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瓊
摘 要:小學階段無疑是數學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其中低年級基礎教學更是關鍵,然而在各種原因下,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能力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為例,針對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措施研究進行簡略探討。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傾聽能力
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傾聽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課堂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因為部分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應試教育模式,這不僅增加學生壓力,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降低;另一方面是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自控能力不強,紀律性不高,且處于普遍貪玩、好奇、心理前提下,傾聽能力自然參差不齊。因此,對于培養學生良好傾聽能力的措施也需要“對癥下藥”,基于學生傾聽能力不高原因進行實踐研究。
一、趣化課堂,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相互說悄悄話,事實上可能是老師自身課堂無趣枯燥原因導致。如何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實現培養學生優秀的傾聽能力,面對低年級段的學生,數學的教學需要“趣化” 課堂,通過激發學生興趣,滿足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目的。
(一)游戲化課堂
傳統教學課堂中,常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主動參與度不高,形成“趕著學生學習”“灌著學生學習”的教學現狀,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的接受度,教學課堂也極易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接受效率低,集中注意力情況差,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自然無從提高學生傾聽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課堂,增強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自我表達與展示,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例如在《除法》一章中,我讓學生們分小組自己出20道計算題,再小組相互交換做題,然后負責出題的“小老師”同樣負責自己題的閱卷和講解。為達到“授課”的知識水平,大多數學生會精心準備,反復鞏固知識點,仔細檢查題目答案,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最終大家都能熟練掌握知識點。與以往教師主導課堂相比,在這章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們明顯對知識點掌握更牢固,并且積極性更高。
游戲在課堂上的應用,以符合低年級階段學生心理狀態為基點,充分調動各班級學生積極性,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也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并鞏固知識點,更有利于學生課堂品質培養,從而創設了靈動課堂。
(二)故事化課堂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背知識點很難,但想起故事再想起故事后的知識點卻輕松很多。故事無疑依然具有激發小學生好奇心和興趣的作用。通過課堂故事教學,使知識更情景化,在具體的情境中講解教材知識,使學生對教材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時這個過程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例如《購物》一章,教師可以以人民幣的設計故事導入,讓學生對人民幣的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還能以“一天的購物經歷”這樣的故事介紹人民幣的具體使用與面值大小意義……
故事化課堂實際與生活化課堂作用原理一致,但如何突破兒童經驗的限制,使課堂教學真正服務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低年級段學生缺乏生活經驗,但故事能夠以學生能理解并接受的方式突破學生生活經驗的限制,為學生拓寬其認知范圍,有助于學生接受新的數學知識。
二、合理監導,評價傾聽質量
學生在長時間的課堂注意力集中下,傾聽能力也在過程中得以培養,但鑒于低年級學生自主性、紀律性都有待提高,因此合理的監督和引導對于傾聽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問題的方式考查學生的上課專注度和傾聽能力,同時課堂提問也能調動學生參與度,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既能通過課堂設疑導入新課程,例如在《認識鐘表》一章中教師以“同學們家里有時鐘嗎?平時怎么看時間呀?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對時鐘或時間的認識?”這樣的問題導入課堂,利用生活化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這樣的問題鼓勵學生間小組交流,達到互助的效果形成。這些課堂上的巧妙設疑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性,及時吸引學生上課注意力,或通過小組交流等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方向與位置》一章的教學課上,老師讓一位開小差的同學回答“商場在醫院的哪個方向”,這位同學云里霧里,胡亂答到:“西南”,老師說:“你是回答問題太緊張了嗎?想想哪邊是東,哪邊是西呀?我們找一位同學來幫幫你好不好?”第二位回答問題的同學說“東南方向”,老師又問“你是怎么知道是東南方向的呢?”這位同學回答說:“首先看那個北是指哪兒的,然后北和南背靠背,北指上邊左手邊就是西,然后商場在醫院下邊左手方向,所以是東南。”老師繼續說:“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棒,那我們再來看看體育館在醫院哪個方向?剛剛緊張回答錯誤的第一位同學再來試試吧!”這一次第一位同學回答:“東北方向?!崩蠋熣f:“回答正確。下一次回答問題不要緊張了哦。”可見課堂提問能夠及時考查學生的上課專注度和傾聽能力,是一種良好的監督方式,同時對于低年級學生,應以警示和鼓勵為主,避免打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同時,教師還可以以同伴互助的方式進行組內監督,讓數學小組長幫助自己監督課堂上小組成員的專注傾聽情況,這樣的監督方法減少了數學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也提高了傾聽習慣的監督效率。
本文通過“趣”化課堂,合理督導兩個角度闡釋了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措施,重點闡釋了“趣”化課堂的優化策略,事實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家校溝通,讓家長參與到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教育中來,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傾聽習慣和注意力集中狀況。針對中低層次學段的學生,數學教師應基于其個人心理特點,通過合理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能力,并養成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楊立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J].清風,2021(22):53.
[2]陸牡丹.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研究[J].第二課堂(D),2021(09):19-20.
[3]林炳連.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21(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