臺。
結語
高校一直是促進鄉村發展中的主力軍,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鄉村振興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國家戰略,不但需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鼎力相助更是需要地方高校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本文把江西工程學院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作為研究選題,主要探討地方高校在鄉村振興中應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應承擔的重要責任與使命,印證了地方高校和鄉村振興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17,單一鋒《高校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鄉村科技,2021,12(24) 唐菊花張磊《地方高校產教學研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3]中國果樹,2021,(07)張俊華,商洛學院《高校思政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羅攀生福建三明人,云南大學碩士,江西工程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E95AEE7E-2B57-493C-A268-A60C662D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