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說
(濰坊市圖書館,山東 濰坊 261000)
智慧文旅是文旅融合背景下以“文化+旅游+科技”為核心的新模式。但智慧文旅的發展以智慧景區、智慧旅游為主,文化的智慧化的淡化以及文化和旅游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日漸凸顯。當前,新技術引領下的智慧圖書館成為社會信息資源交流、傳播、文化傳承、社會教育的重要平臺[1],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智慧文旅與圖書館的融合將為文化和旅游兩端的充分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為用戶提供更智慧的服務體驗。
2018 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文旅融合跨入新發展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智慧文旅、智慧圖書館發展迅速,融合互聯網新技術發展文旅產業是新時代下文旅發展的重要方向,相關問題也成為學術界研究熱點。
學者馮繼強提出5G 背景下智慧文旅發展的新方向[2],闡述了智能場景下文旅發展的新生態,并提出了智慧文旅背景下圖書館的發展選擇;學者黃安妮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創新發展路徑和價值[3],基于服務創新四要素分析了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下的服務創新;查煒對文旅融合模式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進行了考察,梳理國內目前公共圖書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發展的實踐情況,以文化標志、景區建設、主題書房、展覽等多種模式分析圖書館的發展[4],分析文旅融合大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現狀并對后期發展提出了建議;周淑云等人對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背景下理論內涵、時代價值與發展路徑開展了研究[5],將文旅融合與全域旅游相結合,借助資料調研、案例分析和實際調研等工作的開展,分析目前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理論與實踐發展。可以看出,多數學者和研究者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了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新業態,但缺乏對智慧文旅與智慧圖書館的融合發展研究。互聯網新時代下的智慧技術發展已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發展也日益成為文化知識傳播的主要途徑。新技術引領下的圖書館事業發展,是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新方向。因此,智慧圖書館也已成為新時代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6]。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智慧化技術不斷融入各行各業,智慧文旅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新發展方向,而智慧圖書館作為圖書館事業的創新發展平臺,需探索新技術下的創新模式,智慧文旅與智慧圖書館的融合發展為圖書館拓展閱讀推廣路徑、創新閱讀服務渠道提供新方向,進而也為文旅產業下智慧旅游的推廣提供新目標。
智慧文旅與圖書館的融合需借助新技術力量,包括智能化設備的信息收集、云平臺下數據的安全性保護和分布式處理、人工智能下數據的挖掘與深度學習、智能算法下信息的關聯與分析等,新技術為智慧文旅與圖書館的互融互通提供創新型路徑。本文將智慧圖書館和智慧文旅在新技術背景下融合,建設智慧化技術下的圖書館工作創新方向,重點研究智慧圖書館與智慧文旅在互聯網新技術環境下的融合方式,提出智慧文旅(Smart Cultural Tourism)和圖書館(Library)共同搭建的智慧文旅-圖書館(SmartICT-Lib)新服務模式,闡述智慧文旅引領下圖書館發展的新生態,為圖書館事業的創新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7-8],實現智慧圖書館與智慧文旅各子功能、數據流及服務的融合,打造圖書館和文旅事業新發展方向,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和拓展閱讀推廣路徑[9-10]。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催生各產業的智慧化進步,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則是智慧化技術發展的重要產物,本文提出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互通創新服務模式(SmartICT-Lib)。智慧文旅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智慧化技術搭建而成,主要由智慧旅游、智慧文化、智慧餐飲、智慧服務、智慧監控等多個模式元素構成,而智慧圖書館則由數字圖書館、智能化讀者分析、智慧監控、智能信息推送等多個模式元素組成。由于文旅系統下的服務性質和主題都是圍繞文化知識的傳播與發展,因此從理論和實踐角度看,智慧文旅與圖書館都可互融互通。
