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玲
小學英語是小學生接觸英語的初級階段,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首先要了解教師所在學校的學生特點,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制訂出一份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另外,一名小學英語教師也要不斷思考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這龐大隊伍中的一名新人,我結合自己一年多的教學經驗,就小學英語教學有效策略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以及自身專業成長的思考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所謂“有效教學”我認為就是在特定的時間里運用各種行為方式達到預定的目的并收到好的結果。而在有限的時間要取得好的效果,總的想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抓住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有力保障。據統計,三、四年級學生注意力可持續20分鐘左右,五、六年級學生則在30分鐘左右。那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注意對象的游戲化。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游戲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好動階段,如果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學習,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的思想。
其次,注意對象的新穎,生動,簡明。我們都知道人的第一次印象很深刻,對于一個陌生的事物,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就讓學生產生一種震撼,吸引學生的眼球,那接下來有關這一事物的知識就會更容易讓學生記住。
(二)逐步導入,層層深入
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使活動與教學緊密結合。
1.課前熱身
一般情況在上課鈴響過孩子們的注意力還停留在下課的活動中,所以課前的那兩三分鐘特別重要,我們就需要一個有趣的游戲或歡快的歌謠讓孩子們的思想從課下轉入到課堂。
2.新課教授
作為新內容的開始,單詞呈現是整個教學活動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小學生還是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而英語作為一種抽象無形的語言,我們就要出奇制勝,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吊足學生的胃口,激起學習的欲望,這樣層層遞進的展開教學,收效甚好。
(三)溝通
聊天是一門藝術,如果能將這門藝術很好地運用到孩子們身上,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不僅要做一名嚴師還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所以現在很多孩子在課下都喜歡找我聊天或尋求幫助,有時還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我覺得這樣和諧的關系挺好。
二、課堂教學設計
僅僅有好的教學策略是遠遠不夠的,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備好一堂課。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設計一堂課時,應該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熟悉教材,正所謂不打無準備的仗。我們應充分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大到各年級之間的關聯,小到各個章節的聯系,甚至一個單元的各個學時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準確把握目標的確定,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二)本班學生的特點,學情。不同地區的孩子,不同孩子的家庭組成及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都導致了不同孩子的不同認知水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城里孩子與農村孩子就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家庭教育,接觸人群,娛樂形式,視野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情,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體現互動性。我們要擯棄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思想,要轉向師生互動這么一個觀念。我們要善于引導他們,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三)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創造性的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簡筆畫等傳統性媒體,同時積極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的形式,提供有利于學生觀察、模仿、嘗試、體驗真實語言的語境,使英語學習更好地體現生活性和交際性特征。同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經歷與經驗以及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實例來豐富教學內容。
(四)育人性。我相信每一堂課都與實際生活有必不可少的聯系,所以我們在設計一堂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一份教學設計中,應該有一種感覺就是:生活就是一堂生動的課。
三、英語教師自身的提高
要想上好一堂英語課,不僅要有好的教學策略和好的教學設計,更重要的還有教師自身的素質和魅力。我們要通過自身能力的提高,實現“卓越課堂”,爭做卓越教師。那我們應從哪些方面來提高呢?
(一)心理教育素質的提高
教師應當構建自己的心理素質,加強自身專業化學習,認清教師角色的轉變及目前所面臨的知識、權威、地位、心理、教育方面的挑戰,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勇于接受挑戰。因為我們面對的主體是孩子,所以我們要善于觀察他們,分析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要從他們的情感、角度和環境去談話,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二)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努力適應課程要求
首先,要更新學科專業知識,提高語言素養。英語教師應具備英語語法,詞匯,語音,語篇等知識,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還應該能用英語實施課堂教學,參與學術交流,閱讀專業文獻。
其次,不斷積累學科教學知識,提高教學實際能力。由于地區教育實際能力的不同,城鄉教育的差距。所以,我們更應該通過自身的提高來縮小差距。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素養,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英語教師就要從源頭上抓起,鍛煉自己的本領,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獲得提高。也只有懷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不懈的探索教學信念強烈,我們才能真正的深入教育事業,推動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