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基地,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其思政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發揮,很多問題亟待進一步研究。文章采用5W1H分析法,在“大思政”背景下,對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產生的動因、教育內容、教育主體、空間以及時機等基礎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制度建設、形成教育合力、設立思政教育專欄、開展閱讀推廣等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路徑。
關鍵詞:大思政;5W1H;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2-0058-04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個別部門或者專職輔導員的職責,而是全校上下一盤棋,應做到統籌規劃。
高校圖書館作為先進思想與傳統文化聚集和傳承的載體,高校科研、教學工作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學校育人體系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陣地。但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發揮。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研究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1-4]。
一、Why——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產生的動因
(一)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圖書館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這些變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和沖擊。大學階段是大學生成才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作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書館依托專業的館藏資源、優美的閱覽環境、優秀的館員團隊,通過開展學科服務、閱讀推廣、志愿活動等方式,以文化、活動、管理、大眾傳媒、網絡、人際關系為載體,時刻牢記我國教育社會主義方向,結合我國的社會主義屬性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在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等方面全面發揮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配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合力。
(二)圖書館的優勢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更好地得到發揮
不同于思政教育主課堂、主陣地的顯性教育,圖書館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主要通過隱性教育,將思政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目的等通過文化、活動、管理、大眾傳媒、網絡、人際關系等載體隱含起來,把思政教育滲透于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在圖書館,讀者可以根據思政課堂所學內容,結合自己的閱讀興趣和求知需求,主動挑選符合自己認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書籍進行延展性閱讀。通過文獻資源、空間環境、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努力為讀者營造一種沉浸式學習氛圍,使讀者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引導讀者在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品讀紅色文獻資源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隱性功能,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二、What——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一)思想教育
作為收集、保存和傳承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圖書館除了藏有各學科門類的專業書籍外,還藏有內容豐富的經典名著。這些經典名著包含了前人對于人與自然以及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和思考活動,凝結著人類的智慧結晶。圖書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導讀、讀書會等活動,將優秀的館藏資源推薦給讀者,幫助讀者拓寬視野,豐富理論知識,厚植專業素養,培養邏輯思維,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讀者,以先進的思想武裝讀者,幫助讀者掌握正確的方法論,啟發讀者客觀的認識世界,引導他們合理地改造世界,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導廣大讀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我國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其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明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馬克思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當前社會的多樣化發展導致了社會思想觀念多樣化,各種主義、思潮泛濫,各種文化激蕩。大學生由于其自身成長的特殊性,思想觀念極易受到外界影響。圖書館可通過思政相關專業書籍的典藏和推廣,尤其是近年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重要讀本以及紅色資源的建設和推廣等,為廣大讀者營造濃郁的社會主義氛圍和愛國主義氣氛。同時圖書館可組織開展紅色主題圖書展、書畫展,主題讀書節等活動,引導讀者通過閱讀紅色經典,重溫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制度,深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5-6]。
(三)道德法紀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以灌輸行為規范以及養成行為規范為主,也被稱之為規范性教育[9]。管理育人是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圖書館通過制定《入館須知》《文明公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文件對讀者進行教育,引導廣大讀者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和圖書館規章制度,強化規則意識,提高個人素養。同時,在日常管理中,通過表彰年度優秀讀者、設置各類讀者獎勵排行榜、曝光圖書館不文明行為等方式,肯定正確的行為,警示錯誤的行為,幫助廣大讀者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進一步強化道德法紀意識的培養[7]。
(四)心理健康教育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成為普遍問題。大學生在校期間因學業、求職、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閱讀是一種排解壓力的有效方式。圖書館可通過開展主題圖書薦讀,將不同主題的館藏圖書推薦給有需求的讀者,幫助讀者構建健康的精神世界,舒解不良情緒,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很多高校圖書館推出“書香戰疫”主題讀書活動,通過閱讀打卡、發布主題書單、在線讀書分享等不同的活動形式,幫助讀者通過閱讀緩解因為疫情產生的焦慮情緒,增強抗疫信心。
三、Who——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主體
(一)圖書館
圖書館作為高校思政教育主體,主要通過優化館藏資源配置,美化閱覽空間,提升管理水平,轉變服務方式,開展閱讀推廣、志愿服務以及讀書節系列活動等,承擔、發動、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思政教育工作由思政主課堂、主陣地拓展到圖書館“第二課堂”中,結合主陣地、主課堂,拓展思政教育內容,延伸思政教育時效。把思政教育內容滲透到課堂之外、教材之外,積極發揮圖書館思政教育主體作用[8]。
(二)圖書館員
作為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個體,圖書館員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發揮思政教育功能:一是圖書館員個人的政治水平以及個人素養等,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給讀者帶來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以身作則,親身示范,將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恪守,對圖書館職業的熱愛,以自身優秀的品質影響到館讀者。二是通過個人專業素養,推薦思政精品書目,開展主題閱讀推廣等,以讀者需求為中心,以育人為目的,努力構建圖書館思政教育工作格局。
