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暉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精準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和實踐導向,圍繞主題主線、聚焦學習重點,針對不同學習群體,突出“三抓三提升”,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高起點部署、高標準要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深落實落細。
抓以上率下示范學,提升干部黨性修養和理論水平
牢牢抓住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發揮黨員干部走在前列、爭當表率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深悟透思想偉力,增強政治自覺,帶動全校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黨員干部帶頭學,在學習引領上做文章。全校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按照學校黨史學習月度任務清單,通過自學、理論中心組研討、黨委會“第一議題”等形式,認真學習研讀黨史學習教育指定用書和參考書目,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做到學懂弄通、常學常新。
黨員干部研討學,在學習深度上做文章。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舉辦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處級以上干部讀書班、處級以上干部黨性培訓班等活動,深入開展學習研討,領導干部帶頭談學習體會、工作謀劃,把自己擺進去、職責擺進去,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感悟理論偉力,汲取奮進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校院兩級黨委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21次,舉辦處級以上干部讀書班4 期、處級干部黨性培訓班4期、處級以上干部講黨課112次。
黨員干部結合實際學,在履職盡責上做文章。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立足師生需求,按照“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的標準,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情于民,列出任務清單,制定“責任圖”,實行掛圖作戰,用心用力開展好“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年,學校一批關注度高、影響范圍廣的實事項目如期完成。例如:順利完成學生宿舍電路改造工作,為東校區學生宿舍安裝空調5140臺;為切實解決青年教職工、尤其是博士群體住房困難,啟動航海路校區一期改造,建設鄭航嘉苑項目,教師代表大會已經表決通過住房分配辦法;為簡化報賬流程,實現財務報銷“零等待”,啟動使用自助投單機;為改善教職工就餐環境,建成300平方米的教職工專用餐廳并投入使用;針對不同畢業生群體建檔立卡,精準開展就業指導活動和崗位推送服務,為2021屆和2022屆困難畢業生申請共計5112000元求職創業補貼。
抓結合專業融入學,提升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牢牢抓住教師這支學習教育的主力軍。學校深入挖掘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政元素,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專業教學、學術研究結合起來,做到以賽促學、以教促學、以研促學。
融入思政課教學。學校聚焦打造黨史學習教育主力軍,通過集體備課、課程教學研討、黨史精彩一課比賽等方式,建強思政課教學團隊;聚焦思政課堂教學“主陣地”,把黨史中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精神譜系等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浸潤學生心靈,打造新時代黨史思政“金課”;聚焦創新載體,豐富課程教學形式,增加提升課程實效的“新配方”,推進沉浸式教學。思政課教師利用課前5分鐘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從紅色電影、紅色歌曲賞析、紅色經典誦讀到黨史故事情景再現,通過師生互動分享,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其中,由思政課教師江麗主講、學生參演的革命影片《建軍大業》榮獲河南省高校學生參演革命電影微視頻展播活動最佳故事呈現獎。
融入專業課教學。強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聯合網絡學習平臺,先后兩次上線航空類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庫,與全國近千所高校和數百萬用戶線上共享,《光明日報》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開展“黨史+人工智能”課程思政黨課,開設航空工業中的黨史網絡課程,舉辦“航空文化中的黨史”“航空經濟與強國夢”系列專題黨史學習教育公開課,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融入學術研究和學理闡釋。抓好理論研究這個“深化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蘊含的重大思想、重大觀點、重大論斷,結合黨史研究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分10個課題組織教師開展理論研究,在學報、校報開辟黨史研究專欄,舉辦理論研討會,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從百年黨史的宏闊視野中對黨史學習進行學理闡釋、邏輯論證,共收錄黨史研究論文62篇,讓專業教師在黨史研究中擔負起學術責任和社會責任,強化科研育人功能,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展。
抓紅色精神浸潤學,提升立德樹人工作實效
牢牢抓住青年大學生這一受教育主體。學校著眼于立德鑄魂,精心打造紅色體驗課堂,引導青年學生從黨史學習中尋找理論滋養、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擦亮航空報國精神底色。
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學校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網上重走長征路”“紅動中原——跨越時空的思政課”活動;開展“十百千萬”紅色主題教育,即舉辦十項紅色主題活動,組織百名輔導員誦讀紅色家書,遴選千名學生送上紅色祝福,組織萬名學生同上一堂“四史”課;開展“繡百面黨旗、講百名紅色人物故事”“尋找家鄉紅色印跡”等活動,引領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頌歌。
用好紅色故事資源。學校精心編排上演黨史話劇《兩航起義》,開展線上黨史博物館、黨史故事接力講述活動;錄制“五老口述黨史”系列黨課視頻,邀請學校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戰士、老勞模與全校師生一起重溫其親身經歷的渡江戰役、朝鮮戰爭、研制“兩彈一星”等黨史故事;建好航空文化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截至2021年年底,累計開展“開學思政第一課”現場教學120余場次,講好航空故事、紅色校史故事,挖掘“航空報國”“民航精神”等航空文化精髓。
講好紅色黨課。學校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骨干教師組建黨史宣講團,面向廣大學生分專題講授黨史,在17個教學單位完成宣講76場,覆蓋師生28736人次;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學工宣講團,組織全校2.8萬余名學生同上一堂線上黨史課;打造思政課“行走”紅色課堂,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撰寫調研報告10萬余字,錄制“紅色”宣講視頻30余部,建立2個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推出“百年黨史我來講,百節紅色微黨課”活動,100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以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為主線,講述100節紅色微黨課,用紅色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汲取力量。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堅持統籌兼顧與分類指導相統一的原則,創新學習教育形式,用活各類資源,提升學習質量,將學習教育的實際成果作為校準廣大黨員初心使命的行為坐標,不斷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新走實,相關經驗做法被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作者系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
責編:沐 陽F4885CA0-1B75-4953-BEAF-70CA38595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