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摘要:目的:探討和觀察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上,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干預的臨床效果和應用價值。方法:擇取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78例小兒肺炎患兒,將所有患兒的資料順序進行隨機排序,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9例患兒,其中對照組患兒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治療,觀察組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對比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經過不同的治療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經過SPSS對比后提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上,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干預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且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研究和推廣應用。
關鍵字:鹽酸氨溴索 霧化吸入 小兒肺炎 應用價值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22.13+5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小兒肺炎屬于一種支氣管慢性炎癥疾病,該病的發病機制主要和細菌病毒以及季節因素有關,一般多發于嬰幼兒群體,主要癥狀可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以及喘息等,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到患兒的生命健康[1]。目前臨床上對于小兒肺炎主要是采用物理藥物治療的方式,從而達到改善患兒的肺功能的目的[2]。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討和觀察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上,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干預的臨床效果和應用價值,先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擇取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78例小兒肺炎患兒,將所有患兒的資料順序進行隨機排序,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9例患兒,其中對照組患兒(男51例,女38例,平均年齡(2.16±0.47)歲)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治療,觀察組患兒(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齡(2.25±0.39)歲)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經過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兩組患兒均采取抗感染、補充氧氣以及攝入營養等常規治療干預。對照組患兒給予鹽酸氨溴索(國藥準字H20041473,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射治療,注射方式為靜脈注射,注射劑量為7.5mg/次,2次/天,以一周為一個療程。觀察組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需要鹽酸氨溴索注射液15ml與10毫升的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制成霧化液,然后將霧化液加入到霧化器中,設置好參數后采取面罩吸入,每次治療時間為20分鐘,2次/天,以一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肺功能指標包括了 VT、PEF、VPEF/VE三個值,其中值越高表示患兒的肺功能越好。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了惡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
觀察組患兒的VT、PEF、VPEF/VE值分別為(8.24±1.36)ml/kg、(68.21±8.79)ml/s、(39.14±4.83)VE/%,對照組患兒的VT、PEF、VPEF/VE值分別為(7.03±1.32)ml/kg、(55.38±8.11)ml/s、(29.84±4.55)VE/%。可見,觀察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t=6.023,P=0.001;t=10.120,P=0.001;t=13.222,P=0.001),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患兒發生惡心嘔吐3例、腹痛1例、食欲不振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87%;對照組患兒發生惡心嘔吐7例、腹痛4例、食欲不振6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10%,可見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x2=5.405,P=0.02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肺炎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支氣管疾病,導致小兒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體微生物進入兒童體內,致使兒童發生對藥物過敏或者損害了免疫功能等這些理化的因素[3]。面色蒼白,呼吸困難以及咳嗽,咳痰是感染小兒肺炎的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癥狀[4]。目前臨床上對于小兒肺炎主要是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來達到改善患兒癥狀的效果,但根據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療方式可能導致治療效果也有差異,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討和觀察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上,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干預的臨床效果和應用價值。
鹽酸氨溴索是由氫元素以及氧元素所構成的具有對氧自由基有清除效果的氫氧化物,并且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調節作用,如可以適當控制在細胞漿內的鈣離子濃度,并且鹽酸氨溴索可以抑制炎癥介質,讓肺泡的結構變得正常[5]。在小兒肺炎的臨床醫用領域中,因為這種藥物可以讓在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質合成得更加迅速,從而防止肺泡不斷變小失去功能,而且還可以抑制肺組織中的氧化反應從而保護肺組織結構不被損害。霧化吸入主要是通過壓縮空氣,使得藥物呈現液霧的形態,相對于靜脈滴注來說,能夠較高的發揮出藥物的作用面積,從而達到更高效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上,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干預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且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研究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石維超,高琳英.胸部創傷合并肺損傷術后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效果及對肺部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02):35-38.
[2]朱莉莉,周俊霞,張利敏等.探討新生兒肺炎治療中運用多巴酚丁胺聯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的臨床效果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1,34(10):1484-1487.
[3]齊欣.鹽酸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01):78-79.
[4]王苗.鹽酸氨溴索聯合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對新生兒肺炎臨床效果及動脈血氣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20):104-106.
[5]陳淑香,陳晨,李朝暉.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20,21(0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