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坐劍
摘要:黃牛消化道內寄生蟲主要是分布在胃腸道內的寄生蟲,黃牛常見的消化道內寄生蟲有吸蟲、線蟲、絳蟲、球蟲等。黃牛感染寄生蟲后,寄生蟲吸取黃牛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對其消化器官造成損傷,增加應激,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導致幼畜生長發育受阻,成年畜生產和繁殖性能下降,甚至發病死亡,對養牛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另外,有的寄生蟲還在人畜之間相互感染,直接或間接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關鍵詞:黃牛;消化道內寄生蟲;種類;癥狀;預防;治療
近年來,雷波縣緊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遇,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為肉牛養殖帶來了良好的契機,肉牛養殖業得到迅速發展。全縣現有肉牛存欄2.39萬頭,其中養殖肉牛存欄10頭以上的280余戶,存欄50頭以上的5戶。經調查,雷波縣肉牛以養殖本地黃牛為主,養殖方式以散養和圈養相結合,飼料主要以人工牧草、農作物秸稈搭配酒糟、玉米等精飼料為主,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比重仍較低。由于基礎設施簡陋,管理水平落后,黃牛很容易感染寄生蟲,黃牛感染寄生蟲后,生長緩慢,養殖周期長,甚至造成死亡,導致出欄率和養殖效益低[1]。因此,筆者對縣域內部分黃牛消化道內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糞樣采集
隨機在雷波縣區域內養牛場(戶)采集黃牛10頭(散養5頭、圈養5頭)的新鮮糞便,每個糞樣約50g左右,裝入塑料袋內編號,帶回雷波縣農業農村局實驗室檢查。
1.2 檢查方法
1)鹽水漂浮法 取糞樣10~20g放到燒杯中,加入飽和鹽水攪勻,將液體用兩層紗布過濾后,將濾液置平底試管內靜置30min左右,沾取液面放到載玻片上加蓋玻片鏡檢。
2) 清水沉淀法 取糞樣10~20g放到燒杯中,加清水攪勻成糞汁,通過兩層紗布過濾,濾液靜置沉淀20~40min,倒去上層液,保留沉渣,再加水,再沉淀,反復沉淀直到上層液體透明后,倒去上清液用吸管吸取沉渣放到載玻片上,加蓋玻片鏡檢。
3) 體表寄生蟲檢測法 在體表健康和病變的交叉位置,使用外科刀片刮取結痂皮和皮膚組織,而后將刮取的切片放在載玻璃片上,滴入50%的甘油水溶液,在顯微鏡下細致觀察。
2 結果
經檢測,雷波縣區域內養牛場內牛糞樣中主要含有球蟲、線蟲、吸蟲及絳蟲。
3 種類和癥狀
3.1 球蟲
球蟲是嚴格宿主特異性細胞內寄生蟲,其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階段都在宿主體內完成,但是孢子形成過程發生在宿主體外[2]。開放性感染時,感染后17~20d就可以在糞便中觀察到卵囊。糞便中卵囊的多少并不總是同腸道病變程度及臨床指標相符,因為即使是無臨床癥狀的黃牛也能排出大量的蟲卵。另外,有時可在糞便中觀察到許多無致病性的球蟲卵囊。
牛感染球蟲之后,在感染初期病牛表現為食欲減退、精神沉郁,糞便表面會有紅色血液和血塊[3]。隨著病情的發展患牛表現為精神呆滯、反芻停止,排出帶血的稀糞便,有惡臭味。經過一周左右發展,病牛體溫升高,糞便呈現黑色,最后因為貧血死亡。慢性感染者3~5d病情會好轉,但是會持續性的腹瀉和貧血,長時間的感染也會因為高度貧血而死亡[4]。
3.2 線蟲
寄生于牛消化道的線蟲種類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牛的飼料、飼草、飲水等被糞便和排泄物污染的結果[5]。牛消化道線蟲大小差別很大,有大而粗壯的長達10cm的牛新蛔蟲,有小而細的古柏線蟲等。當大量寄生時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消瘦[6]。腸線蟲在放牧犢牛和生長期小母牛應極重視。寄生于皺胃的線蟲主要有牛胃線蟲,毛圓線蟲,血矛線蟲。牛胃線蟲是最主要的牛線蟲,它能滯育,在不利于寄生蟲體外生存的季節,停止發育的幼蟲寄生在胃腺腔內。
小腸線蟲包括其他毛圓線蟲,庫柏線蟲,鞍肛細頸線蟲,牛仰口線蟲,犢牛弓首蛔蟲以及許多其他寄生蟲。牛仰口線蟲和庫柏線蟲能吸血破壞腸組織黏膜引起貧血。鞍肛細頸線蟲是一種有極強抵抗氣溫能力的寄生蟲,大量寄生時可引起腹瀉。
大腸線蟲包括輻射結節線蟲,無色鞭蟲。輻射結節線蟲可引起牛盲腸和結腸多種炎癥反應。鞭蟲能引起小母牛嚴重腹瀉。
3.3 吸蟲
片吸蟲引起的問題在黃牛生產中很嚴重,對放牧的小母牛和黃牛構成嚴重威脅。牛是片吸蟲的主要終末宿主。
片形吸蟲在我國有兩種:肝片吸蟲和大片吸蟲,其中肝片吸蟲對牛的危害很大,主要寄生于牛的肝臟和膽管內,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破壞肝臟機能,伴發全身和營養障礙,引起貧血。
牛雙腔吸蟲為矛形雙腔吸蟲、胰闊盤吸蟲和華支睪吸蟲寄生于牛的肝臟和胰臟內。常引起膽管和胰管的慢性增生,炎癥使管壁肥厚,并波及肝臟和胰臟的實質,影響病宿的消化機能。感染吸蟲的黃牛在臨床上多呈慢性經過,表現為消瘦,貧血,水腫,下痢或便秘等癥狀,最后因消化機能衰退,產生嚴重的營養不良,進而逐步死亡。犢牛癥狀比成年牛明顯。
