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妮
摘 要:混齡教學是蒙臺梭利教育特點之一,其編班方式有利于幼兒接近真實的社會生活,體驗與不同年齡幼兒交往的社會經歷,發展幼兒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的能力。本研究選取創辦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有25年蒙氏混齡經驗,全園18個班級全部是蒙氏混齡班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作為個案,探討蒙臺梭利混齡教學及其運用,希冀能夠借鑒較為成熟的混齡教學經驗,為更多幼兒園混齡教學的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蒙臺梭利教育、混齡班級、管理思考
前言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提倡了一種新型的幼兒園教育模式,把三到六歲年齡階段的孩子放在同一個班,讓他們能夠學習與不同年齡的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這種教育模式在國外接受程度比較高,進行的比較早,德國幾乎所有的幼兒園全部采用的都是蒙臺梭利教育,有些甚至把三到十二歲作為一個階段一起學習。我國一直推行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同齡班授課為主,幼兒園采用的班級管理模式一直是以同齡幼兒為主;也因為幼兒園資源分配不均勻,教師資源缺乏,對于蒙臺梭利教育的概念、推廣和實踐有很多問題。據此,本文就蒙臺梭利幼兒園混齡班級管理現狀思考進行以下研究和分析。
一、蒙臺梭利教育的概述
什么是混齡教育?蒙臺梭利說,混齡班可以幫助兒童學會人際交往與互相合作的能力,因為年齡大的幼兒會自主地去幫助比他們低一歲較小的幼兒,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在較小的幼兒眼中看來是可以學會、可以模仿的。因此,較大的幼兒就會對較小的幼兒主動地產生一種幫助關愛行為,而較小的幼兒會對較大的幼兒產生依賴和信任感,并且從中學習。混齡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蒙臺梭利教育中,班級都應該是混齡式教學,把三到六歲不同階段的幼兒放在一個班里進行生活游戲學習,主要就是為了幫助幼兒擴大他們的人際接觸面、生活接觸面,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和不同年齡的幼兒相處在一起,從中學會各種社會生活行為。
二、蒙臺梭利幼兒園混齡班級管理的價值
蒙臺梭利混齡教育和傳統的教育相比,可能在國內更不容易被大多數家長所接受。混齡式蒙臺梭利教育在幼兒園中,主要就是借助了年齡較小的幼兒喜歡模仿比他們年齡較大的幼兒,而較大年齡幼兒的召喚力在孩子當中比家長更好, 并且更多年齡大的幼兒愿意主動的去承擔“家長”——教育的職責,會保護弟弟妹妹,可以從精神上滿足年齡較小的幼兒。因此,蒙氏教育鼓勵不同年齡的幼兒一起合作玩耍,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大部分家長會擔心大的幼兒欺負比他們年齡小的幼兒,事實上,根據研究表明,我們往往會發現大的幼兒更容易幫助比他們小一級的幼兒,會自發的產生一種關愛心理,并且對于比他們低小的幼兒還會不由自主地表示出理解和包容。因此蒙氏混齡教育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孩子,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學習教育。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幼兒所獲得的先天經驗是促進他們后天發展的基礎條件,蒙氏教育可以幫助促進幼兒社會生活發展。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生活資源,他們很少愿意去付出去體驗生活,在混齡教育的集體生活中,他們首先是教師的學生,其次可以是比較大孩子的弟弟或者妹妹,他們可以成為哥哥或者姐姐,他們擁有不同的身份,能夠讓他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感覺。例如,在實際蒙氏混齡班級中,因為比較大的幼兒他們的生活能力比較強,個別的小幼兒做錯了什么或者不會做什么,已發年齡大的幼兒生氣。因此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年齡大的幼兒主動的去理解年齡小的幼兒;或是讓年齡大的幼兒領著比他們小的幼兒做一些小游戲;或者讓年齡小的幼兒幫助年齡大的幼兒做一些事情;甚至進行一些混齡游戲活動,分成不同小組,讓年齡大的幼兒分工,互相合作;還有的老師讓幼兒通過觀看電影來感受電影當中的人物角色和人物所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們扮演電影中的角色,讓幼兒更全面地體會電影中所觀察到的東西,從而設身處地地想他們在幼兒班級中所扮演的角色,幫助幼兒更全面的體驗生活。
三、蒙臺梭利幼兒園混齡班級管理現狀分析
就現狀來看,我國蒙臺梭利式教育的發展存有許多的問題。第一重要問題就是家長,作為孩子的父母,家長很擔心這種教育的混齡班級管理會讓的孩子在班級里學不到什么東西,其次絕大部分家長由于不了解混齡教育,對幼兒園進行到混齡班級管理也很不理解,他們認為在家中孩子什么都不用做被保護得很好,可是去了幼兒園就要做這些事情、做那些事情,更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受到比他們較大的孩子的欺負,從而產生自閉心理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首先要讓家長了解和理解蒙臺梭利教育混齡班級管理的優勢,成為蒙氏混齡教育的支持者與擁護者;其次就是讓家長思考和接納,在這種國外比較推廣和適用的前提下,蒙氏混齡教育班級管理有能力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這種教育。因為相比傳統的集體化教育來說蒙臺梭利式的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改革,不僅改變了現代教育觀念,而且還改變了教師的各種班級管理方式。比如,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往往會用活動任務的完成度來作為幼兒學習好壞的標準,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教學是不適合蒙臺梭利式教學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學會去多方面的觀察每個幼兒的發展情況,對他們進行客觀的評價。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其次就是教學內容,不僅僅要限定于教育改革所規定的課程內容上,還要讓學生們能夠去體驗所創建的情景,創造一個什么樣的情景,能夠讓幼兒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產生互動。
四、蒙臺梭利幼兒園混齡班級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社會對混齡教育的認識
我們可以加強社會對于混齡教育的認識。首先,混齡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社會發展和認知發展,促進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和思維發。其次,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多樣性的人才幼兒,蒙氏混齡教育可以進行多方面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教育的方式,向大眾普及混齡教育的優點,通過建群和培訓講座的方式,定期對家長進行蒙氏混齡教育的普及。
(二)加強對幼兒的積極引導
蒙臺梭利教育最重要的教育人員是幼兒,因此需要加強對幼兒的積極性和引導性。比如,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有意思的小活動,或者生活情景再現,讓幼兒能夠設身處地地體驗蒙臺梭利式教育的好處;創造環境將教學內容放在教師所創造的教學環境中,讓幼兒與環境實際互動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學習;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到超市買東西,設身處地地創造一個超市環境;讓幼兒們扮演家長或者孩子的角色來買東西,觀察幼兒們會怎么說,如何說,會怎么做,從而培養他們全面發展。
結語
蒙臺梭利幼兒園混齡教育在我國已越來越多,初現成效,也獲得了很多教師、家長的認可與肯定,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東瑛. 淺談蒙臺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混齡音樂游戲模式[J]. 讀寫算,2019(18):33.
[2] 嚴瑤瑤. 混齡班區域活動的設置[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0(7):162.
[3] 張玲. 幼兒園混齡教育中『混齡家庭』組建的實踐與思考[J].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202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