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
關鍵詞: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2-0090-03
一、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的現狀
(一)缺乏完備的基礎體系
雖然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為適應行政體制的改革正在一步步優化完善,但就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看還是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進程。一方面,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政策匱乏制約了工作的開展,在管理會計工作建設過程中目的導向性不強,造成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制度建設不嚴謹,與國家的財政管理制度不統一,有損國家財政權威。另一方面,事業單位是服務于百姓的,其公益性大于盈利性,這就導致單位對于管理會計工作建設的重視程度較低。在管理會計工作建設薄弱的環境下,領導者不重視事業單位的經營利潤,而是將重心放在行政事業工作的建設當中,財務基礎與行政事業不匹配,經濟支撐不足反而減少了事業的驅動力。
當前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缺乏完備的基礎體系,單位的資源無法有效配置、財務賬目管理混亂等問題無益于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展。管理會計的工作貫穿于事業單位運作的每一個環節當中,人人都是參與者,基礎體系的缺失嚴重削減了干部在會計管理中的積極性;相關信息的上報和保存不規范,導致管理會計工作人員在事后核查計算、事前分析預測等方面無法獲取有效的數據來源,妨礙了單位的整體工作進展。
(二)整體運行流程松散
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在資產處置和數據傳遞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導致單位整體運行流程松散。
1.資產審批和登記的流程不嚴謹。資產管理隨意,事業單位在采購資產時沒有做到“按需采購”,資金支配沒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極易引起資源錯配引起浪費。例如,在租售、轉讓資產時沒有按照公允合理的價格執行,同時在各個流程上缺乏直接責任人,使得資產流失且無法追究責任。行政事業單位的責任主要是為大眾服務,有著公益性的特點,且運作資金大多來源于國家財政劃撥。當管理會計的理念匱乏低下時,事業單位在資金利用和配置方面就會與原則背離,導致出現經費過高、私自挪用等問題,資金資產循環率過低。這不僅對事業單位的利益產生影響,更導致事業單位的社會形象受到不良沖擊。
2.數據的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是管理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石,但是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上的散漫疏忽從根源上導致了會計管理工作的無效。在原始數據錯誤的情況下,后續的會計核算與分析都會偏離方向,無法做出對企業真實有效的預算編制、成本控制,無法反映企業當前的經營情況、未來的決策計劃也缺乏可行性。
(三)實施規章制度效率低下
隨著各事業單位對管理會計工作重視程度的提升,相關的規章制度也慢慢建立并推行,但這些仍處于初步的實施階段,部分干部仍將制度置若罔聞,在工作中無序地處理相關事務。在工作處理中,即使某些事業單位已經下發了管理會計相關的文件通知,在預算編制、成本控制上有著相應的行文約束,但是職能人員卻并沒有把規章制度貫徹于工作的每一個步驟當中,未能嚴格按照計劃方案實施管理控制,單位內制度沒有真正地落到實處,致使決策計劃效率低下,事業單位資金的流通無法用在“刀刃”上。另外,大部分事業單位都缺乏事前風險警示和指標監控,對于臨時出現的風險不能及時控制,進而可能造成更大的資源甚至聲譽損失。事后也應當建立詳盡的考核評價體系,當下的考核指標對于整體工作涉及面來說還是比較片面且不合理的,適當增加考核的維度可以更加全面地評價會計管理工作和單位整體工作。各單位應當正視問題并提出今后改善的方案才能在之后發生失誤的時候將損失降到最低。
二、構建完備的管理會計工作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筆者參照劉永澤、況玉書(2014)所提出的六大系統,進一步結合近年的改善調整,把當前管理會計工作體系的構建劃分為內部控制環境、管理會計制度和工作執行水平三個方面。
(一)優化單位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是一家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事業單位要主動優化內部結構和權責關系,以此來適應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合理規劃單位內部的會計管理結構,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建立相關工作人員和分支機構的權力制衡機制,避免資金的不良運用。在設置崗位時應當基于單位業務水平、崗位需求和發展規劃等方面出發,配置與管理會計崗位相符的人才和權限,按需設立權責到人的管理會計框架。
單位的負責人也是單位內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因此在管理會計工作體系的建設中,首先要強化其“第一責任主體意識”,對待會計工作應當和其他服務、運營工作一視同仁,給予管理會計相當的重視。另外,事業單位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因為管理會計的工作方法多種多樣,一個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水平與其工作人員的技術素養是分不開的。而我國的會計人才教育大多局限于財務會計方面,對管理會計上的教育相對匱乏。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非常需要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方面都具備的人才,這就需要事業單位內部對職工的培養。相關單位應根據國家會計準則變化以及科學技術要求等為干部提供綜合素質學習培訓,幫助干部在思想和工作方面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干部掌握先進的思想和能力,才能推動提升單位的整體水平。只有培養一批具備綜合會計素質的人才隊伍,才可以把管理會計的必要性在事業單位里完整地體現出來。
事業單位的資產處置上應當建立嚴格的審批處理流程,不論是出租還是出讓,都要先通過各部門責任人的審批簽字后才能執行,同時要嚴格把握單位名下處置資產的動向,避免資產流失不明,妨礙管理會計工作的實施。事業單位內部各分支部門間要提高溝通效率,不論是否為會計工作人員,都應對財務管理工作持有嚴謹的態度,干部之間相互督促相互學習才能保障財務數據更加準確客觀,后續制定成本控制、決策計劃等工作也能順利地開展。
(二)制定科學的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制度
建設科學的管理會計制度首先要從國家最新發布的政策文件著手,與國家追求方向保持一致,以各政府單位制定的規章政策為基礎,再建立與本單位具體工作內容相符的內部法規制度。國家需要重視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實施情況,對于違背會計準則、管理會計不到位的事業單位予以相應的處罰整改,例如警告、批評、罰款等方式讓各單位提高對管理會計的重視。上級主管部門要根據具體的管理會計規范指導下級單位,并且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干部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工作人員摒棄陳舊的工作理念和思維方式,認識到管理會計工作是單位發展的基石,在遵循各項規章制度要求下,把各項管理會計工作盡可能處理得完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會計人員及相關基層干部都需要掌握基礎的會計意識,管理會計貫穿于整個單位工作的全過程,因此基層干部也應充分參與進管理會計當中。加強部門間的協調溝通,財務關系到單位運作,財務數據的及時性和真實性都要求部門間干部的協作配合。
