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引言:
小學時期是學生進入義務教育的開始,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把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闡述了在“互聯網+”時代下小學數學課堂智慧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為廣大數學教師帶來教學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已經逐漸滲透了網絡技術。特別是在教育領域中,互聯網技術也逐漸被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運用到數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教育領域中,學校也開始引導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并未真正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經驗,學校以及教師都還不能充分適應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許多年紀大的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還是運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雖然學生們能夠學習到理論基礎知識,但是還是不能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分析研究水平。同時,很多教師本身的互聯網技能較差,缺乏足夠的互聯網技能來支撐數學教學。此外,這種形式的數學課堂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學生不能對課堂充滿學習興趣。
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和一些教育部門需要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好監督和管理,使教師們都可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熟練運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進步。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多媒體技術,并且逐漸被運用到教學領域,但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運用還不是十分完善,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始終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會越來越充分,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二、“互聯網+”時代下小學數學課堂智慧教學的策略
1. 提升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能夠有效幫助教師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是數學課堂的主導者,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倘若教師的專業技能不高,就不能充分保障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特殊情況下還會阻礙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學校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教育,特別是開展關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的培訓,幫助教師熟練學習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小學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互聯網技能的培養,尤其是數學教師應用多媒體和電子白板進行數學教學的能力,以降低教學的難度,增強學生對數學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或者是帶領教師到其他互聯網應用較好的小學進行參觀和學習,在不斷地交流和互動中,提升本校數學教師的互聯網應用能力,拓展數學教師的互聯網視野。因為互聯網具有許多不可控制的原因,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熟練地處理一些專業問題。
2. 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因為許多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和復雜,所以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作用來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對抽象復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相結合,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輕松地理解一些學習重點和難點。
比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時候,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需要具有十分完善的空間思維以及想象能力。許多學生在學習時會產生很大的理解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進行動態展示,這樣學生就能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地觀察和研究,方便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幾何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將長方體以及正方體的特征進行全方位展示,同時還可以用電子白板與學生進行互動,調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促使學生在互動中進行思考,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3.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節省講解的時間,這時教師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和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中的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參考互聯網中優秀的教案,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設計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欲望,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學習。比如,在講解《圖形與幾何》中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研究。學生能夠經過自主的折疊操作中,實踐發現故宮、飛機以及蝴蝶的共同點,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茶壺的圖片,讓學生對比這幾個圖形的不同點,引發學生思考。經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想象水平和分析研究能力,可以深刻掌握軸對稱和非軸對稱圖形的區別。經過以上問題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問題,學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均衡發展,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自主探究意識。
4. 創設情境教學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這就需要教師創建互動性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互聯網教學平臺,為學生創設情境,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課堂理論知識,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互聯網+”時代的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有效作用。比如,在為學生講解《觀察圖形》的時候,會涉及到圖形的平移、旋轉等問題,教師就能夠運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設計教學課件,把復雜、抽象的圖形轉換成直觀、形象的圖形為學生展示出來,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自主思考和研究,這樣才能掌握圖形是怎樣變換來的,使學生產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5. 打破傳統教學的時間以及空間的局限性
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跨越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提高數學教學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都是集中在課堂教學中,無法開展對學生的數學課前預習和課后指導,那么教師利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就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對學生指導的全面性和及時性。比如,在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課前預習的內容制作成短視頻,并將其與學生進行分享。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作用,將數學的學習資源進行共享,提高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這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在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不再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下,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網課與教師進行面對面地教學、學習,針對學習中的問題可以實時地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與平時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太大的區別,師生之間的溝通也是一路暢通。在網絡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線上方式與學生進行聯系,為學生布置個性化的作業,學生針對沒有及時理解的知識可以向教師請教。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等方式為學生講解數學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強調教學重點和難點,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率和高質量的數學智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