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博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接收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患者40例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將患者手術前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活動評分量表進行比較。結果:所有患者術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并且術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活動評分量表均高于手術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與應用于膝關節多韌帶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關鍵詞】關節鏡;有限切開;膝關節多韌帶損傷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y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
MENG Fanbo
Shandong Wendeng orthopedic Yantai hospital, Yantai, Shandong 264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rthroscopy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 Methods:We selected 4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in our hospital in 2020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All patients received arthroscopy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cision treatment. Activity score scale for comparison.Results: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ll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surgery, and the postoperative knee joint function score scale and activity score scal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rthroscopy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cision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
【Key words】Arthroscopy;Limited incision;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
膝關節多韌帶損傷是由膝關節囊的松弛和虛弱引起的。關節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韌帶和肌肉。內側副韌帶是最重要的,位于股骨內側髁和脛骨內側髁之間。有兩層深纖維和淺纖維。淺層為三角形,非常堅硬[1]。深部纖維與關節囊融合,部分與內側半月板連接。外側副韌帶起始于股骨外側上髁,遠端為肌腱結構,將與二頭肌肌腱形成一個組合肌腱結構,并連接到腓骨頭[2]。外側副韌帶和外側半月板之間有一個滑動囊。當膝蓋伸直時,兩側的副韌帶將彎曲并收緊,無內收、外展和旋轉。當膝關節彎曲時,韌帶逐漸放松,膝關節內收、外展和旋轉也增加。本病患者常合并骨折、半月板軟骨損傷、周圍膝神經和血管損傷。因此,常規治療治療可導致非常嚴重的膝關節功能障礙,手術治療后很難恢復膝關節功能。本次研究主要為了分析探討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20年接收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患者40例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30歲~69歲,平均年齡(43.31±3.41)歲,右邊膝蓋損傷21例,左邊膝蓋損傷19例;交通傷18例,高處墜落傷14例,其他外傷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常規消毒麻醉后,關節鏡下用4股自體對側腘繩肌腱重建后交叉韌帶斷裂(PCL)。選擇自體骨進行移植和重建。半腱肌腱和半腱肌腱用肌腱拔除器取出。采用雙股肌腱作為移植物,長11cm,直徑9mm。30%的脛骨和髕骨瓣用于髕腱骨移植,體積為25mm×10mm×7mm左右。重建后交叉韌帶斷裂后,重建前交叉韌帶損傷,建立脛骨和股骨通道,放置并固定移植物。然后,通過關節鏡檢查半月板軟骨損傷,并修復撕裂部位。無法修復的部分被移除。術后用壓力繃帶包扎。患者被告知進行鍛煉以恢復肌肉功能。術后2d拔除引流管,4周后進行屈伸訓練,6周后在輔助支撐下進行步行訓練。
1.3 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臨床癥狀進行監測,臨床癥狀包括關節疼痛指數、關節浮腫指數、關節功能障礙指數、早上僵硬時間、15 m步行時間。②通過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Tegnre活動評分量表對患者手術前與手術后的膝關節康復的情況進行比較,分值在0分~100分,測量時間在5min以內,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恢復情況越好;Tegnre活動評分量表分值為0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混著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手術前后臨床癥狀改善對比
將患者手術前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比較,所有患者術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采用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Tegnre活動評分量表對患者手術前后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比較,術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活動評分量表均高于手術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膝關節多發性韌帶損傷患者膝關節內的前后交叉韌帶(也稱為交叉韌帶)起始于脛骨髁間隆起的前部,止于股骨外側髁的內側和下部;后交叉韌帶起始于脛骨髁間隆起的后部、前部、上部和內側,終止于股骨內踝外側[3]。無論膝關節是伸直還是彎曲,前后交叉韌帶都是緊張的。前交叉韌帶阻止脛骨向前移動,后交叉韌帶阻止脛骨向后移動。大多數膝關節多發性韌帶損傷的患者都有外傷史,其中大多數是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并且大多數是運動員。有時,當他們受傷時,可以聽到韌帶斷裂的聲音,并且由于劇痛,他們無法繼續移動或工作。膝關節腫脹、壓痛、滲出(血)、膝肌痙攣,患者不敢移動膝關節,膝關節處于強迫姿勢,或伸直或彎曲,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斷裂處有明顯壓痛點。直接暴力,如從高處墜落和車禍,也可直接導致韌帶損傷或其他損傷,如骨折。韌帶損傷常合并膝半月板損傷。
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關節鏡治療,一是關節鏡檢查診斷;其次,設計了相應的治療方案:半月板縫合或成形、等離子熱療或交叉韌帶重建、外側副韌帶重建或修復、撕脫骨折復位固定等。關節鏡結合有限切口可及時進行重建手術,可防止術后關節活動性喪失,為膝關節其他重要組織的愈合創造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關節活動范圍的喪失。同時伴有相關神經節囊及韌帶組織瘢痕攣縮,使可修復韌帶損傷失去修復機會,并且患者術后患膝功能及穩定性恢復較好。本次研究報告中所有患者都接受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結果顯示,所有患者術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并且術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與活動評分量表均高于手術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是在關節鏡結合有限切口的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血管和神經損傷的治療,二是手術時機的把握。手術應在患者受傷后8h內進行,血管修復效果最好。過早操作將導致暴露關節囊沖洗液。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率可能增加。韌帶重建通常使用人工韌帶或同種異體肌腱,但它們可能傳播疾病和免疫排斥反應,而且價格昂貴。韌帶重建和修復的順序應遵循關節由內而外、前交叉韌帶前PCL、股骨至脛骨的原則。同時,移植韌帶應具有張力,以避免移植物固定不穩定。術后患者應進行合理的功能恢復鍛煉,提高手術成功率。
綜上所述,關節鏡結合有限切開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可以促進患者身體康復速度,值得推廣與應用于膝關節多韌帶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1] 王高峰.關節鏡下手術對膝關節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進行治療的效果[J].系統醫學,2019,4(21):103-105.
[2] 陳慶元,肖文煥,王天乒,等.關節鏡輔助分期手術治療膝關節多韌帶損傷合并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21,36(2):194-195.
[3] 楊兆飛,齊泉.關節鏡微創與傳統切開手術治療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傷殘醫學,2020, 28(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