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鹿野










摘要:2022年美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在LNG貿易談判中的關鍵性與話語權凸顯。美國龐大的LNG資源出口貿易規模,中美貿易糾紛中LNG貿易緩和復蘇的跡象,以及美國LNG資源價格走勢較為穩定的特點,使得中國LNG買家在開展LNG全球貿易時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運用SLEPT分析框架研究美國LNG資源出口競爭力,為中國LNG資源買家提供分析思路及決策參考。
關鍵詞:美國;LNG出口:SLEPT分析
根據IHSvlarkit發布的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LNG貿易量達到3.82億噸,同比增長5.8%。其中,美國LNG出口量7510萬噸,同比增長51%,有望在202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中國LNG進口量8140萬噸,同比增長18%,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以美國為全球LNG主要出口國,中國為全球LNG主要進口國的發展形勢凸顯,展現出了LNG國際貿易市場的演變形態。
長約談判方面,Poten&Partnei,s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國內買家簽署了2240萬噸/年的長期購銷協議,按項目貨源地分類,美國資源達830萬噸/年,位居榜首。其中,美國天然氣生產商Venture Global LNG與中石化、中海油簽署為期20年、合同總量高達750萬噸/年的長期購銷協議,反映了中國對美國LNG資源進口的態度有所緩和。
價格方面,受俄烏沖突局勢影響,2022年3月7日,亞太JKM現貨價格大漲37. 4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84. 7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歐洲TTF期貨大漲10. 6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72. 3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而相比亞太、歐洲市場,北美市場則主要由區域內的供需結構主導市場價格,定價機制相對獨立,與美國原料氣價格掛鉤的北美Henry Hub價格展現出了價格穩定、波動率小的明顯特點。
美國LNG資源龐大的出口貿易規模,中美貿易沖突后LNG貿易緩和復蘇的跡象,以及美國LNG資源價格趨勢較為穩定的特點,使得中國LNG買家在開展LNG全球貿易時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運用SLEPT分析框架研究美國LNG資源出口競爭力,為中國LNG資源買家提供分析思路及決策參考。
一、美國LNG出口項目基本情況
2011年5月,美國放開天然氣出口,美國能源部允許向受制裁之外的其他國家出口LNG。2016年2月,美國首個LNG出口項目Sabine Pass LNG投產。截至2021年12月,美國運營中的LNG出口項目總產能超過7000萬噸/年,具體情況如表1。
數據來源:Refinitiv Eikon
LNG出口量方面,2021年美國LNG出口量7510萬噸,各項目出口情況如表2。
LNG出口流向方面,前五大出口目的地為韓國、中國、日本、巴西、西班牙,前五大出口目的地的出口總量占2021年美國LNG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具體出口量及占比如表3。
二、美國LNG出口項目前景分析
截至2021年12月,美國在建的LNG項目共2個、產能2800萬噸/年,規劃審批中的LNG項目11個、規劃產能約1. 24億噸/年,在建項目與規劃審批項目的具體情況如表4、表5。
根據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是世界第三大LNG出口國,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卡塔爾,隨著2021年底Sabine Pass T6生產線及2022年Calcasieu Pass LNG項目的投產,預計2022年美國將成為全球LNG最大的出口國,其未來產能將超過2億噸/年,占全球LNG總產能的三成以上。
三、美國LNG出口競爭力分析
SLEPT分析法是在進行行業市場策略研究時,針對外部環境研究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SLEPT分析法通過分析社會因素( Social)、法律因素(Legal)、經濟因素(Economic)、政治因素(Political)、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能夠有效地分析了解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競爭力及發展潛力狀況。本文運用SLEPT分析框架,對美國LNG資源出口競爭力進行多維度分析。
(一)社會因素分析
中美雙方始終重視清潔能源的發展。天然氣貿易符合中美雙方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減少碳排放,推動碳中和目標的實現。1990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1990清潔空氣法修正案》,該修正案首創排污權交易制度,進而逐漸發展演化成為當今的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制度。1998年4月,美國能源部發布《綜合國家能源戰略》(Comprehensive NationEnergy Strategy),詳細闡述了美國所處的能源市場環境、能源發展前景以及21世紀能源政策規劃藍圖。文件提出,要以尊重健康和環境價值的方式促進能源生產和使用,擴大未來能源的選擇,并在全球經濟、能源、環境問題上開展國際合作。2014年7月,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發布《全方位能源戰略——通向經濟可持續增長之路》報告,提出天然氣是頗具關鍵性意義的“過渡能源”,在通往清潔能源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發展天然氣發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為未來廣泛部署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做好充分準備。當前,拜登政府也高度關注碳中和的發展進程。