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媛媛


摘要:目的 觀察助產士門診優質護理服務對孕婦產檢依從性與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從我院助產士門診產檢的孕婦中選取150例進行觀察(2019.1-2021.12),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比組(常規護理)和研究組(優質護理服務)各75例,對比兩組孕婦的依從性與滿意度差異。結果 研究組總依從率(94.66%)及護理滿意度(89.33%)均明顯高于對比組(69.33%、56.00%),P<0.05。結論 為助產士門診產檢的孕婦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促進孕婦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助產士門診;產檢;孕婦;優質護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妊娠期孕婦接受系統的產前檢查,可有效保障母嬰健康,預防遺傳性疾病和嚴重畸形等新生兒出生缺陷,爭取理想母嬰預后[1]。目前臨床已將孕前檢查作為提高孕婦及新生兒生存質量、保護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孕前檢查雖然效果顯著,但由于不同孕婦對健康的要求各不相同,且多數孕婦缺乏自我保健意識,遵醫囑行為及認識不強,導致臨床提升門診產檢孕婦建卡制度及依從性的難度較高[1]。有學者[2]發現,優質護理服務作為常規護理的優化措施,可全方位與孕婦及家屬展開溝通,將工作范圍延伸至院外,第一時間解決產婦疑問,有利于護患關系的構建。優質護理應用后,可有效提高孕婦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本文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助產士門診產檢孕婦中,取得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助產士門診產檢的孕婦中選取150例納入研究(時間2019.1-2021.12),按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各75例。對比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41±5.51)歲,其中初產婦38例,經產婦37例;研究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43±5.52)歲,其中初產婦33例,經產婦42例。收集、統計兩組孕婦的基本資料,確認兩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精神正常者;②認知功能正常者;③孕婦及家屬均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者;②不愿配合本研究者;③無法正常溝通者。
1.2 方法
(1)對比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僅給予孕婦常規產前檢查,并口頭交代其產檢時間。
(2)研究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助產士產前門診管理小組,并由資深助產士擔任組員,規范小組護理體系及規章制度,要求組員以此標準工作,同時將護理服務小組細分為監督組與實施組,護士長領導監督組,主要負責護理指導與監督工作;實施組則負責將專業技術以多種形式、途徑傳授予護理工作人員;定期對組員進行技術培訓,以此增強組內成員的服務意識及專業水平,保障優質護理輸出;②借助多種信息宣傳平臺,向產婦講解基本的妊娠知識,明確孕婦在妊娠期間需要采取的配合行為,以此提高孕婦定期檢查的依從性;③每日及時錄入門診產前檢查孕婦的建卡資料,根據醫生填寫的預約時間,以短信方式提醒孕婦下次產檢時間及注意事項,同時每周檢查建卡資料,找出本周未按期產檢的孕婦及近期需進行產檢的孕婦,以短信或電話方式再次提醒;④制作含有聯系方式、乘車方式及QQ群號的科室聯系卡,發放給所有建卡孕婦,安排專門的門診護士24h接受咨詢,以便特殊情況下可安排產婦及時就診;設立微信或QQ群,指導產婦進群,由資深助產士輪流擔任解答、咨詢者角色,為助產士與孕婦之間搭建和諧的交流平臺;⑤在口頭宣教的同時,定期組織孕婦參加健康知識講座,內容以產檢項目、產檢結果認識等孕期及產檢知識為主;將孕婦劃分成不同批次,邀請其參與孕前課堂,由資深助產士對其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發放教育資料和課程表,免費為孕婦安排產前知識講座,并對孕婦的產檢結果進行分析,明確潛在風險因素,積極制定應對措施。
1.3 觀察指標
(1)采用我院自擬依從性調查表,將調查結果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3個級別,統計兩組孕婦的依從率,并進行對比??傄缽穆?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2)采用我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將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3個級別,統計兩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并進行對比??倽M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軟件SPSS 23.0分析及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的依從性對比
經比較,研究組總依從率為94.66%,明顯高于對比組的69.33%,P<0.05,詳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比較,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89.33%,明顯高于對比組的56.00%,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作為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優化護理措施,在應用于產檢門診后,有利于孕婦按時產檢依從性及知識知曉率的提升,護理評價高,可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產婦身體素質,還能提升護理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3]。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護理模式也在不斷進步,臨床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逐漸提高。常規護理模式難以滿足新時期下產婦需要,作為新時代的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更加專業、與時俱進的業務能力,展現更高的工作素質,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4]。
本次研究,為研究組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通過成立門診管理小組,并將小組細分為監督組與實施組,由組內成員積極落實科室護理職責及規章制度;由護士長負責監督落實情況,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與技術水平;積極宣傳產檢重要性及妊娠知識,及時錄入孕婦的建卡資料,于當日或臨近預約時間下發信息提醒患者;制作科室聯系卡方便孕婦24h咨詢,特殊情況可及時就診;為產婦構建和諧的交流平臺,便于其分享妊娠經驗,交流妊娠期間產生的問題;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以孕期及產檢知識為主,將孕婦劃分不同批次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對產檢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潛在風險因素積極制定防范措施。最終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總依從率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證實了優質護理服務的優異性。分析原因:優質護理服務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優化措施,其在門診階段安排護理人員與孕婦溝通,在產婦出院后提供咨詢服務,有效解決孕婦在孕期產生的疑問,同時還能將工作范圍延伸至院外,積極跟進孕婦的院外情況,護理評價高,有助于護患和諧關系的構建。通過加強護理人員與孕婦之間的溝通,穩固孕婦群體,還能增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及自身專業水平,促進醫院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提升,應用價值高[5-7]。
綜上所述,對門診產檢孕婦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孕婦依從率,為其日后順利生產奠定基礎,護理評價高,值得推薦與運用。
參考文獻:
[1]王月,許云清,劉勇,等.45所三級醫院門診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現況[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1,28(3):245-248.
[2]劉志清,徐國峰,肖海威.門診開展中醫多學科協作診療的實踐[J].護理學報,2020,27(16):17-20.
[3]唐俠,包滿珍.門診護士和病人對優質護理服務認知情況的比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1):139-141.
[4]宋美毅,李賢,王永鋒,等.某省36所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評價及改進[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0,27(5):479-482.
[5]吳麗芬,楊艷林,熊莉娟,等.對基層醫院優質護理精準幫扶及成效[J].護理學雜志,2020,35(15):63-65.
[6]孔玲玲,吳海英,應爭先,等.基于提升患者感受理念的護理服務體系構建與評價[J].中國醫院,2020,24(5):76-78.
[7]成翼娟,陳忠蘭,谷波,等.我國護理管理20年的發展變化與展望[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9):1283-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