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縣招企業、引資金,落項目、建基地,推動縣域經濟快步健康發展。截至去年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增幅全省第7位,地方稅收收入增幅全省第4位,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排名第13名。
全縣簽約項目29個,簽約額344.7億元,同比增長1882.4%。一是多措并舉廣招商。堅持抓招商與促落地并舉,成功簽約投資百億元的云鷹馬鈴薯主糧化全產業鏈項目、投資投資25億元的河南牧原200萬頭生豬養殖加工項目以及華源大豆、新疆特變電工新能源、雨潤30萬頭生豬養殖、萬潤二期100萬頭屠宰加工等一批好項目。二是專班負責建項目。建立縣級領導包保責任制,組建產業專班,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全縣共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6個,完成投資25億元,同比增長253.2%。三是整合資源強載體。近年來累計投入2.8億元,園區內“五通一平”基本實現,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環形公路建設有序推進。
堅持“圍繞企業建基地,建強基地引企業”的發展思路,重點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供應基地。一是建設馬鈴薯基地。依托投資30億元的云鷹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采取“企業自種、社企合作、訂單種植”三種模式,出臺每畝補貼150元的扶持政策,建設馬鈴薯高標準種植基地3萬畝,全部應用GAP模式種植,有效保障企業優質原料需求。二是建設鮮食玉米和漢麻基地。圍繞我縣8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22條生產線和28萬噸的產能,采取“合作社+企業”模式,擴大基地種植規模,種植鮮食玉米10.3萬畝,比去年增加2.3萬畝。建設漢麻基地4.5萬畝,其中有機種植1000畝,填補全國有機漢麻種植空白。三是建設牧原生豬養殖基地。引進投資25億元的河南牧原集團2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為企業落實12個場區4700畝建設基地。2020年,建設養殖場4個,養殖規模30萬頭。
圍繞關鍵環節,健全服務體系,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一是實施科技服務。圍繞企業建設基地,在實施科技“包幫帶”工程的基礎上,加強與上海市農科院、東北農大等7家院校合作,簽訂合作協議,構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支撐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現代科技植入,提升企業原料的產品品質。二是實施社會服務。針對企業基地建設需求,以實施全國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改革為抓手,結合大豆苗情長勢弱問題,積極與市飛防聯盟合作,采用農用直升機和無人機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提檔升級作業,實施作業面積80萬畝次,為企業基地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實施數據服務。投入資金150萬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開展智能農業種養殖、產品質量追溯、投入品直供、精準化營銷等大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