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3例膽囊結石患者臨床資料,將接受經臍單孔LC術的41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另選同期接受三孔LC術的42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手術指標、疼痛程度及并發癥。結果兩組手術時間及并發癥對比(P>0.05);觀察組出血量、腸胃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術后12h、24h、48d兩組VA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經臍單孔LC能夠有效降低膽囊結石患者疼痛程度,縮短胃腸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利于恢復。
關鍵詞:膽囊結石;經臍單孔腹腔鏡;疼痛程度;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75.6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膽囊結石是在膽囊內由膽汁化合物組成的結石,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伴隨惡心、嘔吐等癥狀,且隨著結石增大,對膽囊損害也會隨之增加,造成膽囊積水、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對機體造成嚴重損傷[1]。現階段,手術為膽囊結石主要治療手段,且隨著腹腔鏡發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LC)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手術,較傳統手術而言,LC具有恢復快、應激反應小、出血少等優勢,并在外科手術中占據主要地位[2]。現今為追求切口隱匿、無痕、美觀等微創理念,臨床不斷對LC手術進行改善,出現三孔、二孔、單孔,而單孔LC能夠難滿足患者無痕要求,提升美觀效果,但是否能夠達到三孔療效,臨床尚存爭議[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經臍單孔LC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3例膽囊結石患者臨床資料,將接受經臍單孔LC的41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另選同期接受三孔LC術的42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對照組中男19例,女23例;年齡41-69歲,平均年齡(54.93±5.53)歲;BMI:20-25kg/m2,平均BMI(22.51±1.87)kg/m2;結石直徑5-15mm,平均(9.97±3.91)mm。觀察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42-70歲,平均年齡(55.04±5.59)歲;BMI:20-26kg/m2,平均BMI(22.59±1.89)kg/m2;結石直徑5-15mm,平均(10.02±3.93)mm。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對比性。
1.2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膽囊結石相關診斷標準[4],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無腹部手術史。(2)排除標準:①凝血障礙者;②伴隨急性膽管炎、胰腺炎、肝硬化者;③合并膽囊粘連;④肝、腎功能異常者。
1.3方法
1.3.1觀察組經臍單孔LC術:指導患者取仰臥分腿位,氣管插管全麻,建立CO2氣腹,壓力保持12mmHg左右,操作者于患者左側位站立,于患者臍上作一長約20mm切口,隨后逐層將皮膚、皮下組織、筋膜切開,并于切口下中央氣孔插入10mm Trocar孔作為觀察孔,對腹腔進行觀察,另將5mm Trocar分別插入10mm Trocar孔左、右上側,分別作為主操作孔及副操作孔,呈“品”形,且皮下3孔道互不相通;隨后將腹腔鏡置入,經主操作孔置入超聲刀,利用5mm抓鉗將哈氏袋提起,使膽囊三角暴露,然后利用超聲刀切開膽囊三角前漿膜,再用抓鉗將膽囊管分離,利用5mm鈦鉗將膽囊管剪斷,游離膽囊動脈,并夾閉膽囊動脈做結扎切斷處理;隨后剝離膽囊,對創面進行沖洗后徹底止血,將Trocar拔除,檢查切口無活動性出血現象后,縫合切口。
1.3.2對照組三孔LC術:于臍下緣、右鎖骨中線肋緣、劍突下分別作切口穿刺,置入腹腔鏡、電鉤、牽引器等器械,其余手術操作步驟同觀察組。
2結果
2.1手術指標兩組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血量、腸胃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疼痛程度術后12h、24h、48d兩組VA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膽囊結石主要為膽固醇及膽色素結石,肥胖、高血脂、飲食均能夠對膽固醇造成影響,繼而造成膽汁淤滯誘發結石。手術是膽囊結石主要治療方式,但手術創傷會造成機體應激反應,使機體神經分泌及代謝發生抑制,繼而影響術后恢復[6]。相關研究表示[7],手術損傷帶來的應激反應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有密切關系,故在保障手術療效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手術創傷,能夠有效降低機體應激反應,利于預后。基于此,LC治療因損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而逐漸取代開腹手術,成為臨床膽囊結石首選手術方式。而為追求現今無痕、美觀、微創的理念,LC手術也由原來三孔逐漸發展為單孔,更加貼切微創理念[8]。
參考文獻:
[1]劉泰銘,張新晨.膽囊結石合并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發病機制研究及外科治療[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7,40(6):568-570.
[2]張劍鋒,侯英奎,張凱,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腸胃功能恢復、并發癥及臨床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4):388-391.
[3]李琦,吳海濱.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三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9):1758-1761.
[4]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膽石癥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8):1041-1043.
[5]孫兵,車曉明(整理).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6):645.
[6]李向文,閆軍.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現狀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58-59.
[7]李海東,徐安安,王波,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慢性膽囊炎合并膽囊結石[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9,25(10):733-736.
[8]楊懷成,韋斌.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71-74.
作者簡介:李云龍(1989.11),男,山東棗莊人,漢族,住院醫師、研究方向:普外科肝膽疝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