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江俠 楊東明
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學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牡丹江師范學院為例
丁江俠 楊東明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文章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現場觀察法、邏輯分析法等研宄方法,在體教融合背景下,以牡丹江師范學院游泳教學為例,通過對該院大學生對游泳的認知程度、喜歡程度、了解途徑、游泳技能掌握程度、選課動機、對游泳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態度等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存在部分高校大學生對游泳了解和對游泳的喜歡程度較淺以及對游泳技能掌握不大熟悉等問題,提出加強學生熟練掌握游泳技能等對策,為高校游泳教學開展提供實踐參考。
體教融合;高校游泳教學;開展現狀;對策研究
2020年4月2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1],目的是加快體育高等院校建設,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游泳運動大學生的運動項目之一,其不僅可以健身健美,還可以調整學生心理狀態,游泳也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健康運動方式,并且游泳也融入許多高校體育課程。為提高游泳運動的普及程度,培養大學生對游泳運動的興趣,推進游泳的發展,本文在體教融合背景下,對高校游泳教學開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以高校游泳教學現狀為研究對象。
1.2.1 問卷調查法
本文通過設計問卷的方式,對高校大學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5%。
1.2.2 訪談法
本文通過隨機對教師以及學生進行訪談,對有關游泳教學相關方面問題進行訪談。
1.2.3 現場觀察法
本文通過對游泳館和游泳教學進行相應的現場觀察。
1.2.4 邏輯分析法
本文運用歸納、綜合等邏輯分析法,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通過邏輯分析法發現高校教學存在的問題,挖掘產生的原因,并對高校游泳教學提出合理化建議。
大學生是高校游泳教學課程的主體,是游泳課程的參與者,在體教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是否對游泳運動產生興趣以及愛上游泳課、愛上游泳運動,同時也是知識的接受者,對高校游泳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2.1.1 大學生對游泳的認知程度分析
由表1可知,大學生對游泳的認知程度一般了解的最多,有87人,占45.8%;不太了解的有37人,占19.5%;很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分別有17人和33人,分別占8.9%、17.4%。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游泳的了解程度還不是很高,僅有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對游泳比較了解,而且還有不了解的人數有16人,占8.4%,應當對其重視。

表1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認知程度(N=190)
2.1.2 大學生對游泳的喜好程度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對游泳非常喜歡的有68人,占35.9%;對游泳喜歡的有53人,占27.9%,即共有63.8%的學生對游泳表現為“非常喜歡”“喜歡”,由此看出較多的學生對游泳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使學生更喜歡去游泳,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游泳教學效果。學生對游泳的喜好程度表現為一般的有46人,占24.3%,需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游泳的熱愛;對游泳不喜歡的有23人,占8.9%。雖然對游泳不喜歡的占比例較小,但也需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對游泳的興趣和喜歡,為高校游泳教學提供保障。

表2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喜好程度(N=190)
2.1.3 大學生對游泳的了解途徑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通過網絡或小視頻了解游泳的最多,有58人,占30.5%;大學生通過游泳比賽了解游泳的有37人,占19.5%;有14.7%的大學生通過往屆學友推薦了解游泳的,大學生通過書籍了解游泳的有18人,占9.5%;大學生通過同學、朋友來了解游泳的有39人,占20.5%;可以看出,大學生了解游泳途徑形式多樣,彰顯出他們對游泳的關注及喜歡,這樣可以提高游泳教學的效率,但是還有10名同學沒有任何途徑來了解游泳,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游泳的宣傳或通過舉辦一系列與游泳相關的活動,使這些學生喜歡上游泳,推動游泳教學發展。

表3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了解途徑(N=190)
2.1.4 大學生對游泳相關技能掌握程度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對游泳技能掌握程度并不是很理想,能夠熟練掌握游泳技能的最少,僅有13人,占6.8%;能夠部分掌握游泳技能的有64人,占33.7%,59.5%的大學生對游泳技能掌握并不熟悉,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學生游泳興趣的培養,教授游泳的相關知識技能,為游泳教學提供保障,并促進游泳的發展。

表4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技能掌握程度(N=190)
2.1.5 大學生選擇游泳課的動機分析
動機決定大學生選擇的內部動力,動機水平的高低與學習效果有著緊密的聯系,由表5知,大學生選擇游泳課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選擇游泳課的動機是運動興趣的人數最多,有68人,占35.8%,與同學一起的有35人,占18.4%;為了求生的人數有32人,占16.8%;為了提高技術動作的有39人,占20.5%;為了拿學分的人數有16人,占8.5%;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選擇游泳課是因為運動興趣,運動興趣可以使學生更高質量、高效率地掌握運動技能,進而也提高了游泳教學質量,還有些有游泳運動基礎想進一步提高技術動作,規范自己的動作,但是有較少的同學單純是為了拿學分,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他們對游泳的興趣,使他們脫離為了拿學分的思想,進一步促進游泳教學的發展。

