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慧
引言:
由于某些外部原因不能開展線下教學,一直處在摸索階段的線上教學方法很倉促地獲得了應用,在停課不停學的各個階段、專業領域,都需要采用線上教學方法。怎樣讓學生的注意力留在網上課堂,提高教學效果,復課時怎樣促進線上和線下課程的連接,從而完成課程目標任務,給老師留下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重點根據課堂教學實踐情況和初中化學的專業特色,將在網絡教學中的一些體會與做法,以及對存在的不足加以總結與反省。
一、做好準備工作
開課時依據學校當前的網絡環境和硬件要求,因地制宜選用了網絡平臺。
1. 熟悉網絡軟件
了解常用的網上教學平臺,并熟悉其功能和特點,再進行比較選擇最適用于自己教學的平臺,從而掌握軟件基本操作,并能夠熟練地實現課程中所要求的所有功能。
2. 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方式從線下轉為線上,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也需做出改變。學生在上課前認真準備,確定好課程目標和重難點,并調整好教學方式,以更適合于網上的課堂教學。由于互聯網教學相對于傳統現場課堂方式對學生監控效果較差,因此教師可以在準備教材的時候注意對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在課堂設置中也可更多采用最近期的新聞熱點、聚焦社會熱點話題等,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視頻時刻注意學生狀況,通過聲音語調抑揚頓挫,生動有趣的場景、圖片、及時提問互動等各種方法,提升學生注意力。
二、課前任務布置
線上課程不同于線下課堂,無法隨時隨地看到學生,課程教學任務需要及時安排,并保證學生按時獲得教學資料。在初中化學課程的網上在線課程中,對教師和學生所規定的方法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家庭作業、作業登記簿和微信等軟件公布教學信息和知識內容,以便學生及時按照教學信息進行學業規劃、制定學業計劃等。并通過網絡交流平臺等方式在上課時再次公布授課信息,以保證每個學生及時走進網絡課堂。
三、課上教學把控
1. 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化學線上課堂,突破了傳統線下教育課堂中的時間局限,通過充分運用生活中的資料不斷挖掘化學知識點,使化學教育課堂更加生活化,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化學教育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化學現象與認識。所以,在開展化學教學設計工作時,教師要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造生活化的化學課堂情景與實踐教學活動內容,使教材中的化學知識點和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有機地融合,并以此培養應用化學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而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化工專業核心素質。
(1) 教學情境生活化
以初中生所熟知的化學現象創造生活化的課堂情景,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能夠讓初中生更好地應用化學知識處理日常生活問題,從而感受到化學的社會使用價值,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生的社會責任心與創造力,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學金屬和金屬材料一課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布置預習作業,找尋周圍的金屬材料,然后規定每個學生先在家里找到金屬制品,然后在課堂上再讓每個學生演示自己找到的金屬制品,然后進一步提問誘導學生思索,為何金屬會有這種作用?教師通過找出學生生活中常用的金屬制品,能夠提前把學生引入生活化的課堂情景中,使被動的教學變為主動地探索求知。
(2) 實驗教學生活化
化學教育是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教育科學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化學知識、認識和處理化學現象的主要實踐過程。所以,不管線下課堂或者線上課堂都應該注重于化學實踐。而線上課堂中因為實驗環境的影響,不少實驗活動不能開展,但教師可以尋找相應的化學實驗錄像材料,再根據線上課堂的特點加以編輯后,在課上播出。同時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材料進行化學生活化實踐教學。比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家中的漏勺、玻璃布、潔凈室等家庭常用物品,探索這些物品的化學作用原理和機理;或者通過家庭中常用的紙巾、毛巾、活性炭吸附、塑料桶等生活裝置或者自制空氣凈化器凈化污水,感受并感知污水的凈化過程,從而進一步了解凈化機理;播放蒸餾原理圖片,可以根據蒸饅頭的時候鍋蓋內壁充滿水珠的實際情況了解蒸餾原理。
2. 互通多樣化,提高學生注意力
(1) 調動學生情緒
首先,教師應及時走進教室暖場,并利用調試教學設備的時機,與學生討論一下最近的社區熱點新聞,包括教師的日常生活狀況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而活躍教學氛圍,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其次,教師的授課語言應詼諧風趣,聲調抑揚頓挫,其情感充沛、富于熱情,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2) 增強師生互動
