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弗
【摘? 要】舞蹈需要通過感受、理解、聯想、想象等積極的心理活動和分析、綜合的形象思維,才能達到對舞蹈作品的具體把握,進而完成一次比較完滿的舞蹈審美過程。當前許多小學生都沒有舞蹈基礎,需要從零教起,因此,教師可以開辦舞蹈社團,提高他們對舞蹈的鑒賞力,結合對舞蹈的認知、熱愛之情,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舞蹈水平。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舞蹈社團;鑒賞力;培養研究
一、舞蹈融入生活,培養審美眼光
生活是多樣化的,每一種藝術也都源于生活,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藝術創作的源泉,當然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從生活中所能夠創作出來的舞蹈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也就有了現在各種各樣的舞蹈形式,不管是爵士、民族舞還是街舞等,都是從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所衍生出來的。在表演舞蹈的過程中,對這段舞蹈所呈現的生活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所體現出來的情感也會更加飽滿,這樣的舞蹈也往往更能打動人。觀眾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看到一些舞蹈作品,也會根據一些動作或者音樂,而聯想到自己過去的故事以及現在的生活狀態,舞蹈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可能打動觀眾,引起觀眾對生活的共鳴和腦海中的有關記憶,正是因為舞蹈融入了一些生活情感才使整個舞蹈有了屬于自己的生命。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帶領學生去生活中感悟舞蹈,只有對生活的經驗有足夠了解,在生活中多用發展和觀察的眼光去看待舞蹈,才能讓舞蹈呈現出獨特的光彩。
例如,管理舞蹈社團的教師可以在一些課余時間,帶學生走入生活,接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比如有的地區少數民族比較多,就可以帶學生走進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活,詢問一下他們的生活狀態和人文歷史。在教學舞蹈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這個舞蹈故事的視頻,以及整個舞蹈的發展歷史和有關人物,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去了解這段舞蹈背后的創作艱辛和創作者的情感,對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也會更加清楚,學生去學習舞蹈時也會更加用心。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的家長在生活中多帶自己的孩子去一些街頭的場景,看那些街頭的舞者是如何用舞蹈去演繹他們的生活,也可以讓家長帶孩子去一些景點,看那些景點表演節目中舞蹈的部分是怎樣演繹的,從觀看這些舞蹈的過程中,能看到這些跳舞的人有什么不同的情感以及他們表演的狀態又有什么不同,從這些不同的舞蹈中可以讀出他們什么樣的故事,學生多通過一些生活的經歷去豐富自己對舞蹈的認知,對舞蹈的審美眼光就會慢慢地被培養起來。
二、開展多元活動,進行舞蹈訓練
學生在小學這個階段,肢體表達能力不是太豐富,在體能上也不是太強,但舞蹈還是需要體力的鍛煉,畢竟舞蹈動作需要肢體的配合,只有動作的節奏跟上去了,整個舞蹈才會呈現得比較完美。舞蹈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舞蹈訓練過程會有很大的區別,開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學生要進行各種各樣的訓練,以便對每一種舞蹈形式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必讓學生對每一個舞種都精通,在訓練的過程中也不必太嚴格,畢竟在小學這個階段,學生能接觸的專業知識不多,要求太嚴格會加重學生對舞蹈的心理負擔,可能使學生從此以后對舞蹈失去興趣。小學是很多興趣愛好萌芽的階段,學生多去訓練一種舞蹈,會對這個舞蹈所呈現的形式和情感都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對舞蹈這種藝術也會有自己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社團的學生舞蹈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多去穿插一些學生了解很少的舞蹈,比如古典舞或者民族舞,這些舞蹈學生在生活中很少見,并且不知道這些舞蹈是一種什么樣的形式,教師就可以在一些社團的活動時間多去教學這些舞蹈,不用過于嚴肅,可以在教學的活動中多去模仿一些動物的活動,加深學生對舞蹈的記憶,如果有的學生出錯,也不必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主要是去培養他們在腦海里對各個舞蹈的意識,使他們對每一種舞蹈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涉及,多去鼓勵學生參加一些舞蹈的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訓練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嘗試,慢慢地去了解這種舞蹈的藝術,然后去提高自己對舞蹈的見解。
三、欣賞優秀作品,提升表演能力
舞蹈這個領域不乏一些思想境界很高,并且能夠把舞蹈表現得很完美的人,他們對舞蹈有著高度的熱愛,對一些舞蹈的鑒賞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也使他們的舞蹈和別人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多去欣賞這些優秀舞蹈家的作品,雖然在小學這個階段模仿不來,但是能夠提高他們對一些作品的深層次理解和欣賞。教師多提供一些給學生欣賞優秀作品的渠道,讓學生更多地去欣賞整個跳舞的過程中人物的表現形態,以及這個舞蹈所體現的動作美感。學生在欣賞一些表演作品外,也可以和老師進行一些交流,教師也可以多去詢問一下學生的想法,對這種舞蹈有什么自己的見解,以及覺得哪一些動作可以打動自己,教師可以發表一下自己對這個舞蹈的理解。學生只有從優秀作品中去尋找經驗,才能慢慢地提升自己,了解那些藝術成就到底為何被奉為經典,為什么那么多人能夠欣賞到經典作品的美,學生去欣賞那些優秀作品,也能夠感受到藝術家的心靈狀態,從藝術家身上學到東西,慢慢去培養自己對舞蹈的鑒賞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展社團活動時播放藝術家楊麗萍的舞蹈作品,她的舞蹈作品中最出名的當屬孔雀舞,很多人也慕名而來欣賞她的舞蹈,這類舞蹈在舞蹈領域也有很高的地位。學生第一次去看孔雀舞,也會被舞蹈中的一些造型所驚艷到,配合上藝術家的身體表現,學生更容易被整個舞蹈的過程所吸引。在播放完這樣的作品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解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服裝,以及整個服裝的設計靈感是源自什么,學生也可能會對整個舞蹈的過程去提問,教師也可以多去講解一下有關這個舞蹈的背后故事,使學生更全面地去了解這一類型的舞蹈。另外,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也可以帶社團的成員去一些場館觀看一些專業的舞蹈表演,近距離去接觸一些專業性的舞蹈表演會讓學生在感官上有不一樣的體驗,學生也更容易從這樣的直接接觸中去領悟舞蹈的內涵。
