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日前,在榮昌區直升鎮道觀村歸耕農業園內,三角梅爭奇斗艷,柑橘掛滿枝頭。紛至沓來的游客,有的現場采購三角梅,有的提前訂購柑橘。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近年來,榮昌區直升鎮通過公開招聘一批、廣泛回引一批、招商引入一批,下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先手棋”,有力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該鎮共引進各類鄉村人才100余名,成立了“歸耕業”“根號九”“柔柔農場”等8支創業團隊,推動發展“五色產業經濟”6000余畝。
打好“感情”牌,人才引進來
2019年春節,“黃坭村愛鄉人士座談會”如期召開,駐村干部向回村過年的村民通報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介紹產業發展優惠政策。正是在此次座談會上,在外創業的楊朝兵有了回鄉創業的意愿。
楊朝兵是黃坭村的外出創業人士,創辦有兩家汽車配件公司,年產值超千萬元。
作為土生土長的黃坭村人,楊朝兵一直夢想著回鄉發展,帶動鄉親共同走上致富路。鎮領導得知后一直跟蹤聯系,帶領楊朝兵多次考察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堅定了其回鄉創業發展的信心。
回鄉創業后,楊朝兵選擇發展集種、養、旅為一體的現代智慧農業產業。目前,他已建起占地1000余畝的產業基地,帶動村民就近務工、共同發展。“希望通過3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園。” 如今,楊朝兵不僅是致富帶頭人,還是一名區人大代表。“我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可實現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帶動200余人就業。”楊朝兵說。
如何吸引人才回鄉發展?“愛鄉人士座談會”便是直升鎮破解這個難題的妙招。
鄉里鄉親注重感情,直升鎮堅持從感情交流入手,建立直升籍外出創業人士跟蹤聯系制度,各村每年春節召開一次“愛鄉人士座談會”,并由駐村領導帶隊走訪,全面掌握外出優秀青年的情況,全鎮外出優秀青年人才庫逐步完善。
與此同時,直升鎮的鎮村干部定期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外出優秀青年加強聯系,宣傳本地創業政策和家鄉新變化,勾起“游子”們的鄉愁。
用好“家”理念,人才留下來
去年6月,直升鎮榮升社區來了一位只會說普通話的人才——來自北京的創業青年馮亮。
剛到直升鎮時,由于語言交流障礙、對環境不熟悉,馮亮承包的100余畝果園一度面臨用工難、土地協調難等問題。直升鎮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后,主動聯系,幫其協調解決了住宿、土地、用工等問題。“大家沒有把我當外人,我一定扎根這里干下去。”馮亮感激地說。
如何讓引進的鄉村人才留下來?直升鎮堅持用好“家”理念,做好鄉村人才的服務保障工作,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家的關懷。
直升鎮黨委書記鄭修兵介紹,對于引進的外地人才和企業,該鎮堅持做到服務保障到家。比如,引進的重慶豐歌農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鎮里在建設廠房、購買設備、用工招聘等環節提供全程服務,主動幫助公司解難紓困,讓企業負責人深受感動。
為留住人才,直升鎮還建立了鄉村人才聯系機制,由鎮領導“一對一”結對聯系鄉村創業人才,及時幫助其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鎮黨委每半年召開一次“鄉村人才聯系會”,聽取收集鄉村創業人才的意見建議。
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緩解了人才匱乏的問題,但是如何讓人才有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呢?讓人才盡情釋放才能,讓鄉村成為鄉村人才干事創業的樂園更加關鍵。
近年來,直升鎮堅持從激發活力入手,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期青年人才論壇,圍繞相關主題集中研討,讓創業青年人才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展現青春風采、匯聚集體智慧。目前,直升鎮已圍繞“鄉村振興”“集體經濟”“創新創業”等主題開展多場論壇。
在直升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當地的鎮村青年干部、創業能人、鎮村企業家還組建了“田間聯盟”,搭建起了鄉村創業平臺,通過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等資源的整合,實現了抱團發展。
細化措施,吸引人才投身鄉村
近年來,直升鎮通過建立鄉村人才隊伍,推動了“五色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特色產業基地日益成熟。
“直升鎮離榮昌高新區僅3公里,多數青壯年還是會選擇進城或外出務工。”鄭修兵告訴記者,雖然直升鎮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舊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
鄭修兵說,如果沒有持續精準的政策、資金幫扶,本想扎根農村有所作為的人才也可能逐漸失去安全感和獲得感,產生逃離的想法。
對此,9月1日起施行的《重慶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細化明確了各類措施,吸引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副主任張山介紹,《條例》提出,要注重挖掘本土人才,通過規范和整合培訓資源、開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強農業技能培訓、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創新創業帶頭人、致富帶頭人。
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流入農村助力鄉村振興?張山表示,《條例》鼓勵支持城市人才向鄉村流動,通過建立健全產業指導組、專家服務團和科技特派員、教育特派員到鄉村提供服務的工作機制,設立專家工作室、專家服務基地等平臺,支持企業家、退休干部、退休教師、退休醫師、退伍軍人和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開展服務活動。
“科技特派員”在榮昌區早有身影。2021年,榮昌區創新實施“百名人才入鄉,賦能鄉村振興”工程,并出臺《榮昌區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參與鄉村振興的實施辦法(試行)》,篩選出了一批種植、養殖、林業、畜牧、電商、法律、稅務、融資、文化、規劃、旅游等專家,建立了鄉村振興人才庫。
這群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人才憑借一身專業本領,用心、用情指導農村規劃、農業生產,在廣袤的農村大地大顯身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