2021年1月,在拜登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總統的當日,拜登政府即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并在2021年11月通過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經濟框架計劃,重點用于社會保障及清潔能源領域的建設,發展清潔能源經濟,優化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同時,天然氣在我國當前的能源低碳轉型格局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優化能源布局,打造天然氣全球資源池,建立健全天然氣安全儲備與供應制度對我國能源體系的安全構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提出要推進能源革命,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推動天然氣產業鏈上中下游一體化協調發展。2020年12月,國務院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明確提出要提高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強天然氣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天然氣向產業化發展,保障天然氣的穩定供應;2022年3月,《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能源的低碳轉型,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數據來源:IHS Markit
2021年全球LNG貿易量約3.8億噸,其中,長約占64%,現貨及中短約占36%,見圖1。為推進我國能源的低碳轉型,保障社會生產生活的平穩有序運行,需要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減少天然氣價格波動風險,加強LNG長約與現貨進口配比關系研究。在美國LNG資源供給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2022年美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在LNG貿易談判中的關鍵性與話語權凸顯。
(二)法律因素分析
能源作為國家命脈,始終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美國而言,雖然1938年頒布的《天然氣法》、1978年的頒布的《天然氣政策法》、1985年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第436號法令和1992年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第636號法令使美國本土天然氣生產及競爭受到美國法律保護,但近年來,美國以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以自身國際貿易及金融體系優勢,致力于加強域外管轄權,對多國貿易活動進行法律制裁。我國在能源領域遭受美國法律法規制裁也己存在先例。2019年9月,美國財政部根據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相關法規,將中遠海旗下的兩家石油運輸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導致亞洲油輪市場運費價格出現大幅震蕩,船舶經紀機構Worldscale評估從中東運往亞洲的超大型油輪(VLCC)價格一夜上漲近19%,中遠海旗下負責原油、成品油、LNG運輸的中遠海能股票停牌。2020年12月,美國國防部以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為由,宣稱中海油與中國軍方有經營聯系,并將其納入軍工企業黑名單。因美國政府的不斷施壓,2021年2月,中海油遭紐約證券交易所強制退市。
而縱觀世界各國,俄羅斯、伊朗、古巴、委內瑞拉等多國油氣企業也遭受過美國單方面法律制裁威脅,導致市場情緒波動,供求不穩定因素增加,油氣價格產生巨大波動。以近年來歐洲市場為例,俄羅斯“北溪2”項目可滿足整個歐盟及英國天然氣總消費量的12%,其能否按計劃正常向歐洲各國供氣也是影響歐洲天然氣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12月,美國政府簽署2020年國防預算法案,法案規定對俄羅斯“北溪2”項目實施制裁,要求參與“北溪2”項目建設的相關企業立即停止施工,隨后“北溪2”項目被迫停工。盡管受到美方重重阻撓,但因“北溪2”項目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意義,俄羅斯于2020年12月重新啟動“北溪2”項目建設,然而在2021年,美國多次對參與“北溪2”項目建設的個人、船方和企業實施制裁,制裁范圍也不斷擴大。“北溪2”項目的波折也導致歐洲市場價格劇烈波動。
當前,中美雙邊關系仍存在新變化、新挑戰,對美LNG資源的進口需要把握尺度,分散風險。若進口依賴程度過高,如美國政府對出口到中國的LNG資源進行大規模法律制裁,那么國內將會出現天然氣資源供應緊張、市場價格飛漲、民生和工業用氣供求出現巨大缺口的不利局面。
(三)經濟因素分析
國際LNG貿易以長期購銷協議和現貨資源采購為主。其中,長期購銷協議主要以某一斜率掛靠布倫特原油價格,而現貨資源采購則采用區域性市場價格浮動升貼水,或單船浮動價進行采購。在區域性市場價格中,又以亞太市場JKM現貨價格、歐洲市場TTF期貨價格及北美市場Henry Hub期貨價格最具代表性。Henry Hub期貨價格于1990年4月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上市,是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亨利港(Henry Hub)進行實貨交割的天然氣期貨合約,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天然氣期貨合約,也是全球交易量第三大的商品期貨。近年來,亞太、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關聯度日漸緊密,與歐洲TTF期貨價格受歐洲管道氣庫存、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亞太JKY現貨價格受歐洲市場價格、東北亞地區買家情緒推動等因素的影響相比,和美國原料氣價格掛鉤的北美Henry Hub期貨交易量大,價格主要由區域內的供需結構主導,受其他區域的影響較弱,價格波動率較小,價格走勢較為平穩,與原油掛鉤的LNG長約相比,Henry Hub期貨價格也能夠避免在高油價情況下長約產生的溢價風險。
