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油畫創作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對提高油畫創作質量等方面有著積極意義。但當前的油畫創作與傳統文化并未實現融會貫通,融合效果不盡理想。創作者還需加強對傳統文化內涵思想的深入了解,積極開拓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走特色化的油畫創作道路,將藝術創作思想與民族特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中華傳統文化對油畫創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題材、內容及創作主體的心理等方面。隨著我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的提升,將中華傳統文化應用到油畫創作中的意義重大。
當代的中國油畫創作更注重作品國際化與本土化特征的體現,因此在油畫創作中需注重對中西方文化異同點及優勢的分析。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文化更新進度加速,如何科學地在油畫創作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成為中國當代油畫創作關注的焦點。中華傳統文化的素材與精神思想豐富,文化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在油畫創作中進行吸收轉化,可豐富油畫創作的表現題材,為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提供基礎保障。作為藝術創作者,需要大量的靈感才能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而中華傳統文化中包含的內容較為豐富,無論是思想觀念或者是生活哲理、詩詞、畫作等,都展現了傳統文化本身所蘊含的精髓。中華傳統文化是千百年漸漸積累的文化,其展現的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人文精神,給油畫作品的創新與創作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油畫創作者通過研究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漸漸地找到了不同的創作源泉,豐富了創作靈感,能使油畫創作不斷地創新。
油畫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且服務于生活,對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豐富生活情趣及美化生活環境等有著積極意義。油畫藝術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結合現實生活,是油畫藝術穩中求進的根基,更是油畫生存的重要環境及發展的土壤。油畫創作受人們的審美標準、風俗習慣及風土人情等要素的影響,也是油畫創作的優秀素材。因此,在油畫創作中,唯有向生活靠攏,在生活中提取創意與素材,融合民族傳統文化,才能為油畫創作賦能。中華傳統文化富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以油畫的形式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表現出來,可賦予畫面更多的文化生活氣息。因此整合油畫創作與傳統文化的意義重大,可豐富創作素材,拓展傳統文化發展路徑。中華傳統文化本身的穩定性非常好,但是近幾年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沖擊。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有很多外來文化漸漸涌入當前的文化市場中,其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尤為明顯。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化被很多人漸漸地淡化。油畫創作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能更好地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使傳統文化在傳承過程中找到全新的傳承方式。
認真研究中華傳統文化,是將傳統文化融入油畫創作中的重要前提。先分類處理傳統文化的各類主題,整理出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傳統文化,如書法文化、民俗文化及戲劇文化等。再在油畫創作中有效吸取與運用各具特色的審美要素、文化及意識,迎合主流思想與審美情趣,不斷擴大油畫作品的藝術影響力與表現力。油畫作品是各國文化群體間或各地域間的信息交流載體,西方油畫引入中國后,便逐步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我國油畫藝術逐步形成個性風格。從欣賞者的角度分析,在作品鑒賞中融入自身的價值觀與民族性格及風俗等要素,推動了油畫藝術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因此,在油畫引入中國后,油畫創作與發展就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本土化的發展中,西方油畫的表現手法與印象派色彩體系逐步弱化,在色彩與圖案等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方面,逐步迎合大眾的品位與心理。油畫創作本著繼承性創新的原則發展,如林風眠的油畫《霸王別姬》,以傳統戲曲為題材,利用其動作和色彩,再借鑒畢加索的立體主義觀念及方法,在藝術形式的探索中旨在將實踐因素納入平面空間中,有助于時間與空間的綜合表現。林風眠的戲曲人物繪畫創作,著意點在形式上的革新與創造。同時在選擇傳統文化元素時,需迎合大眾的人文素養,以油畫形式呈現出傳統文化的喜慶與吉祥等氛圍,多方面呈現出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審美價值等。再比如中國的傳統年畫,也被油畫家融入當前的油畫創作中。年畫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融入油畫中,也使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得到體現。
由此可見,在油畫創作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更有利于提高油畫的藝術價值。
首先,從具象傳統文化元素直接結合油畫創作的角度分析。油畫藝術起源于西方國家,受中西方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與審美趣味等方面差異的影響,要求油畫家在遵循西方油畫創作基本理念與挖掘西方印象主義繪畫內涵的同時,合理提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各種造型素材,使其與油畫創作有機整合。在林風眠的《寶蓮燈》與《楊門女將》等同一題材的油畫創作中,實現了京劇主題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與西方油畫的有機結合。在靜物繪畫與京劇人物的整合過程中,借鑒了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線描技法,以生動刻畫人物外觀形象。在色彩選擇上,運用了油畫顏料,借鑒光影的藝術營造技法,在人物各位置上運用各種色彩,將人物的形體特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林風眠在油畫創作中,將傳統文化元素與新藝術形式有機整合,通過高度概括的復雜煩瑣的物體,使其有機組合,利用傳統文化的基本符號將戲劇中的故事與人物表情、形態等生動刻畫出來。
