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繞
摘要:“言傳身教”是教育之法,“熏陶感染”對于提高學生的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然,能夠感染學生并使其發生共識,這需要教師的個人魅力。
關鍵詞:魅力語文老師愛上語文
語文教學是文化教育和科學教育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語文教學質量有助于一個人整體素質的形成和提升。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當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那么怎樣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讓學生愛上語文呢?
一、提高自身素質,用教師的魅力吸引學生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學科專業基本功、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及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美麗的板書、動聽的言語、得體的教姿、和藹的態度、崇高的人格等,這些都是吸引學生的地方。只有喜歡這個老師,才會喜歡這門學科。我們教師自身應努力提高自己,爭做讓學生崇拜、喜歡的老師。
二、課堂知識上,做一定的,適當的內容擴展,而不是照本宣科
教師要上好一堂課,不光要備足功課,還要預設多種狀況的發生。為了避免“照本宣科”,教師在新授知識點的時候,應當熟悉教材,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用自己的語言把其描述出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教學知識點的講解需要緊密結合學生認知狀況,在該課程總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地對知識點講解順序進行微調。
三、幽默教學,活躍課堂教學
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幽默。在一些調查中,學生列舉的他們所喜歡的教師特征,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學生喜歡幽默感強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老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學生可以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東西--他的睿智,他的風趣以及他的對世事別具一格的洞察。一個有趣、幽默的老師,會讓學生發現上語文課是一件快樂的事。
四、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語言、動作、手勢和神態要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學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建立起來的,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或肯定,要啟發學生多問“為什么”,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從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不恥下問,并通過學生自己來設置疑問,解答疑問。適當的鼓勵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能一定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愛上你的課堂。
五、講究批評藝術,學會欣賞學生
當代學生絕大多數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由于從小嬌生慣養,個性都很強,往往聽不了別人的批評和指責,且我所在的學校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性都較差。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違紀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如果此時課任老師批評不當,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里,從此失去學習該學科的興趣。學會欣賞學生,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 ,一絲肯定的微笑,都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賴。批評之所以為一門藝術,在于它并非只要滿足某些既定的條件即可得到某種確定的結果,而更多地取決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難以言傳的感應和領悟,特別注重對批評對象、時機、場合和方式的選擇。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對批評藝術的巧妙運用可以使教師事半功倍。
六、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可以使人產生興奮,使人有一種積極的向上情感。人人都認為自已能行,能走在別人的前面,每個人都想使自己成功,學生也是一樣。教師就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中,較難的問題請水平較高的學生回答,較易的題目,則要請水平較低的學生回答,不可讓回答問題成為優生的專利。當學生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巧妙給予啟發指點,使學生能順利完成任務,這樣因人而異,難易有別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才能不斷激發學習積極性,才能發掘每一個學生自身潛力,才能在滿足和欣賞中去感受成功的快樂,體會成就感,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標倡導的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質的轉變,才能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
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需要在方方面面提高自己的素養,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幾點。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在面對學生的時候,用我們全部的智慧啟發他們,用我們的真心感染他們。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學生面對你的時候,眼里充滿期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相信,你已經是一個有魅力的老師了。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讓學生愛上語文,一直是我的追求。當然我也知道,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必須具備教學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長交流的智慧,以發展的眼光關注學生的未來,以博愛的胸懷面對全體學生。在工作中,我會努力實現自己的期待:做一個充滿魅力的老師,讓學生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