數據來源:Refinitiv Eikon
2020年,受原油市場價格戰及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國際油價暴跌,WTI原油期貨合約首次出現負價格,國際油氣行業遭到重創。2021年,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油氣市場亦有所回暖。而在2022年,在俄烏沖突影響下,國際天然氣市場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行情(見圖2)。而根據對俄烏沖突爆發前30天及后30天價格相關性的測算可以看出,在俄烏沖突爆發前1個月,亞太市場JKM價格走勢與歐洲市場TTF價格走勢緊密相關,而亞太市場JKV價格與北美市場Henry Hub價格、歐洲市場TTF價格與北美市場Henry Hub價格走勢相關性較差。在俄烏沖突爆發后1個月,亞太市場JKM價格走勢與歐洲市場TTF價格走勢更為緊密,而北美市場HenryHub價格與亞太市場JKM價格、歐洲市場TTF價格走勢相背離(見表6)。
數據來源:Refinitiv Eikon
從計價方式來看,美國LNG出口項目多采用來料加工(Tolling Fee)模式,以成本加成的方式計價。常見的計價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為離岸價,即FOB價格(離岸價)一115%×Henry Hub+Toll-ing Fee;第二種為到岸價,即DES價格(到岸價)一FOB價格+運費。其中,“115%×Henry Hub”包含原料氣采購成本、管輸費、燃料成本等,“Tolling Fee”是LNG出口項目將氣體轉化為液體所收取的來料加工服務費用。
從進口成本來看,美國LNG資源出口至中國的成本約為8. 6-12.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較亞太市場JKM現貨價格、歐洲市場TTF期貨價格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見表7)。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美國LNG資源的市場價格主要由北美區域內的供需結構所主導,定價機制相對穩定獨立,但持續的俄烏沖突己導致歐洲多國為潛在天然氣供應中斷做準備,既有的資源平衡己被打破,市場格局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深刻變化。在俄烏沖突長期、持續的影響下,不排除歐洲買家未來不斷加大對美國LNG資源的采購力度,進而導致Henry Hub價格節節攀升。
(四)政治因素分析
當前,碳中和、能源博弈與氣候治理己被納入到各國的地緣政治中,一種具有人類新時代特征的地緣政治關系正在繁衍成型。自2018年以來,中美地緣政治關系緊張,雙邊天然氣貿易也因此深受影響。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依據對華301調查報告,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301特殊關稅。2018年8月,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將美國LNG資源列入加征名錄,并于9月加征301反制關稅,稅率定為10%,即除原有的g%進項稅外,對美國LNG資源征收額外10%的反制關稅;2019年6月,反制關稅的稅率再由10%提高至25%。受此消息影響,美國LNG資源進口量在2019年大幅下滑。根據IHS Vlarkit的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美國LNG資源總計14萬噸,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無一船美國LNG資源進口至國內市場(見圖3)。
數據來源:IHS Markit
雖然2020年3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符合條件、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自美采購的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加征中國對美國301措施反制關稅,進口美國LNG資源可以通過財政部“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申報系統”領取貨物排除編碼免繳該部分稅款,但公告僅宣布了“在一定期限內”不征收反制關稅,實際有效期并未注明,即存在因中美政治經濟關系惡化,隨時取消免繳反制關稅的風險。當前,進口美國LNG資源每船均需從“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申報系統”領取貨物排除編碼,從長期來看,對美301措施反制關稅政策依舊未有明顯松動。
自美國頁巖氣革命以來,美國以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大國身份加入國際天然氣地緣政治博弈,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傳統天然氣出口國產生了巨大的利益沖突,歐洲作為美國盟友和俄羅斯能源輸出者的雙重身份,正努力地在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下尋求自身的出路。切實端牢能源“飯碗”,營造穩定的中美政治經貿環境成為提升與兌現美國LNG出口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議題。
(五)技術因素分析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開發頁巖氣的國家,隨著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其在天然氣產量及成本控制上具有明顯競爭力。2007年,美國頁巖氣勘探與開發技術實現階段性突破,美國開啟頁巖氣開采浪潮。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366億立方米(約2700萬噸),占美國全年天然氣產量的5%,到202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暴增至7402億立方米(約5.4億噸),占美國全年天然氣產量的64%。而頁巖氣生產商開采頁巖氣的盈虧平衡點僅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并且隨著勘探開發技術升級,成本還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頁巖氣革命的成功使美國改寫了能源市場的傳統格局,從天然氣進口國轉變為天然氣出口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的突破為美國穩定、大規模、低成本出口LNG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隨著船閘建設技術的發展,2016年擴建后的巴拿馬運河可允許除Q-max、QFlex大型LNG船以外的所有LNG船舶通過該運河進行LNG運輸業務,全球90%的LNG運輸船均可通過巴拿馬運河運輸LNG貨物,這也極大地降低了美國至亞洲LNG貿易的運輸成本。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美國近50%出口到亞洲的LNG貨物需要從巴拿馬運河通行,LNG運輸己成為巴拿馬運河的一項新業務。
