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瑩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的課程改革和信息環境,開展小學音樂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的互動研究,以期為廣大師生提供新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線上線下;教學互動
在新時代互聯網背景的發展下,音樂教學需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實現智慧型音樂教學。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并不是說只要掌握有關理論知識便能夠精通這一學科,而應當將音樂的理論與實踐過程有機融合,使學生在音樂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對音樂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還應當積極探索、研究并運用與小學生興趣相符合的教學方法,并將線上線下教學方式有效結合起來,努力尋找學生學習感興趣的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音樂中特有的節奏律動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展示,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認真、用心地去感受音樂中特有的節奏;而在線上教學時,則可以從學生學習內容的復習上加以重視,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欣賞的能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等有關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再加以組織和引導,并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及結果進行有效評價。
二、注重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使用云朵課堂、騰訊直播以及釘釘等軟件來注冊線上直播教學賬號,學生則能夠通過登錄并采取連麥的方法來參與在線課堂學習。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在直播或是使用信息化科技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興趣。如若學生想要提問或答題的情況下則可申請連麥,連通后便能夠開展線上交流以及反饋。因為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為有限,所以,教師應控制線上教學的時間不超過 20 min。所以,教師還可以科學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合理引導學生開展音樂欣賞。例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直播課程來將蝸牛和黃鸝鳥的圖片呈現出來,或是播放兩個動物的簡短紀錄片,引導學生采取線上交流的方式來將自身的觀點與感想表達出來,調動學生學習該首歌曲的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仔細傾聽該首歌曲,并分析其中相關的旋律、基調以及有關技巧,鼓勵學生唱出來。不僅如此,教師還可將課后復習任務發布在線上平臺,要求學生回家后完成,通過線上線下有效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音樂學習效果。
三、組織線上線下實踐活動
音樂的線上教育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知識,還可以提供更多具有社會性和文化性的常識。在線下教育過程中,由于具有較強的約束力,進而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散漫、無目標等問題。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多加練習、多開口演唱,重視學生音樂基本功的培養,盡可能為學習創設更多練習的機會,提高學習音樂實踐教育力度。在素質教育要求下,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作為一門具有較強藝術性的學科,其教育與實踐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小學生在社會生活體驗與情感方面都較為欠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對教學方案加以設計,并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師應當對小學音樂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并進一步推進音樂實踐教學的開展,使學生得以在實踐中獲得啟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論:
人們在音樂的熏陶下能夠感受來自音樂的魅力、歡快的律動可以使人心情愉悅。人們也可以在音樂中品味人生與情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神奇力量,進一步拓寬視野,感受不同的文化差異,使人們在多元文化的感悟中提升自身的學識與修養。小學音樂教學有利于幫助和引導學生構建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和人生態度,使學生從中體驗音樂,培養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素質教育理念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環境下,以往重視應試教育的觀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教育的實際要求,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積極鼓勵學生發展興趣愛好,重視學生學習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魏黎.借助信息技術提升美育素養——論小學音樂線上線下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