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嫚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兒臨床護理中,使用鳥巢式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4月期間收治的70例新生兒,雙盲法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則使用鳥巢式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體溫波動幅度與睡眠時間。結果:觀察組呼吸暫停、喂養不耐受、皮膚破損等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體溫波動幅度(0.82±0.14)℃、睡眠時間(18.31±2.58)h,對照組體溫波動幅度(0.95±0.25)℃、睡眠時間(14.26±1.75)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鳥巢式護理模式應用在新生兒護理中產生的效果十分明顯,能夠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和體溫波動幅度,并延長新生兒睡眠時間。
關鍵詞:新生兒護理;鳥巢式護理;應用效果
新生兒各種器官組織發育不健全、身體機能較弱,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困擾,對其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為此,對其進行優質護理十分關鍵。鳥巢式護理以暖箱作為載體,通過模擬子宮環境,為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提供了舒適安全的護理模式。現階段,鳥巢式護理已經成為新生兒發育支持護理手段,在臨床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本文對鳥巢式護理方法進行了報道,相關內容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來源于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4月期間接生的新生兒,總共70例,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同意,排除生命體征不穩定患兒、先天發育不良患兒。入組新生兒資料詳情如下:
兩組新生兒資料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措施,對新生兒進行抗感染護理、保溫護理,定期為新生兒洗澡,并對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做好生命體征監護。
觀察組采用了鳥巢式護理方案,具體如下:
(1)環境護理
在開展護理工作前,嚴格遵守了無菌操作規范,確保新生兒處于無菌環境中。對新生兒所在室內的溫度與濕度進行調整,并做好保溫箱光線調節工作,為新生兒提供舒適環境,全面做好消殺工作,防止出現新生兒感染。
(2)臍帶護理
對新生兒臍帶殘端進行清潔護理,根據規定流程做好消毒,密切觀察新生兒身體狀況,關注臍帶殘端是否存在紅腫或出血。對新生兒生命體征進行監護,預防新生兒身體溫度出現大幅度變化。
(3)鳥巢式護理
為新生兒提供鳥巢式保溫箱,根據其肩寬與體重,對保溫箱進行調整,致力于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環境。護理過程中,盡量使新生兒手腳靠近身體,并保持彎曲狀態,以模擬新生兒在母體子宮中的環境,增加新生兒舒適度。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指標選擇呼吸暫停、喂養不耐受、患兒皮膚破損;統計并記錄兩組體溫波動幅度、睡眠持續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3分析文中數據資料,計數資料記錄為[n(%)],X驗證差異;計量資料(
)表示,t檢驗差異,統計處理過程中,只有P<0.05情況下說明不同護理方法產生的意義顯著。
2結果
2.1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呼吸暫停、喂養不耐受、皮膚破損例數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體溫波動幅度與睡眠時間指標對比
觀察組體溫波動幅度小、睡眠時間長,指標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討論
當新生兒與母體分開后,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干擾,倘若未能做好基于新生兒的有效護理,會增加其患病幾率,對其成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為做好新生兒護理工作,我院應用了鳥巢式護理方案,通過鳥巢式保溫箱,模擬子宮環境,致力于為早產新生兒提供舒適的護理環境。
傳統護理干預方式未能做到精細化,對新生兒的關注力度不足,由于新生兒身體機能較差,因此會增加感染發生率。而鳥巢式護理方式應用后,患兒得到了全面照護。本次研究為觀察組新生兒提供了鳥巢式護理方案,研究表明,其體溫波動幅度降低,波動值為(0.82±0.14)℃,明顯低于對照組體溫波動值(0.95±0.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護理方式也能夠延長新生兒睡眠時間,本次觀察組對睡眠時間的報道為(18.31±2.58)h,對照組(常規護理組)睡眠時間(14.26±1.75)h。張瑞芳研究了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藍光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了睡眠時間指標,研究結果與本文所得結論具有一致性。此外,鳥巢式護理也能夠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使得新生兒出現呼吸暫停、喂養不耐受與皮膚破損的例數明顯降低,
本文觀察組報道了1例呼吸暫停、1例喂養不耐受不良事件,對照組則發生3例呼吸暫停、4例呼吸不耐受和2例皮膚破損,經過統計分析,不良護理事件組間差異較大(P<0.05)。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護理中使用鳥巢式護理方案產生了顯著效果,能夠降低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減少新生兒體溫波動幅度,并延長睡眠時間,對促進新生兒成長發育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聶莉莉,鄧春貴,劉斌,等.防撞鳥巢式護理對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9,v.26;No.371(16):64-67.
[2]李艷,李華.多功能鳥巢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5):19-20.
[3]張瑞芳.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藍光治療中的應用及對出暖箱時間、睡眠時間和血氧飽和度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