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穎 孟菲菲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技術2.0工程的不斷推進,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需求。多媒體教學為小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對教師課堂教學及培養學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但目前在開展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一)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
2019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發動全體教師學習文件精神,組建信息技術2.0項目管理團隊,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學校與區級多所學校建立智慧教育云平臺,構建互聯互通課堂,并利用專遞課堂、名師資源、名校課堂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彌補不足,提高質量,促進學校教育優質發展。同時,學校組建信息技術2.0課題小組,研究信息技術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到創新應用,實現整校推進,構建學校教育信息化體系。
(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更新和教學方式轉變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2.0工程的不斷推進,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需求。教師要想將學生培養成時代需求的人才,就不能故步自封,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而應該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主動融入“互聯網+教育”的教育教學變革進程,創新教育教學,從傳統的信息技術1.0時代的PPT展示,逐步向運用微課、翻轉課堂等混合形式的2.0多媒體教學邁進。
(三)提升學生信息化素養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影響不應局限在課堂上,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學會如何借助和利用信息技術去拓展知識,掌握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進而提高信息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2.0背景下的教學變革,使學生的課堂角色發生了很大轉變,更突出其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發現、探究、合作中主動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再是簡單知識的堆積,而是運用知識進行實踐創新。這正是信息技術2.0工程的主要目標,更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需求的呼喚。
例如,語文課上,教師利用編程技術制作的《富饒的西沙群島》小游戲作為課前的預習檢測,從地圖中尋找西沙群島、西沙群島海水顏色有哪些等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師只是組織學生活動的輔助者。再如,思政課《冬奧會中的中國特色》,學生課下通過各種途徑從網絡上搜集大量信息:冬奧會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大集結、冬奧會中的中國高科技大聚會、冬奧會中的大國擔當大匯總。我們通過多媒體展示,配以學生的解說,會引起學生共鳴,從而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
就我國的教育模式而言,一直以來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短板,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例如,為了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數學教師讓學生運用希沃白板中的做圖工具,通過旋轉、平移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使其拼接成一個圖形。發現任何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接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接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1/2后,學生自己便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現規律,總結結論,這樣的課堂有趣、高效,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信息化教學的弊端
信息技術的運用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為小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具有許多優點,但是目前多媒體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信息技術發展飛速,軟件更新換代很快,技術不斷更新。而如今教師對信息技術2.0教學環境的了解大多僅限于對多媒體教學環境的了解,對信息技術的使用也僅限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另外,不少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對課件中豐富的資源及功能還不能很好地掌握。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多媒體資源的不斷豐富,不少教師產生惰性,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時,不再自己設計課件,而是選擇教材配套課件或者直接在網上下載課件,沒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進行調整。尤其是希沃白板的出現,在希沃白板中有豐富的課件資源,教師獲取課件更加方便,所以很多時候,不少教師不再細細琢磨,而是選擇一個最優課件或者評分較高的課件直接使用,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照本宣科,多媒體設備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還有些時候,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活躍課堂氛圍,濫用游戲,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造成了多媒體課件中一些動畫及競賽游戲的使用并不能輔助課堂教學,反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學生被動畫和游戲吸引后久久不能集中注意力,從而降低了課堂效率。另外,一些教師對于課件中豐富的資源沒有取舍,將其統統搬上課堂,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實際的課堂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三、信息化教學弊端的改進方向
教學資源的豐富,使一些教師產生了惰性。但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教書育人的過程不能復制粘貼,需要有創造性。面對豐富的課件資源,我們可以下載參考,可以學習應用,但一定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使它真正適用于自己的課堂,讓它真正在學生學習中發揮應有的輔助作用。同時,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應一味地追求應用多媒體技術,而要時刻記得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學的輔助。教師只有打破傳統教學與環境的限制,將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靈活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開發更多適應學生發展的創新型教學方式,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真正實現一師一策。
綜上所述,新時代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教師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研究信息技術2.0背景下的小學多媒體教學方法,聚焦課堂提質增效,規范教學環節,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創新融合發展,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驅動下,讓信息技術助力教師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信息技術2.0背景下小學多媒體教學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2022YB1127)