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
摘? 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滲入“五育并舉”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班級管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文章基于“五育并舉”理念,指出了將其踐行于班級管理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五育并舉”理念;班級管理;實踐分析
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基礎。“五育并舉”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班級管理中踐行“五育并舉”理念,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一、“五育并舉”理念概述
“五育并舉”由我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旨在強調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都是教育事業不可偏廢的組成部分。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五育并舉”指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德育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格和品德,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智育就是培養學生的智力,促進其心智和腦力的發展;體育就是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精氣神;美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學會陶冶情操;勞動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踐行“五育并舉”理念的意義
“五育”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五育并舉”理念旨在全方位地培養學生、鍛煉學生,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在班級管理中踐行“五育并舉”理念,能夠打破當下對學生教育的限制,挖掘學生的多重潛能,從而幫助學生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開辟“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模式,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踐行“五育并舉”理念的策略
1. 德育管理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其進行正向引導,這是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關鍵。對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注重運用德育教育措施,如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傳統美德知識,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我國社會環境中的公序良俗和道德素質形成清晰認知,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的道德品質。通過德育管理可以持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引導學生重視班級集體。
2. 智育管理策略
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部分學生存在的消極學習問題,如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及時完成作業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導,結合實際案例教導學生重視學習,明確學習的重要性,使其通過不斷接觸正向的學習榜樣,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由此在班級內部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3. 體育管理策略
學生成長不僅要重視智力開發,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存在參與體育活動不積極、對于體育鍛煉懈怠等問題,這不利于班集體樹立積極向上的風貌,對班級管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班主任要從體育教學活動抓起,不擠占學校設置的體育課時,引導學生重視體育活動。另外,班主任可以借助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各類體育競賽活動,激勵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為班級爭取榮譽。由此可以將體育管理的必要性充分體現,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4. 美育管理策略
良好的審美觀是學生成長和人生發展的重要助力。但是,由于現代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導致學生容易在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形成錯誤審美觀。對此,班主任需要與家長、學生加強溝通,了解學生產生錯誤審美觀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學活動,通過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不盲目追隨潮流,提升審美能力,杜絕攀比和從眾。
5. 勞動教育管理策略
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是學生應當學習的重要內容,這些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責任意識,以及學會換位思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有些學生對學校組織開展的勞動課程不重視。對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對積極勞動的學生進行表揚,通過樹立勞動榜樣宣教勞動精神,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在班級內部形成奉獻、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為班級管理持續增效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五育并舉”理念需要班主任從學生出發,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立足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方面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引導學生正視德智體美勞,為班級管理打下良好基礎,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步青.“五育并舉”理念與學生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策略研究[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4).
[2]高小林,胡群.“五育”并舉理念下的學校體育變革新樣態[J]. 今日教育,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