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平
在新的征程上,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從而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探索,國企改革的實踐成果和經驗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國有企業在經濟現代化、治理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建設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許多企業已具有世界一流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競爭優勢。比如,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從2012年的65家增長到2022年的99家,通信、電力、建筑等行業企業有關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國路、中國核、中國橋、中國港、中國車享譽海外。目前,中央企業的總資產已經是2003年國資委成立時的9倍。中央企業在國民經濟的布局不斷優化,既在重要領域成立新的中央企業,又在很多領域“瘦身健體”,中央企業戶數從最初的196家減少到現在的98家,而企業的總資產平均每一家相當于原來的18倍。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當前,中國式現代化已是統籌社會全局和現代化發展的一盤大棋,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要抓手。那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下的國有企業及各類市場主體,應該如何把握發展大勢,如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國企力量呢?
第一,要加強學習和部署。國有企業要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推動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更好轉化為國資央企的生動實踐。企業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黨的精神貫徹到企業,進車間進班組,貫徹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二,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兩個一以貫之”是指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要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的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堅持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文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相互融合,切實發揮黨建工作在深化改革中的“定海神針”作用。要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抓重點內容,抓強抓實弱項內容。
第三,在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的同時,完善和落實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三會一層”決策機制,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明確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
第四,要積極構建符合現代企業標準的公司治理體系,使現代化公司治理體系做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有效制衡、決策科學。中國的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要在這方面有大的改進和提升。并且,可以考慮構建符合中國企業經營特色的ESG標準體系,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統一在一個框架內統籌安排和管理。讓中國企業主動借鑒國際標準,同時根據自身的經營特色和發展階段進行改善和優化。
第五,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企業。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企業有良好的財務健康度,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安全的供應鏈、資金鏈及核心技術。需要把原來以規模為主的企業考核指標,改為把營收利潤率、資產負債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作為新的考核指標,通過強化要求和責任考核推動國有企業發展。
第六,國有企業作為基礎設施投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的主力軍,在我國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趕超各階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動力和基礎軟件等方面需要不斷提高企業基礎產業能力。通過基礎性研究創新拉動上下游企業發展,不斷發揮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和乘數效應。
第七,新時期要提高企業活力,可以從激勵國有企業領導人和員工敢于擔當、敢于作為著手,完善激勵和獎勵制度,改進國有企業人事制度管理,提高干部職工的工作責任心、工作能力和擔當進取精神。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上,要不斷提高高水平的人力資本、領先業內的核心技術、不竭的創新動力、突出的管理能力、穩固的營銷網絡、良好的品牌形象、有魅力的顧客服務與產生強大影響力的企業文化精神等。尤其要注重企業在產品消費過程中傳播品牌主張和企業價值,通過文創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產品,在生動活潑、自由奔放的人文環境中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
第八,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也是實現企業現代化的具體行動。要改善分配結構,將大部分人員薪酬向普通員工傾斜,縮小普通員工與中高層的收入差距。探索建立全體員工持股計劃,既能讓全體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增加大家的財產性收入,縮減財富差距,又能激勵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通過共同富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出成就、出業績、出人才、出經驗。
第九,通過國際化提高現代化。中央企業在國際合作當中有著特殊的優勢,同時積攢了豐富的經驗,要繼續用中央企業的技術、質量、規模、人才、成本等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動合作,構建開放型經濟,樹立現代企業的新品牌、新形象,并在國際市場的摸爬滾打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第十,國有企業要將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經營的基本法則、基本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內核。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符合綠色發展的大方向。企業通過綠色技術賦能充分參與碳排放治理,一方面可以降低能耗提升自身的生產經營效率,另一方面也為國家實現2030、2060“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當下,國有企業要堅決執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謀劃好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更加重視,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作者為嘉庚高新技術研究院生態產業創新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