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友 李詩紅 曹彤

摘要:目的:探討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影像特點以及術前診斷甲狀腺結節性質的價值。方法:選取2019.3-2020.10期間就診于我院的甲狀腺結節患者,根據其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將其分成良性組與惡性組,以回顧性分析的方式分析其超聲影像特點以及術前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結果:采用超聲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符合率較高,在縱橫比、內部回聲、邊界、形態、微鈣化以及血流信號方面存在較大差異,P<0.05。結論:術前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患者采用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為后期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超聲診斷;影像學特點;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甲狀腺疾病,大多數患者是良性甲狀腺結節,定期隨診觀察即可,而部分患者為惡性甲狀腺結節,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惡性甲狀腺結節發展較為緩慢,若能夠早期診斷并進行對癥治療可提高其預后效果。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診斷甲狀腺結節性質方面取得了較高成效,可通過超聲診斷觀察結節形態、邊界、回聲、微鈣化及血流信號等進而判斷其良惡性[1-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影像特點以及術前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現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480例就診于我院的甲狀腺結節患者,根據患者術后病理診斷將其分成良性組與惡性組,其中良性組314例,男女比例173:141,年齡21-79歲,均齡(50.12±1.03)歲;惡性組166例,男女比例97:69,年齡22-78歲,均齡(50.32±1.14)歲,惡性組中有132例甲狀腺乳頭狀癌,34例甲狀腺濾泡狀癌。所有患者均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配合,排除進行過放射性碘治療者、術前服用對甲狀腺功能有影響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三星WS80A,三星RS80A,百盛TWICE),設置超聲探頭頻率為7.5Hz。患者取仰臥位,將頭向后仰,將頸前區受檢部位暴露出來,采用超聲探頭以灰階超聲橫縱切面對甲狀軟骨下方到支氣管兩側甲狀腺雙側葉底部進行全面掃查。詳細記錄甲狀腺包膜、大小、內部回聲狀況、上下動脈血流狀況,查看患者甲狀腺結節邊緣是否規則、邊界是否顯示清晰、淋巴結是否轉移、是否有微鈣化以及回聲強弱等,檢查的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動作有利于更好的觀察其甲狀腺結節活動度。
1.3觀察指標
(1)對比超聲檢查符合率。(2)分析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超聲影像特點。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版本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型數據用x±s表示,用t值檢驗;計數型數據用%表示,用x2檢驗, P<0.05代表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對比超聲檢查符合率。
經超聲檢查,有271例良性甲狀腺結節,符合率86.3%;有147例惡性甲狀腺結節,符合率為88.6%,其中120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符合率90.9%;27例甲狀腺濾泡狀癌,符合率79.4%。
2.2分析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超聲影像特點。
良、惡性患者在縱橫比、內部回聲、邊界、形態、微鈣化以及血流信號方面存在較大差異,P<0.05,如表1。
3 討論
對于甲狀腺結節患者其診斷的關鍵就是能夠準確的判斷其良性還是惡性,超聲診斷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檢查方式,通過超聲檢查可清晰的看見結節的大小、數量、部位、邊界、形態、是否鈣化、內部回聲以及血流信號等,通過這些影像學特點可做進一步的鑒別診斷。超聲檢查采用高頻超聲探頭,具有較高的分辨率,操作簡便、無創,能夠重復檢測,對于1mm左右的結節能夠清晰的顯示出來,對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具有重要的意義[3]。
本次研究中超聲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符合率較高,在縱橫比≥1、內部低回聲、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微鈣化以及血流信號等方面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采用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通過縱橫比、邊界、回聲、形態及血流信號等影響特點判斷其良惡性,可為臨床診斷與后期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孫鑫宇. 超聲下甲狀腺結節內鈣化對良惡性結節的診斷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 v.4(12):175-176.
[2]方娣, 姚曉漫, 孫文靜,等. 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及其診斷價值分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0, 020(001):158-161.
[3]賴智敏, 揭朝霞, 葉容茶,等. 超聲與CT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20, v.29;No.175(0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