其次,從抽象傳統文化元素間接滲透到油畫創作中的角度分析。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的種類與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各種抽象的文化元素。將抽象文化元素以夸張或變形等方式處理后,在油畫創作中合理運用,起到畫面裝飾與心靈觸動等效果。在油畫創作中,整合西方繪畫的空間透視技法與中國傳統筆墨元素,可營造出抽象的畫面效果。如趙無極的《海灘·靜心》作品,更是在油畫創作中融入了水紋、云紋與火紋等傳統文化元素,經過抽象化的創作處理,使其實現視覺表達的效果,以達到概括性表現出傳統文化造型風格的目的。抽象概括后的深層次處理,雖然無法直觀體現出本體形象,但可透過哲學思辨,聯想性地理解畫面中的自然形態。在我國當代油畫藝術家的作品中,也能頻繁地看到一些畫家將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融入其中。例如,鐘飚的作品中經常會看到書法、石刻等不同的元素,以此作為油畫的裝飾與背景,使得中國傳統元素與西方的藝術語言能沖破原本時空的約束,在油畫作品中進行碰撞,展現出獨一無二的火花。“韻味”這一詞本身也隱含著內涵的意思,在我國傳統繪畫中,其與藝術相結合,能讓畫面更加充滿夢幻,使得畫作整體具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韻味,也能將東西方文化有效地融合。
色彩的視覺沖擊力更強,也是油畫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家可通過科學的色彩搭配,達到豐富獨特畫面效果的目的。合理融入油畫色彩,更利于放大畫面的藝術效果,因此色彩在油畫創作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隨著油畫藝術的深入發展, 不再依據畫面的逼真度評判繪畫效果,而是更注重將色彩搭配作為情感的宣泄口,因此色彩的情感寓意象征更加突出,賦予作品更多的思想情感與內涵。中西方文化中的色彩理念不同,色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感象征。色彩成為創作者與欣賞者近距離對話的重要媒介,促使大部分畫家利用色彩在畫面中進行心理暗示,從而賦予作品畫面更獨特的藝術審美特征。油畫家可以以敏銳的視角,利用象征性的色彩,進行畫面中人或物的特殊處理及情感表達。因此,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與油畫創作有機整合,更利于靈活運用與放大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色彩觀念。當代油畫創作與中華傳統文化結合的過程中,在色彩元素上可以通過水墨的形式去表現油畫色彩。水墨創作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其不僅僅體現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抽象化美感,同時也能通過水墨畫、簡單的顏色體現出整幅畫卷的意境。當前的油畫創作步驟很多,優秀的油畫創作者會利用水墨進行作品的創作,實現了傳統繪畫形式與現代繪畫技巧的有效融合,促進了傳統繪畫藝術的延續及發展,同時也充分凸顯了在繪畫藝術中我國傳統文化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價值,并且增強了油畫作品的古典性以及文藝性。目前我國涌現了一批又一批極具創新意識的優秀油畫家,例如吳冠中先生,其十分擅長利用水墨畫的繪畫方式來描繪江南水鄉優美的景色,利用優美的水墨畫形式生動形象地呈現出其繪畫的整體效果,并且在創作的過程中利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起伏的建筑物,整體作品利用了大量的留白技法,既能展現出作品的靈動性,同時也能帶給欣賞者更加舒暢的感受。油畫創作中在色彩上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其不僅讓色彩變得更加充滿意趣,同時也能提高畫家的藝術素養。再比如,朱德群的抽象畫面中就能將東西方的藝術特點呈現在同一幅畫作中,讓整幅畫作充滿夢幻色彩,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油畫就是《凱旋的藍色》,其屬于抽象主義作品,而背景采用大面積的藍色,如同奔流的水一樣氣勢磅礴,前景運用韻律感較強的筆觸加以點綴,利用點與線的交織,形成明暗對比,其畫面營造了極強的層次感,能讓觀賞者感受到直擊心靈的震撼美。這同樣是將中華傳統文化與色彩的結合展現在油畫作品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
藝術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創作理念的豐富及創新。因此,油畫藝術的發展更應當注重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包含豐富的藝術創作手法、理念及元素,可豐富油畫創作的主題、素材及表現形式。任何藝術形式的發展都不能脫離社會需求,唯有深入探索大眾的藝術需求與審美理念,才能促使油畫藝術正軌化發展。在新形勢下,大眾的思維方式、審美水平及精神需求逐漸發生變化,傳統文化與油畫創作融合的范疇逐步拓展,更是當下油畫藝術發展關注與探索的重點。隨著傳統文化與油畫創作融合程度的加深,可升華油畫創作思想、拓展油畫創作思路,推動油畫創作質量持續提高,加速油畫創作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更利于提高油畫藝術的社會適應力。
在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發展進程中,可清晰看到油畫作品中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影子。中華傳統文化元素以意象等表現形式融入油畫創作中,加速了中國油畫藝術向寫意油畫發展的步伐。我國的油畫創作充分借鑒了傳統文化的精髓,油畫家在創作中逐步拓展融合的路徑,更利于豐富創作思路與作品內涵,從而不斷開拓中國油畫的發展前景。但在融合發展進程中,由于對中西方文化與思想內涵理解得不透徹,無法在創作中觸類旁通地利用,難免會出現改變原先油畫藝術風格等問題,融合效果不盡理想,難以在作品中接收創作者傳遞的信息。因此,還需加強融合發展的探索,唯有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才能做到科學有效的融合。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主要通過寫意的形式融入油畫的創作中,逐步創新與豐富了油畫創作思路。中華傳統文化富含哲學思想與審美觀念,極具包容性,可以幫助油畫家塑造獨特的創作風格,從而充分呈現出筆不到而意到的表現形式。油畫創作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更有利于夯實群眾基礎,提高作品的吸引力與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在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中,中國油畫創作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并堅定文化自信,豐富油畫作品的民族性與原創性。油畫家應當注重自身藝術技能與文化修養的培養,加強實踐經驗總結與教訓積累,多參觀國內外優秀的畫展,在形式創造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啟發。在探索性的繪畫中堅持形式的繼承與創新,靈活運用各種處理方法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從而推動中國油畫藝術的正規化發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油畫藝術更應當注重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科學融合,不斷在藝術領域創造新的輝煌。
歐洲油畫傳入我國以來,不斷加速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促使藝術體系獨具本土化特色,藝術形式的影響力逐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各種傳統精神、民俗文化及傳統藝術符號等元素,對藝術等的現代化發展仍然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油畫創作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能豐富油畫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讓油畫藝術根植在中華文化中,推動油畫逐步具有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