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黃日暖

自“雙減”政策頒布以來,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南校區深入開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提升課后服務質量的工作,通過“繼往開來,深高特色”“課程育人,多樣選擇”“家校社聯動,全員育人”“教學評一體,提質增效”這“四張名片”的打造,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
南校區屬于初中,課后服務由來已久,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從“專業化培養”到“普及化服務”,從“精準化培養”到“多樣化選擇”,從“課程育人”到“家校社全員育人”,在服務規模、服務時間、服務內容和管理方式上不斷迭代完善,探索出了一條家、校、社多方協同育人的課后服務模式,真正體現了面向人人的教育公平。
1997年創辦的南校區,為了創特色打品牌,組建了三團兩隊,即合唱團、舞蹈團、交響樂團、游泳隊、健美操隊。同時開發學科拓展類課程,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后來按照這種模式孵化了戲劇社、科學院等。
2015年,南校區成為深圳市四點半活動的試點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天健康運動一小時。
2021年,南校區開始成為深圳市課后服務第一批試點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自主學習課程,主要包括“自主作業、自主閱讀”類課程,重構學生在校活動時間、優化服務內容、力求將接送難、看管難的“民生痛點”轉變為“教育亮點”。
其中的核心,便是基于共享的協同育人課后服務模式。
南校區課后服務依托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充分利用學校所在的香蜜湖社區公共資源,通過共享資源讓服務的課程種類更加專業化、多樣化、人性化。
共享集團化辦學資源。南校區依托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化辦學的優勢,打破學段、校際壁壘,高中優秀教師向下(初中)兼容、貫通輻射,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的學生。
集團特色3F課程,就是致力于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打通12年的育人路徑,打造多校區資源共享與教學聯動,著力培養創新拔尖人才。2021年10月,中心校區學生陸潼在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中取得全省第五名的優異成績,他在南校區就讀初一時就是學有余力的學生。化學本是初三才開設的課程,學校3F團隊的教師設計開發了“小小化學實驗家”的實驗課,學生可以在化學實驗室體驗有趣的實驗活動,比如滴水成煙、燃糖成蛇等,陸潼選修了這門課,他不但嘗試教師提供的實驗,還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自主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創新實驗,并和老師同學們討論實驗的可行性,他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間自己的化學實驗室。有了前期的探索和體驗,他逐步對化學產生了興趣和夢想,到高中走上化學競賽之路并出成績也是水到渠成的。
南校區沒有游泳館,但很多學生希望開設游泳課,于是,南校區和高中校區對接、在課后服務時間把選修游泳的學生用車送過去,游泳教練在泳池迎接他們,無縫銜接。雷打不動的堅持,培養了一批游泳小健將。比如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第6名俞李妍初中三年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共建家校社聯動資源。南校區充分利用社區、街道、學校周邊公共資源,積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促進家校合作、校社聯動,提供課后服務菜單,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共同助力學生成長。比如學校、社區、家長一起合作的調研項目,前期家長帶領學生在香蜜公園開設校本課程,涉及植物調查和研究、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職業規劃前瞻等內容,后期學校與社區共建,組織勞動實踐活動,主題為“我與城市共發展,我為香蜜獻言獻策”。經歷了確定調查方向,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處理調查數據,撰寫調查報告并在香蜜公園管理處向福田區城管局園林科、香蜜湖街道、東海社區黨委、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和教師代表進行調查成果匯報,真正體現了“實踐促新知、實踐促成長、實踐促擔當”的育人方向。
通過共享拓展整合各類資源的基礎上,南校區課后服務做到時間全覆蓋(周一至周五,每天提供兩節課后服務)、學生全覆蓋(面向全體學生,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內容和項目,供學生選擇)、內容全覆蓋,將課后服務的內容以課程化的模式輸出,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經過多年的摸索,每個特色課程都有成熟的課程方案,從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均進行多維度設計,為學生全面發展賦能。比如深圳高級中學的百合合唱團于1997年成立,具有“深圳文化名片”的美譽,以前面向全市招特長生,現在初中階段主要是面對南校區全體學生進行招募,提高班的學生直接進入百合合唱團接受專業訓練,基礎班的學生零距離感受大師的指導。南校區也會通過藝術節、學期末的匯報演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和舞臺,基礎班的學生若脫穎而出,也能升入提高班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為真正讓課后服務惠及社會、家庭、學生,促進學校提質增效工作的不斷改進,南校區做到“教學評一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重點關注“三率”即學生參與率、作業完成率、課后服務滿意率,發揮評價的正向反饋作用。2021年,學校曾對家長和學生做過問卷調研,結果是學生參與率100%、作業完成率82.3%、課后服務滿意率95.6%。通過掌握家長和學生對學校工作的評價,不斷改進學校的“雙減”工作,打通課后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觀察:課后服務是學校全面育人能力的試金石
課后服務,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效果是“連鎖”的:課后服務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續和補充,課后服務做好了,首先會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和效率,同時學校通過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課程,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人人有課程,人人有特長,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如此學生回家后就有更多的時間閱讀、鍛煉、做家務和陪伴家人,從而改善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最終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達到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后服務是學校全面育人能力的試金石。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南校區課后服務自實施之日起,便堅持“安全第一,作業優先,興趣為本,活動育人”的工作原則,逐漸走出了一條特色化、課程化、人性化、科學化的道路,形成了開展課后服務的四張名片,即“繼往開來,深高特色”“課程育人,多樣選擇”“家校社聯動,全員育人”“教學評一體,提質增效”,其做法有一定的示范意義。
(本文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責任編輯? ?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