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勝
《公民導刊》8月號刊登《引入“外腦”作參謀 人大履職更高效》,展現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成立專家智庫,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人大監督工作中的咨詢建議作用,進而提升監督效能的有益探索。這篇稿件線索源自我日常對人大創新工作的關注與積累,于我而言,做“有心人”適用于寫好每篇稿件。
早在2020年,我在采訪中就了解到,重慶市部分區縣人大常委會開始探索發揮專業領域專業人士的作用,自此在心中埋下深挖人大智庫建設有關新聞的種子,并一直關注市內市外相關動態。今年4月,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成立專家智庫的消息讓我頗為興奮。
直到今年7月,一次偶然機會,我與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負責人交談時了解到,針對預算決算等相關專業性較強的議題,該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啟用智庫專家參與監督工作,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其中一例尤為讓人印象深刻——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專項監督中,專家提出的專業性建議將直接推動補齊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的短板,這也成了我寫這篇稿件最初的動機。
如何撰稿才能更好反映九龍坡區人大智庫建設情況?我進一步了解到,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對各個專工委啟用智庫專家情況建立了臺賬,這讓我找到了采訪的切入點。翻看臺賬,每次視察調研、執法檢查、重要會議中,各位專家所提建議以及建議被采納情況一應俱全,這也足見該區人大常委會對智庫建設的高度重視。何不從結果入手透析智庫發揮的作用?之后我又順藤摸瓜,針對智庫建設各方面人士進行詳細采訪,稿件邏輯便清晰起來。
“從旁觀者到親歷者,這是我的榮幸,不管所提建議被討論或被采納,都是對我鉆研該領域的饋贈。”采訪中,不少智庫專家紛紛表達能成為智囊團一員的自豪。同時,我也了解到,智庫建設之于人大工作,專業建言更多了,討論更為充分了,人大監督更有力度了。一份份帶著質量與溫度的建議充分體現了制度研究的“生力軍”、資政監督的“智囊團”、成果轉化的“推動者”發揮的作用,而這也將進一步促進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平野 近日,川渝兩省市制定出臺《推動川渝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協同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圍繞建設優質清潔能源基地、推動川渝電網一體化建設、提高能源安全儲備能力等七大方面,提出了22項具體協同任務,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川渝一體化能源保障體系。《公民導刊》8期“特稿”聚焦川渝兩省市人大助力能源保障工作情況,讓讀者了解了人大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古道遠芳:讀罷《公民導刊》8期《以“硬制度”促進文明習慣“軟著陸”》一文,如沐春風。2021年3月1日,《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一年多來,《條例》如春風帶雨,喚醒、滋潤、催促著市民的文明行為茁壯成長。廣大人民群眾學法規、踐目標、悟道理,提升文明素養,將文明行為從紙面落實到實際。文明城市,近悅遠來。一股浩蕩文明新風正吹拂巴渝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