3.4 絳蟲
雷波縣的黃牛常見感染的絳蟲是寄生于小腸內的莫尼次絳蟲,這種絳蟲一般被認為沒有致病性。其中間宿主是螨,具感染性的似囊尾蚴被牛吞食,2個月后蟲體成熟,再經幾個月自然排出體外。感染后病牛主要癥狀為食欲減退,飲水增加,精神不振,病牛腹瀉,糞便中有時候可以看見孕節。
4 防控
黃牛寄生蟲病防控應堅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
1)科學飼養管理。要定期對所有的飼養用具、圈舍等場地進行消毒,圈舍要經常打掃,保持清潔干燥,使之不適合寄生蟲蟲卵和幼蟲的發育。糞便、污染物等應堆積發酵或作沼氣原料等進行無害化處理。要按照黃牛不同的生長階段,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物質,以提高黃牛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飼喂黃牛的飼料應清潔、新鮮,嚴防霉爛、污染,要特別注意凡從沼澤、水渠、河溪邊上割取的牧草,必須經過日曬處理,并將牧草放在適當高度的草架上,供黃牛食用。放牧黃牛不宜飲用河水、塘水或水渠中的水。
黃牛消化道內寄生蟲感染的發生率較高,日常管理,應提倡養殖戶科學養殖,強化驅蟲意識,制定適合本地區的驅蟲計劃,保持良好養殖衛生條件。比如可以定期開展黃牛養殖的相關知識講解活動。介紹常見的寄生蟲病、發病特征、處理的方式,定期注射疫苗的必要性、傳染性疾病傳播的危害等。陽性個體需要及時隔離、治療處理,切斷傳染源,保護易感動物。科學養殖知識宣教可以通過廣播、電視或者專題會議等形式開展,也可以在網絡平臺、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中講解,構建良好的養殖環境,促進養殖戶的科學養殖,也能夠提升養殖戶對防疫工作的配合及重視程度。
2)做好蟲情監測。黃牛寄生蟲病防控工作中,需要堅持常態化、科學化及全面化的管理理念,做好日常蟲情監測工作。比如可以定期對牛群進行寄生蟲檢測或健康檢查,以監控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牛群的寄生蟲感染情況,及時掌握疫情,便于有計劃地進行驅蟲,預防或者降低牛接觸感染性蟲卵的機會。日常注重牛舍衛生,定期全面消毒、清潔處理,在收割牧草期間,需要注意草茬至少高于地面1cm。針對需要長途運輸或者屠宰的黃牛,需要對其實施寄生蟲病的檢疫檢查,預防寄生蟲病傳播與擴散,特別是預防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傳播與感染。
3)做到定期驅蟲。定期驅蟲可清除牛群身上的病毒與細菌,對牛群健康可產生積極影響。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開展驅蟲工作:①可以通過藥物驅蟲的方式,每年對牛群進行兩次常規驅蟲。第一次在秋季10、11月,第二次在來年的春季3、4月。同時也可以根據蟲情監測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最佳的驅蟲時間和驅蟲藥物進行定期驅蟲;②可以通過外界環境驅蟲的方式,清除細菌與蟲害。比如可以通過糞便生物熱驅蟲,可及時清除牛糞,堆積發酵。在應用期間,可以將上層糞便清除,在堆積后應用。
5 治療
對有癥狀的寄生蟲病黃牛進行治療,對癥狀不明顯的帶蟲黃牛進行預防性治療。
1)球蟲。感染球蟲的黃牛可用氨丙啉進行治療,按20~50mg/kg·bw內服給藥,連用5~6d。也可以用鹽霉素按20~30mg/kg的比例混入飼料中飼喂,連用7d。
2)線蟲。感染線蟲的黃牛可選用左旋咪唑進行治療,按照6~10mg/kg·bw,一次口服。也可以用伊維菌素按0.2mg/kg·bw皮下注射。
3)吸蟲。雷波縣內黃牛主要感染的是片形吸蟲,治療病牛可選用阿苯達唑按10mg/kg·bw一次口服給藥,該藥妊娠期母牛禁用。也可選用三氯苯達唑按10mg/kg·bw一次性口服給藥,使用該藥治療后的黃牛肉需14d后才能食用。
4)絳蟲。感染絳蟲的病牛可選用阿苯達唑治療,病牛按100mg/kg·bw一次性口服給藥。也可以用吡喹酮按5~10mg/kg·bw一次口服給藥。
參考文獻:
[1] 何啟聰,王百湖.黃牛消化道寄生蟲及體表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6):113-114.
[2] 汪明.獸醫寄生蟲學[M].中國農業出版,2003.
[3] 劉萬洪,陳學禮,胡元兵,等.云南會澤縣黃牛糞樣寄生蟲調查及防控建議[J].養殖與飼料,2017(5):60-62.
[4] 崔立群.黃牛寄生蟲病的防制[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4):71.
[5] 田夢婷,江世民.張家界市永定區四都坪鄉山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湖南畜牧獸醫,2021(2):27-30.
[6] 林春玉.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山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福建畜牧獸醫,2021,4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