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紅
心理咨詢師需要穿透來訪者的咨詢問題,抓住問題的來源,幫助來訪者破解問題。這個案例中,咨詢師巧妙地捕捉到來訪者的優點,通過語義分析幫助來訪者破解困惑,并從根本上建立起來訪者樹立自信的路徑。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
“老師,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考事業編制還是直接就業,我覺得自己不會協調工作和學習。”剛剛坐定,肖磊就拋出了他的困惑。肖磊告訴我,他是一名大三在校生,是校級學生干部,成績排在專業的前20%。我注意到跟我聊天的過程中,他一直眉頭緊鎖,時不時握緊雙手,輕輕地坐在尺寸寬裕的沙發邊上。
他的肢體語言告訴我他有些焦慮,而我需要知道他的更多背景來尋找幫助他的路徑,比如他的家庭、教育經歷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在溝通中,我了解到,他出生在本省經濟發達的一個市里,父母是普通工薪階層,家庭和睦;他一直在重點學校讀書,考進我們學校的一本專業屬于正常發揮;大學進校后就在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工作,最近擔任了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副會長,主動承接了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管理校園共享單車的工作任務。肖磊對我沒有絲毫戒備,我感受到他打心眼里對我的信任。
于是,從他不緊不慢的描述中,我在努力捕捉他的優點。短短幾分鐘里,我發現了他的一些優點。當即決定把我對他的感受告訴他,“老師感謝你的信任,你能在大三考慮自己未來的出路,說明你是上進的,為自己負責任的!”我的話音剛落,看到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欣喜。“我們接著你的考事業編和直接就業的話題來討論吧。其實考事業單位和直接就業都是就業,這是同一回事情。因此,在這件事情上不用糾結,可以說,考事業單位是為了更好地就業,而到普通企業里就業的話晉升機會更多,獎懲更靈活。從歷年就業學生情況來看,學校畢業生進了企業的同學發展前景很好,個人滿意度也不錯。”
他仔細地聽我的分析,時不時點點頭。“如果你想考事業單位,那么認真準備。如果能考取,最理想,如果不能考取,直接就業,因此,我講這兩者之間沒有矛盾。現在能做的就是學好專業知識,練好本領。事實證明,用人單位非常歡迎懂策劃、文字功底強、實際操作水平過硬的畢業生。”“噢,老師,你講得有道理,之前我一直覺得這兩件事情之間有沖突,其實是沒有沖突。”
再來分析時間分配的問題。經過聊天,我了解到,肖磊是一位很有責任心的同學。對待青協的工作,他認真負責,有團隊協作精神,愿意幫助別人。我把我對他的直觀感受一一告訴他,他用驚訝的眼光看著我:“老師,沒想到您會這樣評價我,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而已。”他還是個謙虛的人。
我建議肖磊把每周的時間以24小時為單位畫出來。交談中,我了解到,他對早晨的時間利用不充分,一二節沒有課程時,經常8點甚至9點起床。
于是我建議肖磊分段管理自己的時間:
● 向課堂要效率,上課盡量認真聽講,實在不想聽課,努力讓自己看課本,看與專業有關的書籍。
● 利用好早上的時間,約定自己爭取每天早上6點起床,把課程預習和復習插入早晨空余的時間縫隙里。
● 給每一門專業課程留足充裕的學習時間,剩余時間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填補進來。
肖磊還要去上課,我們聊了大概40分鐘。臨近結束時,我教給肖磊一個找回自信的方法,我請他每一天花幾分鐘在臨睡覺前回憶一下自己一天的收獲,并發現自己的優點,盡可能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后,請他打開自己的筆記本,看看自己擁有的優點。經過一段時間,肖磊發現自己在慢慢改變。肖磊按照我給他布置的咨詢作業,每天晚上準備入睡時,他會回想一天里發生的讓他覺得快樂的事情,并在筆記本上分類記錄自己的優點。當然,每天記錄的優點可以重復。每記錄一個星期,肖磊可以翻看筆記本里的所有記錄,看看過去的時間里自己擁有的快樂和優點。
新學期開始時,肖磊來找我,他說:“老師,我今天是向您報告好消息的。上學期期末考試,我的成績排在專業第三!我發現自己沉穩了許多,考慮問題更全面了,并且更加自信開朗了。謝謝您,老師!是您讓我插上了自信的翅膀。”畢業時,肖磊如愿以償地被一家大型國企錄用。大學里的心理咨詢就是這么有意思,我們用心靈澆灌心靈,并且會澆灌出參天的大樹。
作為大學生,學習是根本,無論擔任什么學生干部,都不能舍本逐末。咨詢中面對過很多學生干部,他們往往因為工作任務繁重而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干部壓工作的擔子,更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個人成長;不僅需要他們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奉獻精神,更要教會他們管理好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僅要教他們有吃苦耐勞的品格,更要幫助他們學會利用各種可以幫助自己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