智慧文旅涵蓋旅游管理、旅游服務、文化傳播、營銷等多個業務,其主要涉及旅游景點、酒店、旅游機構等場所,根據游客到訪、游玩、消費、查詢等信息可以獲得游客的行為軌跡,而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陣地,借助線上數字平臺、線下實體圖書館等多種形式獲得讀者個人借閱信息、需求信息。智慧文旅的實體性、文化覆蓋性同圖書館書籍、文化覆蓋地具有相同的信息關聯關系,從服務內容、文化知識、讀者重復度等角度都可將智慧文旅同圖書館互聯互通。因此,智慧文旅-圖書館(SmartICT-Lib)新模式的搭建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意義和實際開展的可行性。
根據智慧文旅和圖書館工作的服務模式,以新技術為手段,本文構建智慧文旅與圖書館互融互通功能模型架構,從功能方面展示智慧文旅與智慧圖書館融合服務開展方向,充分展現文化和旅游融合后圖書館事業的創新發展。智慧文旅與圖書館互融互通功能模型架構主要有5 層組成,從下到上依次為:文旅系統下的信息收集、智慧大數據及云平臺、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終端應用及用戶體驗。其架構如圖1 所示,各層主要實現的功能如下[11-12]:

圖1 智慧文旅與圖書館互融互通功能模型架構圖
(1)文旅系統下的信息收集:數據收集是智慧環境下服務開展的基礎。借助監控、終端等硬件設備收集游客和讀者的信息,主要包括實際景點、實體圖書館、智慧終端等數據的收集。
(2)智慧大數據及云平臺:數據收集后,由于數據信息的量大且復雜性高,因此需要借助云環境的支撐,實現數據的清洗、分布式存儲、安全性保護等。其處理的數據信息包含景點地理信息數據、景點周邊公共信息、智能硬件感知數據、圖書館數字資源等。
(3)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層:本層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以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的功能為基礎,將其互融互通,實現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創新模式。智慧文旅功能主要有游客行為信息、智能監控、智能服務、智慧文化、智慧營銷。智慧圖書館功能主要為讀者行為信息、數字圖書館、專題圖書館和主題書房的數字化及虛擬化。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層可實現智慧文旅下圖書館提供相關文化信息、智慧圖書館依靠文旅實際信息提升服務。
(4)終端應用:用戶可通過互聯網網站、客戶端、移動App 和小程序等方式使用本架構模型對應的終端程序,體驗創新服務。
(5)用戶體驗:用戶實際操作并實體體驗智慧文旅與圖書館互融互通效果,也展示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及實踐性。
SmartICT-Lib 模型以硬件設備、云計算環境、大數據平臺、智能算法和分布式存儲為支撐,完成智慧圖書館與文旅體系的融合,實現硬件設備信息采集、分布式環境存儲數據、云環境數據處理、智能算法數據分析及相關應用服務開展的功能。SmartICT-Lib 的技術架構如圖2 所示,從下到上依次為硬件設備層、云環境支撐層、智慧文旅-圖書館(SmartICT-Lib)融合層和應用服務層[13]。

圖2 SmartICT-Lib技術架構圖
(1)硬件設備層:真實數據依靠硬件設備的采集及傳輸,包括監控系統、物聯網、芯片及終端設備集群,采集實際旅游景點的數據信息,形成硬件設備支撐下的數據集成信息網。
(2)云環境支撐層:由于硬件設備具有多樣性,其采集的信息具有數量大、分散、格式復雜等特征,因此需根據采集的數據特征作對應的處理,包括數據的集中、篩選和計算,數據的安全性防護(用戶及企業等的個人隱私性數據安全性保護)、數據的分布式、計算存儲(解決大量數據的存儲與計算問題)、網絡系統環境的提供。
(3)智慧文旅-圖書館(SmartICT-Lib)融合層:數據收集與處理后將進入SmartICT-Lib層,在本層會根據數據的特征進行數據有效信息提取、需求信息的集成、智能算法模式下的智能化分析(數據分析、預測等)、流程的尋優等操作,借助智能算法、機器學習、大數據的優勢,處理分析智慧圖書館與智慧文旅融合數據。
(4)應用服務層:數據經收集、分析、處理后,將進入應用服務層。在本層以用戶需求、個性化服務為目標,將整個模型平臺的功能以終端應用的形式展示出來,提高用戶的感受性。
