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彪

當下世界,思想的多樣性、交流的豐富性、經濟的復雜性、變化的快捷性、生活的舒適性等,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所呈現的紛繁復雜、日新月異的景象也是前所未有的。作為畫家,王貽正既“仰觀宇宙之大”,亦“俯察品類之盛”。他的作品描繪的是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可以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觀、充盈和華美,表現了人類為實現美好的生活而一往無前努力奮斗的精神。
畫卷即是畫家的精神世界。王貽正的工筆花鳥作品將觀眾帶入到一個生機勃勃的大美世界:各種草木迎著陽光蓬勃生長,鮮艷的小鳥在枝頭上縱情歌唱、在樹林間展翅飛翔。他的作品,不管是三四米的巨制,還是一尺的小品,都有著共同的精神內涵: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積極進取,力爭上游。春夏的草木欣欣向榮,金秋的紅葉鮮艷似火,冬天的樹木枝干外裹白雪卻孕育著新的希望……他的作品,畫面不管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都沒有憂傷與消沉,也沒有失望與孤苦。這種陽光明媚的意境,讓每一個站在畫前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聯想。
不管你懂不懂畫,只要看到王貽正的作品,就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這正是他不同于其他畫家的藝術風格。
中國傳統的工筆花鳥畫,大都取一枝一葉;西方的現代藝術,則重視簡約和概括。而王貽正的作品取景宏大、內容豐富。如他的一些作品表現的是陽光下的原始森林,既遼闊又深邃,草木的千枝萬葉隨風擺動,矯健的小鳥或穿梭其間或佇立啼鳴。這是一個紛繁復雜的宏大場景,千百根閃耀著斑斕光彩的羽毛、千百片映射著陽光的樹葉,在王貽正的筆下正如作曲家寫下的一個個音符,安排得當地組成了一支優美而明快的生命交響曲。
我第一次讀到王貽正的作品,是在一個多人參加的小品國畫展上。當時一看到王貽正的梅花小品,頓時眼前一亮:尺幅之間涌動著一股不可抵控的銳氣,于是記住了“王貽正”這個名字。此后,在各類畫展上經常出現王貽正的名字,他的作品總是帶給我驚喜,常有清風拂面的感覺。我從畫中可以感知到作者的勃勃雄心,于是有了去了解他更多作品的念頭。終于有一次機會,我在他的畫室見到了他。他是一個很有精神氣的人,眼睛深處閃爍著不服輸的英氣。他并不是一個健談的人,只有講到作品時才會滔滔不絕、兩眼放光,好像完全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里。在那個世界里,有他的理想與追求,有他完美的心靈之境。




對于自己的作品,王貽正都十分珍惜。他說:“每一張畫上,都流淌著我的血液。”
“棋圣”聶衛平曾說過,自己能夠打敗許多對手,憑借的并不是技術,而是毫不退縮的意志。王貽正也有著比常人更加強大的意志,這種意志,不但支持著他挺過了經歷中最艱難的時刻,同時也會在今后為他打開更高的藝術之門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王貽正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理事、浙江畫院中國工筆畫研究所創作員、上海書畫院畫師、臺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臺州市開明畫院院長。臺州市第五、六、七屆拔尖人才,臺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文化人才,臺州市“四個一批”人才,臺州市文化館視覺藝術部主任。
作品入選第十一、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全國當代花鳥畫藝術大展銀獎等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