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冬梅 楊冰


摘要:目的:分析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的阿托品靜注時間對其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方法:對于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選取60例,患者入組后采取雙盲法分組,兩組均分30例,探討組采取阿托品靜注時間為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開始前30-40分鐘,參比組采取阿托品靜注時間為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開始前5-10分鐘,數據指標比對: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探討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相比參比組均較短(P<0.05),探討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參比組更低,有統計學對比意義(P<0.05)。結論: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應采取阿托品靜注時間為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開始前30-40分鐘,能夠提高患者治療安全性,使患者加快蘇醒。
關鍵詞: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靜注時間;蘇醒;阿托品
【中圖分類號】 R441.9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無抽搐電休克被稱作改良電痙攣治療,為通電治療前實施肌肉松弛劑注射,并借助電流最大的刺激使患者出現意識喪失,其達到無抽搐發作治療精神疾病的辦法。臨床研究發現,無抽搐電休克可針對普通點痙攣治療的適應癥以外,還能夠針對骨折年老骨質疏松患者進行有效干預。但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會引發患者出現交感神經興奮,使患者血壓提高,引發其口腔分泌物量提高。阿托品為臨床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常見藥物,能夠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使其口咽分泌物減少,但由于阿托品治療過程中其會產生竇性心動過速增加,提高血壓水平,對其治療預后造成影響。為提高患者治療安全性,本次對阿托品臨床應用過程中的靜注時間進行系統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于2022.1-2022.2期間住院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進行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選擇60例。納入標準:患者具備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指征,臨床資料完整,能夠配合研究者;排除標準: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礙;為患者實現雙盲法分組,參比組均在17-55歲,平均為31.27歲,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11例及19例;探討組均在16-54歲,平均為34歲,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12例及18例,對于患者的常規資料實施對比分析,并進行統計學軟件對比,得到P>0.05,則為合理分組。
1.2方法
針對本次入組患者均采取禁水6小時、禁食10小時后執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探討組治療開始前30-40分鐘為患者實施靜注阿托品0.5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382生產企業: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參比組治療開始前5-10分鐘為患者實施靜注阿托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382生產企業: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0.5 mg,隨后為其進行丙泊酚(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842企業名稱: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靜注,如患者睫毛反射微弱,存在眼球固定表現時為其進行司可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599生產企業: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推入,患者肌肉松弛后依據患者的療效實施電量調整,并實施雙聶側刺激,通電3-4s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蘇醒時間進行觀察。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指標: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x±s利用系統SPSS23.0對于阿托品靜注時間相關指標進行分析,n,%為不良事件發生率表達,卡方實施檢驗,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采?。ǎ┍磉_,t為患者進行指標檢驗,系統軟件獲取結果為P<0.05,則代表差異大,有對比意義。
2.結果
2.1探討組、參比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比對
本次對比兩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探討組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抽搐時間相比參比組更短(P<0.05),見表1。
2.2探討組、參比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探討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參比組相比,探討組發生率偏低(P<0.05),數據見表2。
3. 討論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為精神病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在患者保持清醒的狀態下持續刺激肌肉抽搐,但由于牙關緊閉會誘發患者產生缺氧。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癲癇發作時通常會伴隨大量分泌物,引發其呼吸道不暢,因此,麻醉前需要為其應用抗膽堿藥物進行干預[1]。例如,臨床應用的阿托品可幫助患者實現癥狀改善提高治療依從性,但此藥物具備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其治療耐受性造成影響。需要對于靜脈注射時間進行分析。
阿托品屬于膽堿受體阻斷藥物,可對于患者機體副交感神經進行抑制,并有效實施腺體分泌抑制。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前,實施阿托品注射能夠幫助患者實現呼吸分泌物減少,預防通電時引發患者產生迷走神經興奮,使其出現心臟停搏,對其造成不可逆損傷。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屬于新型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其治療過程中容易引發患者產生面頰紅疹、窒息、頭暈等,需要注重治療過程中的各個細節。經過臨床分析研究發現,阿托品的最佳注射時間一般為術前半小時,此時實施靜脈注射能夠使患者唾液分泌量減少,具備理想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2-3】。
綜上,阿托品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最佳應用時間為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開始前30-40分鐘。
參考文獻:
[1]胡林,徐蕾,邱澤寶,等. 鹽酸戊乙奎醚與阿托品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21):3754-3756.
[2]金磊. 精神科患者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0):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