技術架構四層由移動運營商提供網絡、信號等服務,保證設備的運行及數據的傳輸。整個平臺架設于HDFS 分布式集群中,實現分布式數據的存儲與信息流的處理,提升數據處理的效率,實現大數據處理的基礎化搭建[14-15]。
SmartICT-Lib 創新服務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及創新點,經深入分析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及模式后,借助智能算法技術,本文提出SmartICT-Lib 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創新服務模式與創新發展方向。圖3 展示了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SmartICT-Lib)創新服務模式內容。

圖3 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SmartICT-Lib)創新服務模式圖
智慧文旅與智慧圖書館的互融,從文化、經濟、知識等各方面帶動文化和旅游的發展與前進,本文研究的SmartICT-Lib 模式服務內容主要有:
(1)用戶信息交互。將游客行為信息(景點查詢、購票等)與讀者行為信息(圖書查詢、借閱等)共享,實現信息銜接,同一身份信息下用戶的購票、景點查詢記錄、圖書借閱信息、OPAC 檢索信息等融合,打通數據共享渠道。
(2)聯動旅游景點與圖書館資源。智慧文旅提供實體景點和VR 虛擬景點游覽情況、游客游玩路線及熱門景點等信息,依據此信息流匹配數字圖書館電子圖書、數字資源、英文專題圖書等,在游客體驗智慧旅游的同時,聯動數字資源。例如:游客搜索或游玩長城景點時,銜接數字圖書館長城紅色資源,包括長城旅游類圖書、長城少兒繪本及與其相關的人物故事電子書,還包含對應的主題展覽、電子期刊等相關數字資源,渲染濃厚的文化旅游氛圍。與此同時,圖書館則可根據智慧文旅相關的熱門景點等信息,推出主題書單和主題模塊,以集中推薦、展出等形式,在開展閱讀推廣的同時,帶動旅游景點的經濟發展。
(3)智慧服務的開展及應用。根據游客游玩的景點地理位置及軌跡,開展周圍及相似景點推送、餐飲/住宿推薦等功能是智慧文旅智能服務中的一部分,而旅游、美食、建筑等專題類圖書是圖書館專題化建設的組成部分。智慧圖書館中的專題圖書館虛擬化和數字化的建設,為游客享受旅游及周邊服務提供了專題資源的展示。例如:游客游玩的景點為花卉展覽,根據游客游覽的實時信息,智慧圖書館可關聯對應的花卉主題圖書,充分利用游客認知的好奇心,提升文化知識的傳播。主題圖書館可借助VR、AR技術,在數字化信息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3D立體式的資源展示,將關聯信息生動地展示出來,進而增強文化和旅游的結合度。
(4)地方特色文化的推廣及應用。地方特色文化是推動旅游工作開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因此充分利用智慧化技術手段開展地方文化的推廣則成為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智慧圖書館將地方文獻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建設以數字化為基礎、以虛擬化為平臺的特色數字資源庫,其資源將地方性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來。智慧化處理后的地方文獻信息可為游客游前的引導、游時文化介紹、游后的知識學習提供了資源支撐和學習服務;智慧文旅平臺依據地方旅游景點的游客行為信息,推廣地方文獻信息,為圖書館的地方性特色資源的閱讀推廣和知識傳播拓展渠道。
(5)主題書房建設帶動文化、經濟的發展。智慧營銷承擔著文創產品、景區IP等創意產品的建設,結合智慧營銷策略,融合主題書房概念,讓主題書房走進線下旅游景區、線上虛擬服務,實現智慧文旅與圖書館經濟上的創收。智慧圖書館主題書房一改傳統實體主題書房的線下運營模式,將線下實體主題書房與線上虛擬化主題書房相結合,運用數字化、VR、AR 技術創建虛擬化主題書房。在建構書房的同時,創新景區IP,打造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IP,提升文旅驅動下的經濟發展。主題書房的分布式建設,將書籍和文化隨之帶入,進而為流動式游客人群提供文化知識,提高閱讀推廣的服務面。
以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服務發展模式為基礎,SmartICT-Lib 的各子模塊分別實現了不同的功能,從信息共享、服務提升、發展融合的方向分別開展了多元化的創新服務,根據(SmartICTLib)創新服務模式5 個子模塊,以實際數據需求信息為依據,展開描述各子模塊相關的具體創新服務及應用介紹。表1展示了SmartICT-Lib 子模塊相關的具體關鍵數據列表對應關系。智慧文旅(用戶管理、用戶行為、旅游景點信息、周邊場所信息、產品銷售情況)對應智慧圖書館(用戶管理、用戶行為、主題圖書信息、地方文獻信息、主題書房),根據不同的功能和需求融合信息,并提供服務。