此前,美國LNG資源運往國內的傳統運輸航線是途徑好望角,單程需40天左右的航行時間,巴拿馬運河擴建后,美國LNG資源運往國內的時間縮短至28天左右,極大地減少了運輸航程與運輸時間。根據Poten&Partners評估數據顯示,2021年17.4萬立方米vIEGI/XDF型LNG運輸船日租金均價約為11萬美元/日,普氏能源咨詢(Platts)評估2021年全年亞太JKM現貨均價約為1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可以推算巴拿馬運河的擴建與通航單程可節省船舶租金成本約130萬美元,節省蒸發氣成本約100萬美元。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SLEPT分析法對美國LNG出口競爭力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天然氣貿易始終符合中美雙方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對我國當前能源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的突破為美國穩定、大規模、低成本出口LNG創造了有利條件,巴拿馬運河擴建后極大地降低了美國至亞洲LNG貿易的運輸成本。以Henrv Hub計價的美國LNG資源出口至中國的成本,較以亞太市場JKV現貨價格、歐洲市場TTF期貨價格計價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美國有望在202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在LNG貿易談判中的關鍵性與話語權凸顯。
與此同時,自2018年以來,中美政治關系緊張,貿易摩擦不斷,雙邊關系存在著新變化、新挑戰,營造穩定的中美政治經貿環境成為提升與兌現美國LNG出口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議題。對美LNG資源的進口上仍需把握尺度,分散風險。若資源依賴程度過高,美國政府在能源領域對進口中國LNG資源進行大規模法律制裁,那么國內將會出現天然氣資源供應緊張、市場價格飛漲、民生和工業用氣需求出現巨大缺口的不利局面。
通過以上分析結論,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關注美國LNG資源貿易前景,打造進口資源多元化的國內LNG資源池
我國正處于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但以目前來看,國內頁巖氣仍處于開發階段,產量短期內難以實現跨越式突破。隨著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美國天然氣產量劇增,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在LNG貿易談判中的關鍵性與話語權凸顯。國內油氣貿易公司需要對美國LNG資源進行前瞻性戰略布局,加大低價優質資源的獲取力度,做好美國LNG長約合同談判相關工作,保持長約資源的合理占比,打造低成本、多元化、抗風險能力強的LNG資源池。
(二)重視貿易合同條款的設計,加強貿易合同條款的理解運用
在俄烏沖突的影響下,美俄、俄歐、中美地緣政治關系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國際天然氣市場呈現史詩級波動,天然氣貿易格局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因此,在大型油氣貿易公司對美國LNG資源的貿易談判過程中,需要重視不可抗力條款的設計,明確不可抗力責任涉及的范圍與情景。同時,交易員、法律合規、風險管理相關業務人員應加深對LNG貿易合同文本的理解,在貿易鏈條中出現風險時能夠及時提出專業建議,維護應有權益。
(三)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分散計價風險
當前油氣價格高企,國內油氣貿易公司需要把握市場趨勢,做到長期和短期、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的有機結合,并結合市場變化,加大金融衍生品協同方案的研究力度,通過測算進口LNG銷售價格的盈虧平衡點,作為套期保值的目標價格,并在目標價格以下買入遠期紙貨合約,以鎖定進口LNG采購成本,防范進口LNG采購成本上漲的風險;當遠期紙貨合約高于盈虧平衡點的目標價格時,利用市場波動時機,以降低采購成本或減少虧損為目的,擇機買入遠期紙貨合約進行趨勢性保值。并探索混合計價采購方案,研究利用不同價格指數、采購模式優勢,在分散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潛增效。
參考文獻:
[1]LNG Trade in 2021: Runaway Recovery [R]. IHS Markit,Jan 2022.
[2]LNG in World Markets[R]. Poten& Partners. Jan 2022.
[3]Comprehensive National Energy Strategy [J]. Office of Sci-entific&Technical Information Technical Reports, Apr1998.
[4]The All-of-the-Above Energy Strategy as a Path to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R]. Ofpresident E O. Jul 2014.
[5]Trends in Spot LNG Trade: 2021 in Review [R]. IHSMarkit. Feb 2022.
[6]張銳,相均泳,“碳中和”與世界地緣政治重構[J].國際展望,2021,13(04):112-13 3+15 6-157.
[7]美國頁巖氣開發成本有多低[J]石油知識,20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