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君


摘要:目的:探索和找尋延續性護理模式在患有慢性衰竭的老年患者群體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科室曾經接收給予治療以及護理的100例慢性衰竭老年患者,設置為觀察組50名老年慢性衰竭患者及對照組50名老年慢性衰竭患者。對照組:對于患者給與常規護理并無其他;觀察組:對于患者給與延續性護理及跟蹤觀察后續情況。觀察并比較兩者的護理后生活質量以及對藥物依存性,統計并記錄后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明顯在各個時間段的服藥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已記錄的數據中展示出高于對照組的生活質量,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是在老年慢性衰竭患者群體中顯得尤為重要的一種護理方案,患者的生活質量由此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護理干預;老年慢性衰竭;慢性衰竭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隨著我國人均GDP的增加和我國醫療水平的顯著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形勢逐漸嚴峻的情況下,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時有發生。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會出現治療時間長,病程綿長經久不愈,容易發生衰竭的危急情況,容易伴隨病人的病態心理。具體表現為焦慮,急躁和憂郁等情緒的爆發,患者嚴重時會出現臨床并發癥,對其本人及其家屬造成生活上的困擾[1-2]。因此,老年慢性衰竭患者會在長期醫療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選擇回到家中及附近的社區醫院進行后續的治療以及護理,但因醫療知識的缺乏,會出現不正當的護理,這種行為常常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擾。因此對于老年慢性衰竭患者來說延續性護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護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100例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納入患者為我院接收診治的100例老年慢性衰竭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平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觀察組50例,男27,女23,年齡58~81歲,平均(65.28±2.41)歲,高血壓15,冠心病21,糖尿病14;對照組50例,男25,女25,年齡60~79歲,平均(66.24±1.89)歲,高血壓18,冠心病15,糖尿病17。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進行干預,為患者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對其情況進行嚴格把控,根據個人情況的差異進行相對應的個人常規護理,護理應在患者出院后截止。
1.2.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給予延續性護理進行干預,首先在患者入院后開展患者教育,包括健康講座,護理專項講解等內容,同時根據患者個人體質的差異以及其個人病情的不同,制定詳細的個人專屬的護理方案。患者出院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并且對其個人以及其家屬進行護理指導,以確保護理方案能夠延續性使用。出院后,為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以及心理診療,做到時刻跟蹤患者情況,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免費的醫療及護理方面的咨詢,我們應當到社區到基層去進行定期的健康講座以及討論,將醫療以及護理知識教授給群眾,真正做到有效的延續性護理。
1.3觀察指標(1)服藥依從性;(2)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資料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分析;服藥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臨床療效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服藥依從性比較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在各階段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的三種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3討論
現如今在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老年人慢性疾病更是其中較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受到廣泛關注。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后,從心理以及生活上更加依賴子女以及他人的照顧和養護,因此在老年人慢性疾病發展為衰竭后,更加必不可免的成為家庭的重擔[3]。
在此時,對于老年人慢性衰竭的延續性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患者入院治療時,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識科普,為患者建立起詳細的健康檔案,將患者各項信息準確記錄在內,以便于對患者的個人情況及疾病發展的掌握,能夠針對其個人的情況針對性的定制治療以及護理方案,避免因在家中疏忽對老人的關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致使其病情反復甚至加重。
延續性護理在如今社會并沒有被重視,大多數人都對其持觀望態度,并不能將其貫徹落實到生活當中去,因此在社區和基層開展對于延續性護理的宣傳以及健康知識的普及就成為首要的選擇,將知識潛移默化的講授給群眾。增加其對于醫療知識的了解,對治療的信心和對生活的信心。
本次研究在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對比中,得到結論,延續性護理在老年慢性衰竭患者群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幫助醫生監督管理患者的病情,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患者的精神壓力,從而提高其對生活的滿意度,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我國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將得到顯著的提高。
因此,我們應該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延續性護理模式和大力支持延續性護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顧塞霞.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在老年慢性并病人護理包中的應用[A].健康導報.醫學版,2012,(2):1632-5281.
[2]郁玲芝.延續性護理模式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討[J].醫學信息,2019,32(12):334-335.
[3]席靜文,張瑩,董鳳嬌,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在腦卒中病人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