另外,資金管理是管理會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加大資金管理力度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目標。事業單位的資金與資產不僅僅屬于單位所有,部分資產也作為國有資產,若管理不當會嚴重影響單位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形象。第一,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有著非營利性的特點。但這并不代表事業單位不需要資金管理,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包括合理編制預算、高效配置資金等方面,確保單位在正常且充足的資金流轉下經營運作。所以,會計部門要重視對資金監管和資金保障工作,掌握單位資產動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第二,在建設單位管理會計制度時,會計人員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單位情況的內部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等,讓資金集中化管理的同時又能夠多元地應用于各環節中。第三,管理會計的崗位并非單一設定的,而是需要多崗位間合作制衡,共同為管理會計工作服務。管理部門要明晰各會計崗位的職能與責任要求,堅定地執行會計崗位責任制,把資金管理工作分配落實下去。在會計信息傳遞過程中,將保密作為第一要求,推動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同時也要注意各人員的工作權限設定,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提升管理會計工作的執行水平
會計管理工作所包括的事前的預算控制、事中的權責到人以及事后的績效考評等方面都需要不斷地規范化。在事前準備中,事業單位預先制定符合單位情況的預算和成本方案,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以方案為指導,嚴格控制預算和成本,加強資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單位決策實施的穩定性。在事中執行時,要積極發動單位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作用,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并且在每一步驟中設立追蹤機制,以便于單位及時了解資產動向,把控資產不當損失的風險。在事后評價中,要建立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績效管理同樣是預算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績效管理可以幫助預算設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預算的計劃、實施和評價過程中設立評價機制,保證整個預算工作不偏離軌道且有序進行,加強單位資金使用的高效性和經濟性。在內部控制方面也應該設立考核評價來規范工作的實施,基于內部控制的各段關系建立考核指標,以完成程度、必要程度為標準打分。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內控關系的制衡、內控指標的完成等層面多方位考慮,打造更加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利于會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開。最后根據考評結果執行適度的獎懲措施,調動干部未來工作的積極性,也要對考核結果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反思,讓干部的績效追求和價值追求與單位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共同進步,提升管理會計工作的執行水平。
此外,要求制定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事后監督機制,包括內部督查、外部審計和社會監督環節,如此不僅可以加強監督效果,還能保證會計工作的謹慎實施,提高管理會計工作內容的透明性。管理會計雖說是單位內部工作的分支內容,但其流轉于每一個工作環節,管理會計是否合規準確決定了一個單位的工作體系是否完整高效。每一名工作人員都應虛心接受監督意見,并按照要求不斷整改完善。
結語
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特點是其管理會計工作區別于其他營利性企業的根本原因,但即便如此,事業單位同樣需要管理會計崗位,并且相關的會計工作也需要完整的體系和有效地執行。目前市場改革的大環境下,事業單位管理會計要作為市場的一分子,積極幫助單位適應改革浪潮,與市場保持同步。其一,對單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使企業有堅實的內部治理體系,謹防內部資金管理混亂;其二,建設科學的管理會計制度,幫助事業單位干部在工作時有規范性的參考,同時輔以教學培訓,加大人才儲備;其三,提升管理會計工作的執行水平,使基礎環境和上層建筑相輔相成,在預算管理、內外監督和績效考評上完善管理會計工作體系,提高資金管理效率,在內部單位經營、外部社會服務上發揮多重作用。
總而言之,優秀的管理會計工作是事業單位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其在提高行政事務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干部辦事的綜合素質,各單位要意識到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合理運用其工作職能。當前的會計管理工作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等待各單位去解決,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地參與到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中,推動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普及管理會計的應用,拓寬管理會計的新視野。
參考文獻:
[1] ?呂學剛.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7,(21):186-187.
[2] ?趙偉.對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應用問題的分析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8):241.
[3] ?孫潔.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J].中國外資,2014,(10):248-250.
[4] ?韓小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211-214.
[5] ?劉永澤,況玉書.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4,(2):28-34.
[6] ?劉敏.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應用中的限制因素與對策[J].納稅,2019,(3):129.
[7] ?李庚.淺議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應用[J].納稅,2018,(33):63-64.
[8] ?袁秀娟.加強事業單位內控建設推進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J].納稅,2018,(3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