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容
摘 要:論證式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參與過程,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提出主張,并且為主張辯駁。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將論證式教學方式融入其中,最大程度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因此本文圍繞著高中生物教學中論證式教學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有效學好生物,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論證式教學;高中生物教學;運用方法
近年來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的模式就是向學生傳遞知識。隨著素質化教育的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也關注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缺乏了調動學生主動性的策略。這時論證式教學法應運而生,論證式教學通過論證活動和課堂的有機結合,讓學生經歷和科學家探究一般的過程,通過對資料評價提出主張,再進行辯駁,幫助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的突破傳統生物課堂教學的單項知識傳遞,讓學生可以高效投入課堂學習中,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定要高度關注。
一、論證式教學法的含義和重要作用
(一)含義
論證是所有學生根據相關的問題,借助科學的方法收集證據來進行解釋評價。通過自己思維和他人思維的互動過程,幫助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進步。在論證中,包括了主張、資料、論證、支持、質疑和辯駁六大部分。這種教學模式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所提出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本質提升[1]。
(二)作用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論證能力有著突出的作用。論證能力作為當前素質化教育背景下,要求學生必要掌握的一個重要能力,高中生物學科涵蓋了很多基礎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通過學生的辨析,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圍繞不同的生物情境做出正確的回答。另外通過論證鍛煉,學生的思維在論證過程中,對邏輯思維要求能力極高,學生不僅要堅持自己的觀點,還需要強烈的論據做支持。在明確一件事情是什么之后,還要通過為什么來進行指正。利用不斷的論證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發展。最后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在生物課堂上是被動地傾聽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通過論證式教學的開展,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二、論證式教學在高中生物運用的原則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的論證能力得到培養,將論證式教學有效地融入生物課堂,就要堅持以下原則:首先啟發性原則,通過論證問題的設置,給予學生啟發,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回答。其次引導性原則,在開展論證活動時,有些學生會抓住重點,論證不夠深入,論據不充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老師要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學生點撥,讓學生能夠整理思路,提高自己的論證能力。最后鼓勵性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論證的行為,就是值得老師肯定和鼓勵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通過語氣、動作、眼神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論證式課堂教學中,對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
三、論證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圍繞著高中生物學科的情況,當前高中生物存在教學內容諸多,時間較緊的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論證能力,幫助論證式教學法有效地應用課堂,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優化課堂組織,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推動論證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
(一)氛圍引導,問題情境創設
通過矛盾、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知識沖突,讓學生的論證熱情被最大程度的調動。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所學知識的回憶,幫助論證中的論據得到最大程度的充實。在矛盾的問題情境中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將生物知識和社會熱點問題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在了解知識論證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對生物知識有正確的認知。
例如在高中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第4章《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
在這章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圍繞著基因這個核心點問題,創設矛盾的問題情境,隨著對基因的研究,轉基因食物基因工程得到了應用,那么現在市面上流行的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國家發展基因工程這個行為是不是必要的?通過這個問題進行論證,學生們就可以充分地意識到,基因工程本身有利有弊。在不同領域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做好把控,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基因工程為社會發展所服務。否則一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會給整個社會的穩定帶來威脅。
(二)優化組織,融入多種方法
當前高中生物課堂上,通過優化課堂組織形式,可以幫助學生的論證體驗得到良好的發展[2]。老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話題論證的難度,選擇合適的形式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和分大組討論,來活躍課堂氣氛。另外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翻轉課堂形式進行論證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論證問題后,通過課下論據的搜集來展開辯論活動。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融入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問題鏈模式引導,借助游戲化途徑驅動,幫助學生對生物學習有更大的興趣。
例如在高中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第2章《細胞工程》第1節植物細胞工程、第2節動物細胞工程和第3節胚胎工程,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這三個章節是按照順序進行學習的,學習完成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行來對比植物細胞工程、動物細胞工程和胚胎細胞工程各有什么不同,通過找到之間的不同點,再找到其中蘊含的內容。這樣的問題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中知識點的異同點進行對比分析。然后結合第4章《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中的克隆問題分析:老師可以將問題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克隆是有利還是有弊,另外禁止生殖性克隆的做法是否正確。學生可以調動之前所學習到的知識,聯系生物進化的相關內容來對具體的克隆進行辯論。在第一個問題中,克隆的利弊需要結合特定的事情來進行討論。而在第二個問題中生殖性克隆是違背社會倫理,還會產生安全隱患的。所以禁止生殖性克隆的做法是正確的,它不符合生物進化的規律,會擾亂整個社會的秩序。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課堂上借助論證式教學法的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論證過程中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和回顧已經學習的內容,幫助生物教學取得突出成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將論證式教學法的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鄭紀美.高中生物論證式教學策略實踐研究[J].求學,2021(03):23-24.
[2]林平.論證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