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情況,以點名詢問的方式提高學生關注度;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參與的家庭實踐、展示拍攝的家庭錄像或上傳收集的數據,增強學生自信與成就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提高其積極性。
(3) 課后保持溝通
建議教師在前一天所有的教學工作完畢以后,專門聯系其他教師一起再上一堂直播課程,這門課程正是通過教師給學生答疑解惑并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從而使學生可以化解自身在課程中的困惑,如此學生可以更進一步地了解教師所講授的教學內容。同時,這樣還有助于教師減少不能正常上課對學生的影響,對化學教育有著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功效。
3. 課堂網絡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 利用網絡化學實驗
化學這門課程對實驗的本質更加強調,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平臺指導學生進行各式各樣的化學實驗,應用于網絡化教學實驗中可幫助學生看清化學實驗的基本原理,進而了解材料的性質、功能及其化學反應原理。現今,已經出現了數量眾多的互聯網化教育工具。化學教師也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進行化學教育實踐課程,讓他們由以往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走向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借此加深他們對化學這門課程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注意研究并且吸收生活中的化學常識,從而使他們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進而提高在化學教育中的網絡化能力。
(2) 開展網絡化教學實踐
網絡化教育工具也可以為化學教育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所了解的化學基礎知識進行具體的復習活動,并以此標準自己的習慣和言行。也因此,那些教學網頁、教學應用軟件、化工專欄博客、化工課題論壇等,都是學生可以練習的良好網絡平臺。這樣,化學教師就能夠運用這種網絡化的教育平臺,來進行化學課堂實驗教學活動,進而增強了化工課堂的有效性。同時,化學教師也可以利用這種網絡平臺中的化學元素,激發出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點的興趣,進而探尋化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3) 利用網絡豐富探索
新穎的網上教育平臺還有不少。其中,微信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教育平臺,它可以使用互聯網上的所有資源迅速地傳輸與接收短訊、語音、錄像、新聞事件中的圖文信息等,以方便教育文件的傳遞和下載。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是,由于微信支持學生群組多人閑聊等功用,化學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建立一個個小班教學群,并定期在群中共享化學資源和教學網站。學生可以在各班分享群里,迅速、精準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化學資源,從而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的有效性。教師則能夠定期在互聯網上查找有價值的化學知識網站以及課堂錄像,并共享在朋友圈里,他們可以有效地看到并掌握,減少了許多因如時間、地點造成的知識問題,隨時都能學到和探討化學知識。借助這些平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距離就能縮短,化學課堂氣氛就能顯得更為和諧。
四、課后鞏固練習
1. 家校互動,落實作業
在進行作業檢查時除了需要教師依據學情劃分檢查作業,而且還要依據線上的教學條件,要求教師、父母、學生等一起加入作業記錄簿、家庭作業表等的微信小程序,并且教師也可運用這些微信小程序公布作業檢查結果及答案,父母與教師還可實時監視學生的作業檢查執行狀況、完成進度和批閱狀況,以提高學校作業檢查的有效性。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注明了作業級別和最佳作業數量,并經常把優質作業轉發父母或學校微信群重點贊賞,以形成良好榜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視頻監考,網絡檢測
教師也可以試試使用視頻會議和微信小程序相結合進行測驗,在測驗時教師會讓學生加入視頻會議并開啟攝像頭,之后教師將試卷上交至視頻會議文檔,并使用攝像機監考,之后學生在規定時限內進行了測驗并將答卷上交至微信小程序,之后教師使用微信小程序進行審核。并由學生修改后再次上交,這樣便于教師通過學生的修改情況進行教學反饋,并對接下來的教學作出微調。
結束語:
在不能開展線下教學時,線上課程無疑給教師們造成了不少挑戰與困難,在接受挑戰的進程中,為達到最有效地實現課程任務要求,教師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線上課堂和傳統線下教育之間并沒有很明顯的界限,將線上課堂與傳統教學的方式彼此結合是新時代教學方式發展的主要目標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