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索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與播控管理手段,文章通過查閱百度資料、現有文獻等方法,首先介紹了融媒體促進廣播電視發展的優勢,其次對廣播電視與數字化、互聯網的融合技術進行了詳細闡述,然后對廣播電視工程與網絡直播、網絡平臺、智能設備、無人機航拍四種技術的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強化智能化發展、實時監控和養護設備、嚴格管理播控系統、強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信號傳輸機制這五個對策,全面提高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水平及播控管理質量,旨在促進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及播控管理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為行業優質、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也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播控管理;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TN94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1-0147-03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是指通過利用無線電波和導線等傳播媒介和傳播信號,來實現圖像和聲音的有效傳播,為民眾帶來聽覺和視覺盛宴的過程。就目前而言,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已與互聯網等現代技術進行了有效融合,使得媒體資源和信息的價值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因此,有效結合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和融媒體相關技術,是切實解決現下問題,實現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及播控管理創新發展的必要途徑。
(一)互動參與性
傳統模式下,觀眾只能收看或者收聽電視節目,缺乏互動性和參與性,雖然部分廣播電視節目會采取一些渠道和方式來與觀眾進行溝通和交流,但卻無法達到理想效果。而通過新媒體與廣播電視的融合,觀眾能自主選擇喜歡的節目,并可借助移動端、互聯網等設備來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評價、點贊以及留言,在增強互動性的同時,引導觀眾積極參與到線上的溝通交流活動中,這不僅能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而且還可通過交流互動環節,在拉近節目組與觀眾距離的同時,實現電視節目的改進和優化。通過融媒體不斷創新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能在實現其與線上多元化媒體形式有效結合的同時,探索廣播電視發展的新方向[1]。
(二)不受地域、空間及時間限制
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和資訊的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通過廣播、電視以及報紙等媒介來獲取,但由于傳播以及收看的區域、方式、時間、空間等相對固定,導致信息資訊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和限制,而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困境。例如,集聚廣西名校各優秀教師課程資源的空中課堂,打破了時間、空間以及地域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在其專區內涵蓋了小學至高中20多個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育資源,均由廣西名校的優秀教師錄制和指導,還分設了琴棋書畫以及中高考專欄等,為學生學習、查閱、咨詢等提供了專業、優質的服務。
(三)傳播方式更為多元化
通過有效融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可以在改革和創新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實現傳播方式多元化發展的同時,有效改善民眾獲取信息的單一模式。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的傳統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要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制作人與觀眾的互動,在拓展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的同時,有效提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水平。同時,在節目播放的過程中,還可添加抽獎、線上問答等互動活動,在多元化傳播的同時,有效激發觀眾的參與性和觀看熱情,進而提升廣播電視傳播力。
(一)數字廣播與傳輸技術
融媒體時代,數字廣播以及互聯網等技術已在長期發展和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相比于傳統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數字化技術能在傳播資源和信息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資源和新聞傳播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實現系統和流程的優化和升級。數字廣播相關技術的應用,能在傳輸各類資源和信息的同時保證圖像、音頻的傳輸質量和傳輸效果。此外,數字化技術能在借助云計算、智能化以及融媒體等現代化技術的基礎上,提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互聯網等技術連接的流暢性,在提升資源信息傳輸便捷度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廣播電視效益。
(二)FPGA技術
在媒體和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的背景下,更加高效、立體和數字化是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就目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發展情況而言,其內容開發等方面的發展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使其在發展中能進行編程的現場設置。例如,廣電云盒的機頂盒在未下載和安裝任何APP的情況下,只需連接機頂盒的WiFi則可實現在手機上使用投屏的功能,同時可通過廣電的語音藍牙遙控器來實現影片的語音搜索和換臺以及天氣的實時查看等功能。因此,從方便觀眾的角度而言,應充分發揮FPGA技術優勢,并在吞吐量的基礎上,為流暢傳播資源和信息提供有效技術保障。
(三)5G技術
5G技術是在4G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和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網絡技術,其傳播速度更快、更高效。5G技術的傳輸功能更強大、傳輸能力更優秀,為相互連接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互聯網等技術創造了良好條件,這不僅有利于廣播電視的進步和發展,而且為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方向提供了科學的指引。目前,廣電網絡在城區的提速可至千兆,鄉鎮可至萬兆,寬帶、互動和電視的信號可同時間使用,且在收看電視時沒有延遲和卡頓現象,實現了寬帶的全面升級。因此,實現5G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有效連接,能在增強觀眾體驗感的同時,提高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適應能力。在應用5G技術實施信號傳播的過程中,需要首先解決基站建設的問題,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對5G信號基站的建設力度,針對部分偏遠區域,當地的政府可通過借貸、招商引資等渠道來建設5G信號基站,使得高質量網絡信號能在大范圍內有效傳播,從而實現每家每戶均能接收到各類電視節目[2]。
(一)與網絡直播融合發展
融媒體時代,作為新興網絡平臺的網絡直播,民眾可借助其及時獲取更豐富、更多元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廣播電視的覆蓋范圍更加全面。通過網絡直播,用戶可從個人偏好出發,選擇、關注滿足自身要求的多元化網絡平臺和直播內容,使其在閑暇時間能通過網絡直播平臺了解最新的市政信息或者購買需求物品等等。因此,電視臺可通過合理應用部分網站來有效傳播電視節目和內容,比如,電視臺可對傳統電視節目進行改善和優化,并借助微博互動、網絡直播等方式來加強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從而在提高網絡直播關注度的同時,不斷完善和豐富直播平臺的功能。
(二)與網絡平臺融合發展