表5 高校大學生選擇游泳課的動機(N=190)
2.1.6 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很好的有89人,占比46.8%;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一般的有78人,占比41.1%,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差的有23人,占比12.1%;由此可知,大多數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很高,但是還有少數大學生評價較低,每個人的接受教學的方式不同,教師的教學會影響部分同學不能接受,學生的游泳技能的學習,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所以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做到因材施教,爭取使每名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掌握游泳技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表6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能力評價(N=190)
2.1.7 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態度評價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大多數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態度的評價比較滿意,其中有67.1%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態度分別為“非常認真”“比較認真”“一般”;但是還有3.2%的學生覺得教師的態度不夠認真,教師教授的教學比較單一,不夠創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應有良好的教學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進一步促進游泳教學效果的提升。

表7 大學生對游泳教師教學態度評價(N=190)
游泳場館影響著游泳課的開展,并且游泳場館是學生學習游泳的必須條件之一,通過觀察及訪談進行細致的了解,游泳館里配有監控,以保障學生的安全,防止發生事故,游泳池中有明顯的分道漂在水面上,防止學生溺水,場內設有許多提示牌,比如深水區、淺水區、小心地滑等等;同時具有充足的更衣室、沐浴室,如果更衣室和沐浴室過于擁擠,會是影響學生游泳的興趣因素之一。充足的硬件教學設施為游泳教學提供了保障,也為大學生學習游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進一步促進游泳教學的開展。
在體教融合背景下本文通過對高校游泳教學現狀進行詳細的調查與分析,對其游泳教學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發現了高校游泳教學的一些不足之處,進而為高校游泳教學的開展提供依據,在體教融合背景下,進一步促進高校游泳教學的發展,為國家競技隊培養后備人才。
3.1.1 部分大學生對游泳了解和對游泳的喜歡程度較淺,導致學生學習游泳的積極性不足,難以在游泳教學中發揮優勢。
3.1.2 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了解途徑多種多樣,但是還有少數高校大學生沒有通過任何途徑了解游泳,學校應進行大力的宣傳,使學生產生對游泳的興趣,進而為游泳教學提供有利條件。
3.1.3 大多數學生對游泳技能掌握不熟悉,這樣可以看出很多大學生并沒有游泳的基礎,大多數都是初學者,因此,在教授初學者時,我們更需要初步培養他們對游泳的興趣,克服怕水心理。
3.1.4 高校大學生選擇游泳課的動機各種各樣,大多數以運動興趣為主,但是有較少的同學單純是為了拿學分。
3.1.5 少數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能力評價較差,每個人的接受教學的方式不同,教師的教學會影響部分同學不能接受,并影響學生進行游泳學習的心態變差。
3.1.6 游泳場館及硬件設施較為全面、安全,安全才是第一位,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提高安全意識,并顧全每一名學生的安全。
3.2.1 學校大力宣傳游泳的相關知識、播放精彩的游泳比賽視頻、張貼海報、舉辦一些與游泳相關的活動,并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們對游泳的熱情,使那些不了解、不喜歡游泳的大學生多方面了解游泳,使他們愛上游泳,有力的引導學生學習游泳,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學習游泳提供一個前提保障,并在體教融合背景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體質,進一步提高游泳教學的效果。
3.2.2 大多數學生在游泳學習中是初學者,對于游泳技能掌握都不熟悉,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授課程,比如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還可以以游戲形式開展教學,使學生不僅掌握運動技能,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對于游泳技能較為熟練的大學生,教師還要規范學生的動作,并進一步提高其游泳技能,根據不同學生,因材施教。
3.2.3 大學生選擇游泳課的動機有很多,有少數的同學單純是為了拿學分,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他們對游泳的興趣,使他們脫離只是為了拿學分的思想,培養他們終身體育意識,使游泳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4 教師的教學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從多種角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使學生們在課堂中積極參與,并學到技能,使每名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1]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J].體育博覽,2020(11):14-15.
[2]林海強.高校體育教學困境與教學改革探討:以游泳課為例[J].給水排水,2022,58(2):185.
[3]蘭雄超.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山西大學,2013.
[4]馬勤.影響大學游泳教學安全的因素和對策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12):113-115.
[5]彭月亮.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學的困境及解決策略[J].體育視野,2021(3):85-86.
[6]馬勤.江蘇中小學游泳教學開展的困境及優化策略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22,41(2):132-135.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Swimming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Sports-- Take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157000, Heilongjiang, China)
丁江俠(1999—),碩士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楊東明(1973—),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