表1 SmartICT-Lib子模塊相關的具體關鍵數據列表對應關系
SmartICT-Lib 模型中,在信息安全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用戶信息、場館信息、行為信息等的共享,為智能算法下用戶行為信息挖掘與分析、個性化推薦、服務方向預測等提供數據基礎,Smart-ICT-Lib各子模塊功能數據映射如下所示:
(1)用戶管理是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兩個平臺下的共有功能,分別實現各平臺下用戶信息的收集與管理。SmartICT-Lib 模型中,以加密算法、安全傳輸為安全保障技術,實現兩個平臺下用戶信息的互融,為整個模型用戶唯一性識別提供幫助。
(2)用戶行為代表著用戶在文旅、圖書館背景下分別產生的行為軌跡,由于各平臺下用戶行為信息存在數據類型不一致、字段多樣化的特性,需依靠數據轉換、字段篩選、字符匹配方法,實現用戶行為的集合與數據處理,完成行為信息的篩選共享。在數據共享的前提下,可通過智能算法對用戶行為信息進行分析,分析后的結果為模型的智慧化提供依據。
(3)旅游景點信息與對應的圖書館館藏信息交融,以數據篩選、智能算法等手段,將文旅背景下靜態和動態景點信息與圖書館實體和電子資源相匯集,實現智能化匹配,為文化知識的傳播和文旅經濟的發展提供新渠道。
(4)周邊景點信息與圖書館館藏主題資源的融合,突出了特色資源館藏的優勢,以實體和電子形式的專題館藏資源帶動文旅經濟增長,用文旅經濟發展引領圖書館文化知識的傳播,為全民閱讀工作的開展創新方向。
(5)圖書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間接助力的作用,依靠圖書館的文化知識,建設主題圖書、城市書房與文旅產品銷售互助的新模式,創造文化IP,實現文化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智慧化技術的發展,引領圖書館事業的創新和進步,智慧文旅與智慧圖書館的融合更是詮釋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事業的共同前進。智慧文旅為圖書館的工作提供創新渠道,智慧圖書館則為文旅事業發展提供新路徑。因此,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SmartICT-Lib)的創新服務模式是新技術驅動下的新研究課題。Smart-ICT-Lib 下圖書館站在文化傳播、經濟建設、全民族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等角度實現自身事業的開展和進步。
(1)創新圖書館文化傳播路徑,實現文化知識共享目標。智慧文旅為圖書館的文化知識傳播提供新平臺,將文化信息嵌入文旅背景下,依托旅游產業拓展文化傳播渠道。將圖書館館藏資源包括實體資源、電子資源、特色資源等,根據資源自身特征,匹配文旅背景下旅游景點、游客行為,讓圖書館資源接入旅游行業,打造旅游產業下的文化知識傳播,帶動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拓展圖書館服務覆蓋面,進而實現全方位的閱讀推廣。
(2)完善圖書館社會經濟建設作用,為經濟發展助力。圖書館不僅是文獻信息的存儲地、傳播機構,也承擔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間接力量的作用。借助文旅經濟產業,以圖書館文化知識信息為知識庫,引導、推薦讀者走進旅游,以實際旅游場館展現圖書館內信息資源的特征,是圖書館發揮自身經濟建設功能的創新之路。
(3)智慧化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智慧圖書館是信息時代下圖書館主要發展的目標之一。融合智慧文旅,拓展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以文旅實際數據為依據,為讀者打造個性化閱讀推薦、實時旅游行業信息推送、智能化資源分析提供了新動力。智慧文旅基礎下的智慧圖書館信息服務內容包括:實現信息可擴展性、智能化發展、資源聚合、智慧化讀者服務等功能。
(4)打造新時代下圖書館發展新方向,全方位開展全民閱讀工作。圖書館在陣地服務、網絡服務、專題咨詢等服務的基礎上,創新文旅發展方向,將圖書館的服務觸角深入旅游產業,融合智慧文旅智能化平臺,展現信息共享、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的主要功能,拓展圖書館閱讀服務,站在多產業、多角度方向,開展圖書館全民閱讀工作。
本文以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算法等新技術為基礎,提出智慧圖書館新時代下的新發展模式,將智慧文旅和智慧圖書館相融合,創新提出智慧文旅和圖書館互融(SmartICT-Lib)的服務模式,從功能、服務、數據等方向展開分析討論,站在用戶、產業、經濟等角度進行思考,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新方向,也為文旅事業的推進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