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俊,王 琪,孟改利,張小鴿,屈 蕾,王麗濱,謝 云
(1.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檢驗科,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檢驗科,陜西 西安 710069;3.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癲癇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之一,也是導致兒童殘疾和死亡的重要病因[1]。全世界估計有5 000萬兒童和成年人患有癲癇癥[2]。兒童癲癇可對其認知發(fā)展、行為、情緒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深遠影響[3]。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類固醇,對維持兒童骨骼健康、免疫功能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傳遞有重要作用[4]。已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一些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具有相關性,如多發(fā)性硬化、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5]。但國內外對癲癇患兒維生素D水平的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回顧性地分析了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近三年內確診為初發(fā)癲癇患兒的臨床資料及實驗室骨代謝指標{血清25-(OH)維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鈣(calcium,Ca)、磷(phosphorus,P)和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同時從性別、季節(jié)(春、夏、秋、冬)和年齡因素多維度地分析了患兒骨代謝指標的特征。
選取2018年至2020年在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就診的診斷為初發(fā)癲癇患兒65名為癲癇組,其中女性31例,男性34例;年齡為1個月~12歲,平均年齡為(3.93±3.05)歲。納入標準:符合《2017年國際抗癲癇聯(lián)盟癲癇發(fā)作和癲癇新分類的簡要解讀》診斷標準,且年齡在12歲以下。排除標準:患有癲癇以外的其他疾病癥狀和體征的患兒(如代謝性疾病,皮膚、肝臟、胃腸道、骨骼或腎臟疾病,智力障礙、腦癱),以及有癲癇病史的患兒。對所有患兒的臨床和實驗室記錄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選取在本院兒童保健科體檢的健康兒童100例為對照組,其中女性50例,男性50例;年齡為1個月齡~12歲,平均年齡為(4.16±3.16)歲。本研究經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豁免研究對象或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集患兒清晨空腹靜脈血標本2管各2~3mL,室溫放置至少30min后,以3 750r/min離心10min,進行檢測。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的說明書進行所有操作,所有樣本均在室內質控在控狀態(tài)下檢測。
血清Ca、P和ALP水平的檢測儀器為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清Ca、P和ALP試劑盒及校準品均由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血清25-(OH)D檢測儀器為雅培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25-(OH)D試劑盒及校準品均由雅培公司生產。質控品由伯樂公司生產,包含低和高兩個水平。
1.4.1 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評估標準
嚴重缺乏:25-(OH)D<10ng/mL,缺乏:25-(OH)D為10ng/mL~ <20ng/mL,不足:25-(OH)D為20ng/mL~ <30ng/mL,充足:25-(OH)D為30ng/mL~ <80ng/mL[6]。
1.4.2 季節(jié)和年齡的劃分
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0~3歲為嬰幼兒、4~12歲為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

在65例初發(fā)癲癇患兒中,血清25-(OH)D水平為(24.14±10.76)ng/mL,男性患兒為(22.79 ±9.93)ng/mL,女性患兒為(26.27 ±11.99)ng/mL,不同性別的血清25-(OH)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85,P=0.203);其中25-(OH)D嚴重缺乏者2例[(6.05±3.04)ng/mL],缺乏者27例[(16.06±2.53)ng/mL],不足者19例[(24.14±2.57)ng/mL],充足者17例[(39.51±7.48)ng/mL]。
在65例初發(fā)癲癇患兒中,25-(OH)D相對不足者(嚴重缺乏、缺乏及不足)為48例(73.85%);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分別占78.57%(11/14)、63.64%(14/22)、77.78%(14/18)和81.82%(9/11)。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25-(OH)D水平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較低、冬季最低,初發(fā)癲癇患兒總血清25-(OH)D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t=3.757,P=0.000),除夏季外,春、秋、冬季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25-(OH)D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t=2.931,P=0.024;t=2.332,P=0.026;t=2.161,P=0.048);初發(fā)癲癇患兒總血清Ca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t=6.235,P=0.000),春季和夏季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Ca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t=9.564,P=0.000;t=3.619,P=0.001);癲癇組患兒總血清P和AL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33,P=0.465;t=1.317,P=0.191),但在春季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P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t=3.049,P=0.005),見表1。