四、融入人文情懷,加強舞蹈理解
很多舞蹈里面不乏故事和情節,并且那些故事和情節也能很好地豐富整個舞蹈的過程,讓這個舞蹈更有人文情懷,可能就是那么一個動作,也可能就是那么一個表情,就彰顯了人物與人物或者人物在整個環境之中的具體表現,把這個故事詮釋得更加完美。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去給學生詮釋各種各樣的舞蹈,然后讓學生分別去理解整個舞蹈所表現的內容,學生多去從具體的舞蹈中感受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對各種事物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出去找一些比較經典的舞蹈,特別是那些描寫革命故事情節的舞蹈,這些舞蹈更容易從小學階段就激起學生對國家的情懷,從舞蹈社團這個方面去培養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去給學生播放一些由舞蹈編成的情景劇,里面不需要任何臺詞,只需要舞蹈來演繹整個過程,學生對整個劇情的摸索也只限于去觀看表演者是如何詮釋這樣一個故事,通過觀看舞蹈去感知整個故事。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紅梅贊》這樣的情景劇,這部劇描寫的是一個有關抗戰英雄的故事。學生去欣賞這個劇情,從每一個舞蹈過程中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隨著整個舞蹈進入高潮,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把握也會更加深入。在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去詢問學生,從這個情景劇中可以看出劇中人物江姐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以及整個事情講述了什么。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回憶起自己對整個舞蹈的理解,如果學生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老師可以等學生講完之后再進行提醒,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去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進行社團活動時多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去了解多元化的舞蹈,學生也能感受人物與環境的關系和整個劇情的演變流程,培養學生對舞蹈的專業素養和鑒賞能力。
五、融入信息技術,擴展舞蹈知識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查找更多的舞蹈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延伸,更好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教師在進行課外延伸時,要時刻緊跟教學內容,根據課外學習的內容鞏固課堂上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學生在下課的時候,遇到不會的舞蹈動作,可以使用互聯網進行搜索,通過網上的視頻進行練習。教師還可以給學生錄制微課,以此來擴充學生的學習量。在進行新課學習前,教師可以給學生發布微課視頻,讓學生進行預習,等到教學時,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就容易理解。在舞蹈社團內,教師可以利用多功能電子屏教學生學習舞蹈動作,還能及時進行暫停和回放,學生能更清楚地觀看舞蹈動作以及解析。比如教師在社團中,帶領學生學習街舞時,在開始教學前,教師可以給學生錄制一個微課,介紹街舞的起源,讓學生知道街舞來源于美國東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既有單人街舞也有多人街舞,形式不一,而街舞世界組織機構是世界舞蹈總會,位于倫敦,街舞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霹靂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教師使用微課把街舞的知識詳細地講解給學生,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量,并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學習就會更加認真、更加專注。在課堂上講解街舞動作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功能電子屏,把一些難表達的動作和一些不能定格的動作使用屏幕展示出來,讓學生觀看慢放和暫停,教師可以仔細地將動作進行分解,學生學起來會更容易。等到教師講完動作,學生練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競賽,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鞏固學生剛學的動作。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有名的街舞團跳舞的視頻,讓學生欣賞觀摩,甚至是模仿,還可以向學生推薦Kinjaz 或者是Extreme crew等國外或者國內的街舞團體,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他們跳舞的視頻,能夠學到豐富的舞蹈動作,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指導學生舞蹈要領時,以開辦社團的方式,通過以上幾方面培養學生的鑒賞力,使學生對舞蹈有嶄新的認識,豐富課余生活,讓學生從小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礎,提升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湯章惠.小學舞蹈社團鑒賞力培養的研究[J].新課程,2021(10):61.
[2]李梅.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8(25):147-148.
[3]孫曉鵬.淺析舞蹈中兒童形象的塑造與表現[J].藝術科技,2018,31(6):288,292.
[4]孫月月.淺析小學低年級段舞蹈興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9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