(三)圖書館志愿者團隊
很多高校圖書館設有志愿者崗位或者志愿者小組,一般通過全校招募的方式,以學生社團的組織形式,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下開展志愿活動。志愿者們通過在圖書館開展包括參觀導覽、入館教育解說、圖書加工、圖書整架排架等志愿活動,以管理者視角深入了解圖書館各項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進一步在志愿活動中加強自我教育,在實踐中受教育、漲才干、作貢獻。同時圖書館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正向感染力,引導讀者以身邊人為榜樣,以同齡人為榜樣,不斷培養良好的個人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Where——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場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圖書館以其獨有的文化優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行為規范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10]。整齊擺放的書架,干凈整潔的圖書,舒適的閱覽桌椅,柔和的燈光,靜謐的空間,濃厚的學習氛圍,催人奮發的名言警句……圖書館為讀者創造了一個自由開放的文化環境。通過對館藏資源的嚴格采訪、重點推薦,對館員隊伍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培養提升,規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實施等,將思政教育內容、方法等隱含于圖書館物理空間中,為讀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環境,培育讀者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人素養,達到育人的目的。
五、When——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時點
(一)日常工作
開展思政教育是圖書館的一項常態化工作。從圖書館頂層設計到讀者日常服務管理,從館舍空間布局到文獻資源采訪購置,從館員隊伍建設到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圖書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二)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作為圖書館重點業務工作之一,是圖書館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活動形式。圖書館應通過對館藏資源的深度挖掘,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方法、平臺等將優秀館藏資源推薦給讀者。可結合特殊時間節點開展相關閱讀推廣活動,例如為慶祝建黨100周年,開展紅色資源主題圖書展、設置紅色專題書架、開展書畫展、圖片展等,在“4·23”世界讀書日,開展紅色資源薦讀等系列活動,為廣大師生重溫奮斗歷史,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提供豐富翔實的文獻閱覽服務,達到育人目的。
六、How——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一)加強制度建設
不同于學生處、團委等思政專職部門,圖書館開展思政教育因其不具有主導性和權威性,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在“大思政”背景下,圖書館要一改以往從屬地位,提高認識,變被動配合為主動出擊,全面加強圖書館思政教育制度建設,將圖書館思政教育納入全校思政教育一盤棋,通篇布局,整體謀劃,除了加強同校內各部門的合作之外,還應保障充足的經費。同時,高校應制定和完善圖書館館員培訓制度及考核辦法,不斷提升館員自身政治能力、政治素養以及專業技能;進一步優化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讀者道德法紀教育,提升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健全圖書館思政教育制度體系[9]。
(二)形成教育合力
圖書館應在館內挑選一批政治素質過關,業務素質過硬的圖書館員,這部分館員不僅要具備思政專業知識、圖情專業知識甚至還應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社會學的知識,形成圖書館思政教育專業團隊。該團隊一方面主要和學校思政專職教師、輔導員等加強聯系,了解學校思政教育現狀及師生思政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館內思政相關專業文獻資源的采訪、閱讀推廣及讀者互動等,同時依托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思政教育不再是一個或者幾個部門的專職工作,圖書館要加強與校內相關部門及學院的溝通協作,全面形成思政教育合力[10]。
(三)設立思政教育專欄
隨著思政教育科學化、學科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近年來館藏的思政專業書籍在質和量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思政類書籍的借閱熱度不高、數目較少。有部分讀者認為思政文獻資源的重要性不及專業課文獻資源,沒必要花費時間借閱瀏覽,還有部分讀者有想要進一步了解思政文獻資源的想法,但面對數量龐大的館藏資源卻無從下手。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館藏資源特色設立思政教育專欄:首先將館藏思政資源集中設置,有利于讀者查找瀏覽;其次,圖書館通過物理空間裝扮,以專欄的形式方便營造濃厚的思政學習氛圍,用專屬環境吸引讀者。在該思政空間里,圖書館還可以組織讀者舉行專題讀書會或相關閱讀推廣活動,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受書中的世界。此外,圖書館官網可以設立思政教育專欄,微信公眾號設置思政專區等。通過上述方式,進一步加強思政專業書籍的宣傳和推廣。
(四)開展閱讀推廣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推廣閱讀,傳承文明,圖書館要注重將思政教育同閱讀推廣緊密結合,在潤物細無聲中使讀者產生共鳴或共情,從而獲得啟迪和成長。大學生群體與其他群體相比,雖然在學習能力和知識背景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因其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閱讀推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高校圖書館應通過讀書會、讀書節等形式,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事件或時間為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館藏優秀文獻資源推薦給大學生,使他們對科學性、藝術性及思想政治性較高的館藏文獻資源有正確的認知。圖書館在這些活動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用精彩的活動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可使讀者提高對理想信念、法制法規、民族團結以及國防教育等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充分發揮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 人民日報,2017-02-28(01).
[3] 鐘萍.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09):64-66.
[4] 楊淑珍,秦瑞蘋,曲一歌. “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76-78.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EB/OL]. (2015-12-31)[2021-12-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 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6]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N]. 人民日報,2018-09-18.
[7] 王玄武,駱郁廷.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35-36.
[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02.
[9]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0.
[10] 李素媛. 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五重路徑探索[J]. 決策探索(下),2020(03):66-67.
(薦稿人:陸雙祖,甘肅政法大學圖書館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