在65例初發(fā)癲癇患兒中,0~3歲、4~12歲的25-(OH)D相對不足者(嚴重缺乏、缺乏及不足)分別占51.72%(15/29)和91.67%(33/36)。0~3歲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25-(OH)D、Ca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t=2.590,P=0.012;t=2.543,P=0.014);4~12歲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25-(OH)D、Ca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t=4.261,P=0.000;t=6.196,P=0.000);0~3歲、4~12歲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P和AL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季節(jié)癲癇組與對照組患兒血清25-(OH)D、Ca、P和ALP水平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25-(OH)D,Ca,P and ALP levels between the epileps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different

表2 不同年齡癲癇組與對照組患兒血清25-(OH)D、Ca、P和ALP水平的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25-(OH)D,Ca,P and ALP levels between the epileps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目前維生素D的缺乏是全球公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估計,在世界范圍內有超過10億人口患有維生素D缺乏癥,其中既包括成年人也包括兒童[7],我國維生素D的營養(yǎng)狀況也不容樂觀。劉瑞萍等[8]對西安地區(qū)0~17歲人群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研究顯示,西安地區(qū)兒童青少年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較差,尤其是學齡階段的兒童、肥胖兒童、城市兒童,維生素D總體缺乏率占50.07%。此外,癲癇患兒的25-(OH)D缺乏率在4%~75%[9]。本研究結果顯示,初發(fā)癲癇患兒的25-(OH)D相對不足率達到73.85%,與Nettekoven等[10]研究相似(缺乏率74%)。
25-(OH)D是血液中維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且比較穩(wěn)定,血液中25-(OH)D可用于評估人體維生素D的營養(yǎng)水平。維生素D可調節(jié)礦物質和骨代謝,組織增殖、分化、凋亡,對心血管和免疫系統(tǒng)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影響[11]。此外,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受體在大鼠的大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調節(jié)細胞生長分化過程與神經保護作用[12]。有研究提示,低維生素D水平與癲癇發(fā)作有關,維生素D可能通過其受體,誘導大腦中某些編碼參與神經遞質代謝的細胞因子和酶的相關基因的表達,如下調白細胞介素6和上調抗驚厥生長因子影響癲癇發(fā)作[13]。本研究顯示,初發(fā)癲癇患兒總血清25-(OH)D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00);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25-(OH)D夏季水平最高,秋季次之、春季較低、冬季最低;春季、秋季和冬季,初發(fā)癲癇患兒與對照組血清25-(OH)D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劉瑞萍等[8]研究趨勢一致。因此,建議對癲癇患兒宜補充適量維生素D,并宜定期檢測,以評估其維生素D的營養(yǎng)狀況。
血Ca是維持神經正常穩(wěn)態(tài)的必要元素,血清Ca濃度降低,可能會提高神經元的興奮性,誘發(fā)癲癇[14]。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和Ca的治療可減少癲癇發(fā)作[15]。本研究顯示,初發(fā)癲癇患兒總血清C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0~3歲、4~12歲的初發(fā)癲癇患兒血清Ca和25-(OH)D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因此,建議在患兒各年齡階段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Ca,可能有助于預防和減少癲癇發(fā)作。
有研究表明,癲癇藥物的使用可能導致患兒出現骨骼代謝指標[25-(OH)D、Ca和ALP等]的改變[16]。本研究中收集的病例均為初發(fā)癲癇患兒,尚未開始服用任何藥物進行治療,避免了藥物對血清骨骼代謝指標的影響。本文最主要的不足是病例數較少、單中心、回顧性研究,且缺乏飲食、運動和陽光照射方面的數據。
綜上所述,初發(fā)癲癇患兒的25-(OH)D和Ca水平較健康兒童均明顯減低。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和Ca水平降低會增加癲癇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風險[10,15]。本研究建議對癲癇患兒定期進行維生素D和Ca水平的檢測及評估,在需要時給予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和Ca,此外可適度地暴露在陽光下并進行適當的體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