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怡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在市場全球化、動態化、創新快速化的今天,如何突破現狀,創造一系列短期優勢,維持長期優勢地位已成為當代企業的核心訴求[1]。創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各種矛盾悄然而至。這些矛盾的兩面總是相互斗爭而又或存在依存之說,如激勵與約束、擴張與控制等,由此出現了 “悖論現象”,活躍在各個組織里。因此如何辯證應對這些創新過程中的矛盾與張力,抓住創新關鍵點至關緊要。
為解決這些矛盾,學術界與實踐界同德一心。學者Smith[2]從中國傳統陰陽哲學理論中提煉出“悖論”概念,率先將其引入管理研究。實踐界,華為創始人開發出“灰度管理”管理模式,摒棄舊日“非黑即白”的慣性思維,致力于以系統觀看待表面看似對立的事物[3],展現悖論式領導的核心特征,使得矛盾為企業創新注入新活力。
通過CNKI檢索主題“悖論式領導”,目前國內僅有21篇文獻,可見相關研究較少,且大多涉及結果變量研究,而主要圍繞個體與組織方面,從企業發展過程研究其與創新關系的文獻寥寥無幾。同時,考慮到悖論式領導的復雜性,現有研究缺乏質性案例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華為公司為例,探討悖論式領導在華為創新過程中的基本特征,剖析其對于華為公司創新道路的作用機制,以期為本土企業的悖論式研究提供新思路。
市場動態環境下,矛盾日益突出。系統理論認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不孤立存在。長期的決策要以整體大局觀去看待矛盾兩端,動態處理以達到最優效果。悖論式領導便是這種動態的領導風格,它包含了對比行為,滿足各競爭需求,即采用“兩者都”否定 “二選一”的思維邏輯,解決處理企業中開放與保守戰略、規范與創新等之間的矛盾與張力問題,如保持決策控制嚴格性的同時允許自主化等。
基于中國傳統陰陽學與悖論無處不在的思想熏陶,學術界從不同視角如火如荼地展開研究。首先,員工方面,學者從心理需求[4]、工作繁榮感[5]、工作激情[6]等方面研究出悖論式領導具有較為靈活的動態性,可以有效指導員工工作。戰略方面,Lewis[7]認為悖論式領導可以促使組織戰略敏感性和柔性得到升華。組織方面,有學者認為悖論式領導有效解決了團隊矛盾,促進團隊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提升。由此可見,現有研究肯定了悖論式領導的價值,但由于其復雜性,未對悖論式領導基本特征進行系統的界定;其次,現有研究主要以實證為主,缺乏質性研究,而領導行為是領導者在不同階段下因情境和任務需要動態變化的不同具體行為,因此基于領導實踐情境研究大有可為。
學者Zhang[8]探討了悖論式領導的兩種適用情景:員工管理情景與企業戰略發展情景。前者主要探討企業員工管理,從悖論視角研究領導和追隨者的工作投入;后者主要是探討企業家戰略領導行為,企業家如何將矛盾與張力轉化合一以滿足企業競爭性需求?,F有研究從企業家戰略視角進行的研究較為稀缺。
超強競爭理論指出企業研究要從結果導向轉為過程研究。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企業創新如同生命體,會經歷出生、成長、成熟3個階段,且企業不同周期階段、管理風格、戰略有所創新,企業才會富有活力。因此,從企業生命周期觀察企業家悖論式領導方式如何變化多端、化解矛盾促進創新值得深究。
學者Yin[9]提出當學者試圖研究“how”和“why”的問題,且該問題又是當前發生的且可控度不高時,案例研究方法最為適用。本文旨在研究本土企業家悖論式領導在企業創新過程中的作用機制,采用案例分析法較優。由于悖論式領導的復雜性,中國現有企業較少采用此種領導方式,且各企業背景、發展路徑與愿景的不同,使得實施效果難以比較,因而本文選擇以華為公司為例進行單例縱向研究。
案例企業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首先,華為公司創始人的灰度管理理論是悖論式領導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成功應用案例。其次,華為公司創新活動順應超競爭理論,不斷從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系統化創新。最后,華為相關學術研究資料豐富,為本文研究提供堅實基礎。
本文以二手數據為主,收集途徑為:①華為公司創始人公司內部講話及企業年報,內容包含華為的國際化進程、內部管理思想等。②有關華為公司治理的書籍。③華為公司官網與相關媒體采訪。
本文依據華為公開資料將華為發展經歷歸為四大階段,即創業初期階段(1987—1995年)、二次創業階段(1996—2004年)、商業模式變革期(2005—2012年)以及組織轉型階段(2012年至今)。
華為創業初期,尚未成立研發部門,主要從國外引進成熟技術與產品,且市場占有率較低,以國內農村地區為主。此時,企業為實現從代理商到生產商的戰略轉變,選擇了模仿式創新戰略,戰略重點集中于向利益相關者網絡中其他企業學習,摒棄“拿來主義”,自身技術與產品研發也緊跟創新步伐。該階段任正非的悖論式領導注重人才與技術,技術引進同時注重技術自立、鼓勵人才揚長避短,實現既繼承又創新(見表1)。

表1 創業初期悖論式領導
創業初期的模仿式創新使得華為依靠自主式技術創新快速發展,占據一定市場,管理滯后難題也隨之而來。華為開始了以流程管理為中心的漸進式創新,引入IBM集成供應鏈,相配套的還有體制創新以及人才考評創新,建立學習型組織。該階段的悖論式領導注重管理創新、組織結構調整以及員工知識教育等,從流程、思想、結構、產品各個方面推陳出新,推動企業邁向國際化(見表2)。

