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琴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發現大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差異,確立的學習目標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過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根據實際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不同的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探索問題,讓學生積極尋求自身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一、賞識學生出乎意料的想象
小升初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新的校園,圍繞二十六個字母音標課時教學,應指導學生通過字母表重新認識二十六個字母的正確書寫,并通過圖片延伸含字母音標發音的單詞,從而加強學生對字母音標發音與單詞的拼音讀寫。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出乎意料,他們不僅迅速且正確地拼讀圖片單詞的發音,還列舉出以相同字母音標發音的單詞。可見,通過采取各種高效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同時,保留新生原有的探究欲望、競爭意識、自我表現等優良品質,悉心地保護與積極向上地引導這些優良品質,多鼓勵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活動來,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思考空間,實現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師生的相互評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在輕松氛圍中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使課堂成為學生表現的場所。
二、賞識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樂于學習的精神
在方位介詞語法課堂上,利用粉筆盒和乒乓球實物演示向學生提問:球與盒子的位置存在哪些關系?一位學生思考后,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球在盒子表面穿過用across。”這就說明這位學生對課本知識點進行了有效的預習。掌聲過后,我繼續問:“還有誰能提出問題?”另一位學生說:“球在盒子內部穿過用through。”在表揚這位學生后,接著再問學生:“你們還能提出不一樣的問題嗎?”……通過這種途徑,不但徹底喚起了學生濃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學生在課堂表現得非常踴躍,還提出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多方面、多層次得到了發揮。與此同時,利用情感的誘發和融入,給予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充分認可和肯定,樹立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
三、賞識學生開闊的思路、敏捷的思維
在顏色單詞課時教學活動中,實物演示先用圖片展示顏色,讓學生辨認顏色并盡可能快地說出英語單詞,學生能異口同聲地準確齊讀出來,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于是,教師應預設定任務:誰能最快使用這些顏色單詞造句,并翻譯句子。課堂頓時眾說紛紜:
學生1:I am red;我紅了。(x)我沒錢了。(√)
學生2:I am green;我綠了。(x)我是新手。(√)
學生3:I am blue;我藍了。(x)我很郁悶。(√)
學生對以上的回答捧腹大笑。
以上的教學場面令人十分觸動,不同層面的學生通過共同參與互相學習,最后都能按照語法的要求正確造句并及時糾正句子錯誤。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欣慰的是學生不但鞏固了語法基礎知識,同時還掌握了新知識。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大膽嘗試角色互換教學法,善于利用學生自身掌握的和喜歡的熟悉方法來解決問題。始終認為學生交流時用不同的方法過程,既是一個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也是一個互相參與借鑒學習的過程。其中,教師更要重視為學生創設以上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時間,盡可能滿足到每一位學生有平等的“交流”機會,和搭建他們共同樂于表現的舞臺,還善意用行動去引導學生體驗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思維能力,體驗英語語法教學的多樣性。
通過以上這些日常教學情景,不難發現當下的學生天賦越來越高了,而這一切的發展取決于社會、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承。如何引導學生邁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呢?正好新一輪課程改革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在教學實踐中,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地推行賞識教育,懂得欣賞學生表現出來獨特的與眾不同。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信賴,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產生濃烈的興趣,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還想方設法努力讓每個學生在參與英語教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本文系開平市教育局教育科學“十四五”課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提升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kp202109019)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