不斷涌現的新媒體和迅猛發展的融媒體,使得熱點傳遞、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得到了顯著增強,以迅猛發展的自媒體平臺為例,公眾號作為創作者大力追捧的對象,已開始從其初始簡單功能向多元功能逐步發展和轉變,這對運營公眾號的平臺而言意義重大。因此,有效融合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和網絡平臺,不僅能實現短時間內收獲大量群體的目標,而且能依據網絡平臺的相關數據來確切了解、掌握用戶偏好和喜好,以制定更為完善的計劃。同時,電視臺可在網絡平臺注冊官方賬號,在提升影響力的同時,為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全面發展提供動力保障。例如,廣電網絡建設的黨建云教育終端的站點項目已達到了正式使用的目的,通過小象網絡互動平臺,民眾可登錄八桂先鋒網學習相關的黨史內容。
(三)與智能設備的融合發展
在智能設備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電視臺也逐漸加大了對APP應用和發展的重視度,因其不僅能有效擴大節目傳播的范圍,而且能為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在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手機作為當代人不可缺少的智能設備之一,能有效發揮APP的功能。目前,民眾可通過易會通軟件在平板電腦、手機以及機頂盒等多項智能設備下進行視頻會議。因此,電視臺應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與先進的軟件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在借助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促進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發展的同時,充分滿足觀眾的多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3]。
(四)無人機航拍技術的融合運用
目前,無人機的航拍技術已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能在完成傳統攝像無法完成任務的同時有效提高節目拍攝的效果。比如,在大型戶外活動舉辦過程中,由于需要不同角度城市全景的拍攝照片,傳統的攝像工具無法完成,而無人機航拍技術則能實現全面、優質的拍攝效果。因此,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融入、運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能有效豐富節目錄制及制作的素材。
(一)強化智能化發展
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區的電視臺逐漸加大了對播控管理智能化發展的重視度。因此,電視中心管理人員應在深刻學習先進播控管理理念的基礎之上,及時更新節目播出需要的設備和儀器,并不斷提升管理人員對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應用能力以及突發問題處理能力,實現在現代化設備支撐之上來促進播控管理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在開展節目管理工作的時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節目需求來做好指導和引領工作,并清晰數字化的信息技術在播控管理智能化發展中的重要性,以此確保播控管理制度的切實落實,尤其是電視中心高層管理員應運用前瞻性的思維來制定電視中心長期發展的策略,加大現代技術應用的力度,培養素質高、能力全的管理人才,以此推動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專業化、智能化發展。
(二)設備的實時監控和養護
在影響電視節目質量的眾多因素中,播控系統的運行狀態是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因此只有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控、養護,才能保證節目的高質量播出。首先,在對播控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嚴格按照保養和維護標準來對其運行狀態進行仔細檢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其次,技術人員應定期檢查播控設備質量,確保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的同時提高信號控制的效果;最后,相關工作人員需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播控系統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設施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新和換代,以保證設備監控和養護工作的有效性,從而在提升系統的運行效率的基礎上,保證信號的有效傳輸。
(三)嚴格管理播控系統
為保證廣播電視信號正常,能順利播出電視節目,工作人員應嚴格制定播控系統的管理措施,并加大管理力度,從而在確保順利播出電視節目的基礎上,提高節目播出效率。同時,對播控系統進行管理和維護的人員應將電子化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播控系統操控和監管運行狀態的工作中,有效提高電視節目播出的效率和質量。針對分平臺來負責運轉的企業,管理部門應加大播控頒發和拍照的力度,確保各平臺有序規范地開展管理工作。另外,在開展播控系統控制與監管工作的時候,工作人員應根據相關要求和規范來對系統運行中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科學調查和分析,從而呈現播控系統準確無誤的運行情況,以便工作人員及時制定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策略[4]。
(四)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第一,應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員整體結構進行優化和完善,培養更多應用型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提高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電視行業長遠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作用。第二,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相關人員定期組織和開展技術培訓類的活動,在結合電視行業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選擇經驗豐富、技術技能扎實的優秀人員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技術能力。第三,電視中心可借助技術性交流會、義務培訓等模式,在充實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其專業素養。同時完善考核培訓體系,以激發工作人員對最新播控技術的學習動力。第四,完善工作人員核實與審查系統,切實落實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的考察制度,保證廣播電視工程技術高質發展。
(五)建立健全的信號傳輸機制
首先,電視中心應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參考信號干擾的技術,重新組合并優化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構建全新的運營模式,使其符合電視節目的發展需求。其次,升級區域內電視節目的信號處理技術,在增強地球站衛星信號的抗干擾性能,保證干擾信號的處理架構系統能順利進行的同時,提高衛星信號的發射效率,并降低外部信號干擾。就即將上市的廣電192號段而言,是信息部和工業部向廣播電視核發的700MHZ號段,其具備穿透力強、覆蓋廣且損耗低的信號傳播性能,可在有效解決信號覆蓋死角問題的同時,充分發揮在農業、生態、醫療、教育、旅游、NR廣播以及高清視頻等相關領域的作用,從而實現衛星、語音、電視以及手機的業務全體系融合。
在社會迅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新時代,融媒體在促進社會各行業發展,提升民眾生活質量等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中心及相關部門在改革和創新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及播控管理的過程中,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并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實現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新媒體等平臺的碰撞和融合,從而有效打破廣播電視傳統技術壁壘,實現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及播控管理的創新與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志榮,孫立華.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技術發展[J].中國科技信息,2022(9):114-115,118.
[2] 李傳營,史貴科.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2(2):97-98,101.
[3] 吳瑩瑩.融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及播控管理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3):220-222.
[4] 李世濤.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J].中國新通信,2020,22(22):152-153.
作者簡介?李佳芳,本科,工程師,總編室主任,研究方向:廣播電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