表2 二次創業悖論式領導
進入21世紀以后,華為開始進軍國際市場,秉持著“開放、包容”觀念,以市場激發策略為主,變以往的競爭者為合作者,積極與東道國合作開發海外市場,以縱向一體化、多元化和國際化并舉戰略開發新興產品。與此同時,華為內部也開啟了一系列更為細節化的制度創新,例如員工持股計劃、改革計劃等。該階段的悖論式領導主要集中于與競爭對手的關系與企業長期發展,正式提出“灰度管理理論”(見表3)。

表3 商業模式變革期悖論式領導
立足于全球產業轉型大背景下,華為開展了以5G為核心的顛覆式創新,且組織結構調整為強矩陣制結構,增強組織柔性;管理方面實現組織、人才、技術及經驗等循環流動的高效管理模式,同時營造了開放、合作、共贏的企業文化氛圍,創新范式呈現“市場超越”的核心內涵。烏卡時代下,華為悖論式領導順應強競爭潮流,以創造核心優勢為主,打破固步自封觀念,開發自身潛力,形成新的優勢(見表4)。

表4 組織轉型階段悖論式領導
悖論式領導的基本特征為包容性、矛盾性、靈活性。悖論式領導以包容心看待矛盾,多元共生,保持活力。正所謂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企業管理也不外如是。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大量互相矛盾和互相制衡的關系存留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從企業集權統一還是分權制衡、繼承發揚還是標新立異等,這些關系構成黑白兩端,逼迫企業做出選擇。華為創始人識別出這些看似極端全然相對的矛盾,以灰度觀來認識矛盾關系,坦然包容接納矛盾,既不樹立極端主義,也不玩平衡平均,將矛盾悖論所引發的張力視作促進企業發展保持活力的調味劑與必需品。
悖論式領導堅持整體系統觀與矛盾共生觀,以矛盾處理矛盾。在不同階段不同情境下,企業家的戰略抉擇定會激發出表面上的矛盾。華為創始人充分理解矛盾的普遍性與共生性,矛盾的對立雙方需要相互依存。如對于ISO9000的管理既要依照程序規范化治理,又要堅持緊跟時事靈活處理,且嚴令禁止兩者獨立存在,防止本本主義,鄭人買履,而是要求企業在規范化的程序中實現創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競爭戰略上,他主張“競合共存”思想,保持核心技術領先的同時追求市場開放;日常工作過程中,主張“控制與自由并存“,上司嚴格控制下屬行為的同時也要給予下屬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提升下屬的主動創造性與工作積極性。
悖論式領導要八面玲瓏,隨機應變。俗話說,法無久不變,運無往不復。不同企業的發展之路本就坎坷泥濘,領導者須得迎難而上,應勢而動。華為創始人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展現出非常人所及的忍耐力和容忍力。這種“該著急時迅速行動,不該著急時穩扎穩打”的心態充分展現了其認知靈活性,即隨情境轉化思維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時,提倡“砍掉高層的手腳”“砍掉中層的屁股”,核心就是使得管理者形成靈活思維,找準正確方向,理性處理各類矛盾。
命題1:悖論式領導體現了包容性、矛盾性、靈活性的基本特征,促使企業在動態環境下實現組織柔性與靈性。
華為創業初期,企業資源與能力嚴重不足,任正非堅持“技術模仿與自立”的悖論式領導,實現兩者協同,進行了模仿式創新;自主技術創新與國內市場份額的擴大使得企業開始高速發展,但也帶來了管理滯后問題,華為創始人開始了以流程管理為中心的漸進式創新,體制創新、組織創新相繼推出,實現了悖論式領導內涵的深化;隨著國際化的推進,如何在強競爭環境下處理好“競合關系”成為當務之急,在華為創始人的悖論式領導下,企業改變原有思維固式,樹立“競爭+合作”的發展理念,外部深化企業間合作,內部細化制度創新的集成式創新,提升競爭力,促進悖論式領導內涵的成熟;在華為創始人成熟的悖論式領導下,企業樹立“敢于消滅已有優勢,形成新優勢”的新發展理念,開展以“2B+2C”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同時搶先開發5G技術,實現技術顛覆式創新。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華為發展的不同階段,創始人悖論式領導客觀識別與應對企業發展中的各種悖論,視其為企業創新活力,將矛盾中對立兩極進行協調和結合,滿足了企業發展中的競爭性需求,不斷創新其核心競爭優勢,促進企業呈現螺旋式上升發展趨勢。
命題2: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家悖論式領導靈活性地滿足企業不同競爭需求,促進企業遞進式創新,使得企業呈現螺旋式上升發展趨勢。
首先,本文基于中國情境以華為公司為案例進行研究,有助于結合中國特定情境豐富悖論式領導內涵及特征,對于悖論式領導研究也有一定補充作用。
其次,本文聚焦于企業家角色,結合企業創新發展歷程探究企業家悖論式領導的表現特點及激發創新作用,為悖論式領導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解決悖論問題的新思路。
首先,本研究僅基于中國本土企業發展歷程初步考察了悖論式領導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未來可以從企業家結構、權力視角、人格特征視角、團隊合作沖突視角或者企業社會網絡理論視角等對悖論式領導進行更深層次研究;其次,未來還可以通過雙案例對比中西方不同情境下悖論式領導的不同特征,分析其促進機制差異及存在差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