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江
很多人知道“多氟多”,不僅因為這家中國上市公司打破“六氟磷酸鋰”的國際壟斷,挺起民族工業的脊梁,更源于這家企業的紅色情結。歷經二十余年探索發展,多氟多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以黨建為中心的公司治理之路,引領企業轉型發展。
黨建強,人心齊,企業興
黨建陣地是重要的精神堡壘,黨建工作抓好了、做實了,有利于凝聚員工人心,有利于提高整體素質,有利于推進企業發展。近年來,多氟多黨委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中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成為企業騰飛的“推進器”,也叫響了“黨建強、企業興”這塊金字招牌。
一是確立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將黨的領導寫入公司章程中,把黨組織內嵌到企業管理中,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證。
二是建立“交叉任職”制度,提升黨建工作融合度。全面推行黨委班子和經營管理層“交叉任職”,黨委委員全部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成員全部是黨委委員,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融合共進,通過建立黨組織與經營管理層雙向互動機制,把黨組織決定融入企業決策之中。
三是堅持四項培養,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人才優勢。積極發揮黨組織培養人才、善用人才、凝聚人才的優勢。首先把企業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其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再次把黨員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培養成先進標兵、勞動模范,最后把先進標兵、勞動模范培養成企業學習的榜樣,始終把組織建設作為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多氟多堅持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錘煉了隊伍,凝聚了人心,走出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發展路線。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強基工程等國家級項目22項。主持制訂、修訂了100余項國家、行業標準。“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登上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殿堂。
黨建強,企業興。多氟多2021年全年完成營業收入77.99億元,同比增長85.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9億元,同比增長2490.8%。僅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7億元,同比增長107.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3億元,同比增長355.54%,良好的經營業績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匯報。
抓創新,聚智才,建生態
技術創新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靈魂,抓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多氟多之所以干成了很多企業干不成的事,關鍵在于持續不斷地創新。
夯實創新平臺。多氟多在發展過程中著力打造創新平臺,擁有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創新平臺。牽頭組建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河南省氟基功能新材料創新中心,與鄭州大學共同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與河南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新材料產業學院。
引育創新人才。多氟多把“智才聚集”作為企業發展的三大柱石之一,堅持“引才、借才、育才”相結合。依托創新平臺筑巢引鳳,吸引高端人才。加強產學研合作,借智借腦,推動產業持續升級,與中科院7個研究所開展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與清華大學就微通道反應等前沿技術進行聯合攻關。暢通人才晉升通道,堅持“人人持證、技能上崗”,大規模自主開展7個職業9個工種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為基層人才打開成長通道。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催生了“閆春生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健全創新機制。機制創新是科技創新的活力之源,在投入機制上,公司研發費用穩固增長,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在激勵機制上,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度,創新項目及技術改造項目投產后,按節約成本的10%獎勵相關人員。多氟多把創新作為發展的邏輯起點,持續打造創新生態,建設適應企業發展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依靠“一體兩翼”凝聚創新力量。以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為統領,以鄭州大學智慧元素研究院和河南理工大學新材料產業學院為兩翼,整合河南省及國內外產業資源向多氟多聚集,同時“聯姻”清華大學等高端專業院校合作開發,為掌握新材料科技前沿技術持續發力。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當今人類社會正在從以傳統能源為主導的碳基文明向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硅基文明轉變,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蓬勃興起,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制造業的未來。
2016年12月,多氟多成立以董事長為組長的智慧企業建設與管理變革領導小組,完善組織保障體系,編制《數字化轉型五年發展規劃》,以“三智工程”(智慧企業、智能制造、智才聚集)為載體,打造涵蓋三個維度(組織維度、管控維度、過程維度)、九大要素(董、監、高、人、財、物、供、產、銷)的系統多維、互聯互通的智慧云平臺。
多氟多智慧云平臺以數字化工廠架構為基礎,應用開放的數據集成技術,以工程及基礎信息集成化、生產過程數字化、運營管理數字化為基礎,實現生產管理協同化、管理流程標準化、決策支持智能化。項目以IT基礎設施平臺為依托,搭建“5+1”云平臺,構建智慧管理駕駛艙。以SAP/ERP企業資源計劃為基礎平臺,圍繞智能設計、智能采購、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和智能市場“五朵云”,融合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布局和建設。該項目形成了董事長推動,主管副總負責,專職部門(智能信息部)執行,具體項目業務主導(業務副總牽頭,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的管理體制和項目執行體制,保障項目能夠管得到、做得牢、用得好。
通過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多氟多制造轉型升級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多氟多新能源鋰電池智能制造車間被列為“國家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標準應用”專項,同時參與國家鋰電池智能制造行業標準制定,氟化鹽生產線入選2018年河南省優秀智能化改造項目名單。多氟多成為河南省石化聯合會智能制造推進聯盟理事單位,獲得河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eworks“中國標桿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大賽“全國百強”等諸多榮譽。
新材料,新能源,新方向
目標明確、方向清晰、道路寬廣的多氟多,于2022年上半年迎來發展歷史上的高光時刻。上市10年,公司跨入百億俱樂部;承擔了國家級項目22個;六氟磷酸鋰挺起民族脊梁,成為利潤的中流砥柱。
通過22個國家級項目,多氟多同高手對話,與高手過招,既鍛煉了干部隊伍,也更看清了企業未來的方向。多氟多站在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高度進行能源體系研究,以新能源產業牽引新材料發展,打造“護城河”,以新材料支撐新能源產業發展,鞏固“根據地”。去年,河南省省長王凱調研多氟多時指出,多氟多是一個典型的新材料企業,建議公司要把“化工”變為“新材料”,為企業指明了產業發展的方向。隨后公司圍繞新能源組織專家召開“太行智慧能源實驗室建設研討會”,在“12345”戰略架構的基礎上,布局“制能依氫、行之有鋰、坐地為鈉”的多元化能源體系,對智慧能源實驗室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明確路徑。
用創新的確定性對待未來的不確定性,這是多氟多能夠與時俱進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要求企業要更加密切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解放思想、突破創新,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創新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卓越的企業黨建特色和良好經營業績迎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